12.21 這個病害致使番木瓜落葉減產,植株枯萎,找準原因綜合防治效果好

番木瓜是國慶期間上市的水果之一,又稱之為木瓜、乳瓜,由於其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被廣大水果愛好者所熱捧。但是在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番木瓜背後,一直有著這樣一群人在辛苦的付出,那就是番木瓜種植者,為了給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果品,不斷的提升管理要求。

番木瓜屬於番木瓜科番木瓜屬植物,在平常的生產管理中常常會出現一些難以避免的病蟲害。環斑花葉病,就是番木瓜常見的病害之一,相信種植此種的果農朋友應該都非常熟悉,稍有管理不慎就會對樹體造成很大的影響,直接威脅到果品的產量與質量,對果農朋友造成很大的困惑。

這個病害致使番木瓜落葉減產,植株枯萎,找準原因綜合防治效果好

那麼這個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發生症狀是怎樣的,具有哪些發病規律,會危害番木瓜的哪些部位,以及應採用哪些防治方法呢?不要急,下面就跟著小果一起來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來詳細的瞭解此病害的具體情況:

  •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發病症狀是怎樣的?
  •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發生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
  •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有什麼發病規律?
  •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習慣稱花葉病,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區)番木瓜產地都有發生。感病後的成長植株在冬天落葉,只留下頂部發黃的幼葉,翌年結果量大減,甚至完全不結果。即使結果,果實含糖量低,風味差,病株在1~4年內會死亡。

這個病害致使番木瓜落葉減產,植株枯萎,找準原因綜合防治效果好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發病症狀

番木瓜植株感病後最初只在頂部葉片背面產生水漬狀圈斑,頂部嫩莖及葉柄上也產生水漬狀斑點,隨後全葉出現花葉症狀,嫩莖及葉柄的水漬狀斑點擴大並聯合成水漬狀條紋;病葉極少變形,但新長出的葉片有時畸形;感病果實上產生水漬狀圈斑或同心輪紋圈斑,2~3個圈斑可互相聯合成不規則形大病斑。

在天氣轉冷時,番木瓜的花葉發病症狀不明顯,病株葉片大多脫落,只剩下頂部黃色幼葉,幼葉變脆而透明、畸形、皺縮。環斑花葉病發生初期就會使的花果量大減,果實的發育速度減慢,並且品質會下降。

這個病害致使番木瓜落葉減產,植株枯萎,找準原因綜合防治效果好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發生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

1、果園氣候環境:該病菌喜溫暖乾燥氣候,如遇此年份往往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危害。原因是該病菌主要通過蚜蟲類害蟲蔓延,乾燥的氣候使蚜蟲發育纖飛到番木瓜植株上,導致攜帶病菌感染。

2、園區選擇位置:如果新建果園與老舊果園相近,很容易使病菌伴隨害蟲感染。因此新建園區時應遠離老果園。

3、弱勢樹體:長勢較弱的植株常常會被首感染。因此,平常管理中增強樹勢培育,增加樹體抵抗力較為重要。

這個病害致使番木瓜落葉減產,植株枯萎,找準原因綜合防治效果好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有什麼發病規律?

番木瓜是多年生作物,感病植株是本病的主要初侵染源,通過桃蚜、棉蚜作媒介輾轉傳染蔓延。本病的潛育期為7~28天,一般為14~19天。有多條枝條的老植株感病後,往往只有1~2條枝條發病,其餘枝條要經幾個月,甚至1年以後才陸續發病。

在溫暖乾燥年份,本病發生較為嚴重,這種溫暖乾燥天氣有利於蚜蟲的發育和遷飛可能有密切關係,導致病菌伴隨蚜蟲的遷飛而蔓延傳染。

這個病害致使番木瓜落葉減產,植株枯萎,找準原因綜合防治效果好

感染病菌的幼苗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農業防治:①選種耐病品種,一般嶺南種較易感病,在病區可改種耐病品種;②改進栽培管理措施,增強植株抗病、耐病能力;③改秋植為春植,適當密植,施足基肥,促進植株長勢壯旺,做到當年種植當年收果,爭取在發病高峰前已獲得一定產量;④植株在營養生長期一般抗性較強,當轉入開花結果階段,抗病性就減弱,此時田間會陸續出現病株,應注意檢查,發現初發病株應及時砍除,並集體燒燬,防止病害擴展蔓延。

這個病害致使番木瓜落葉減產,植株枯萎,找準原因綜合防治效果好

感染病菌的幼苗

2、防治蚜蟲:若在小面積範圍內防治蚜蟲,較難收到治蚜防病的效果。經調查發現,番木瓜果園內溝邊的辣蓼有大量蚜蟲棲息,可結合冬季清園,剷除辣蓼等雜草,減少蚜蟲的棲息場所,可減少傳染介體的數量。此外,在果園周圍可種植棉蚜、桃蚜喜歡取食的寄主植物誘集蚜蟲,噴藥殺滅,以防止蚜蟲向番木瓜園遷飛傳毒。

3、接種疫苗:一般番木瓜感染環斑花葉病毒後,1~2年就使植抹失去產果能力。最近發現田間感染的植株中,某些植株僅表現極輕微的症狀,從這些植株中分離到弱毒系,利用這些弱毒系先接種於木瓜的幼苗,此後植株僅表現較輕微的症狀,可以增加番木瓜的產果能力,延緩病情的發展,延長結果時期。

這個病害致使番木瓜落葉減產,植株枯萎,找準原因綜合防治效果好

正常生長結果的番木瓜


綜上所述:番木瓜環斑花葉病屬於常見的病害,病菌會來源於蚜蟲蔓延傳染、植株引種攜帶。因此,為防治蚜蟲攜帶病菌感染,應在開花前及時檢查樹體蚜蟲的發生情況,又發現及時採取防治方法,選擇園區還應遠離老舊園區,以免老園區的病蟲攜帶病菌感染;另外在引進新苗木時應嚴格挑選病株、弱小株,從源頭上就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會對後期的防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