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都說《鶴唳華亭》是悲調的,據網絡劇透說太子最後會選擇用生命終結的方式去表明自己為國為民從無異心的赤誠,女主則生死相隨,誕下世子後為之殉情,而人見人愛的表哥嘉義伯會戰死沙場等等,諸多人物的命運囿於時代的殘酷和制度的缺陷,結局令人遺憾和唏噓。

但是明知道結局並不是大圓滿,觀眾追劇的熱情並沒有冷卻,因為殘酷的框架裡面有很多讓人溫暖的東西,很多人物在逆境下或者在濁流中依然保持著善良和純真,這是人性中難能可貴的東西。

昕玥挑出裡面部分特別能觸動人心的東西。

首先說太子蕭定權。

太子並不是傻白甜,他冰雪聰明,在看似一敗塗地的時候依然能把握手中的牌扭回局面,完美逆襲,在勾心鬥角的權謀風雲中並沒有時時處於下風。

但是他卻又很傻很天真,特別有事就現出一副哭包的模樣讓人對他運籌帷幄的本領很是質疑——太子,你到底行不行?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太子是一個很矛盾的人,有降龍伏虎的本領卻又時時認慫,這是因為他的兩個特質,第一是,他內心善良,總是天真地盼望著別人也善良,所以在強硬手段和感化之間,他更願意選擇後者;第二,他太在乎真情,往往關心則亂,沒能冷靜地發揮自己的本領。

第一個特質,縱觀已經播放的11集,最有代表性的是卷軸事件。

其時太子手裡已經有了齊王搞事的把柄,但是他多次質問齊王,如果我能拿得出證據,你便如何?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他一直寄希望於齊王能意識到自己的不厚道並向他道歉,但事與願違,齊王覺得穩操勝券,盛氣凌人,絲毫沒有推卻的意思,反而把他往死裡逼。

太子淚水漣漣地向皇帝陳述自己的“罪狀”,也是希望皇帝能夠站在父親的立場去疼愛自己而實現諾言——但凡父親能多給一點點愛,他都不打算打擊齊王。

而就算到最後,他不得已拿出所有證據能把齊王置於死地的時候,太子還是收回了對齊王的控訴,給了他生機。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太子的優柔寡斷在你死我活的權謀鬥爭中是不合時宜的,因為你可以放過別人,待有機會反擊時,別人不一定會放過你,很多時候,放了敵人,傷害的是隊友甚至自己。

就像《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厄本,不忍對敵人開槍,眼睜睜地看著敵人殺死了自己的隊友。

也或許蕭定權不像厄本,而是更像《血戰鐵鋸嶺》道斯,不主動去殺敵人,但是拼命也要去拯救和保存隊友。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太子善良得不像傳說中的太子,悲涼的背景中開出一朵朵讓人心暖的翡色小花,就算他的生命正在消亡,還一直髮散著溫熱。

太子的第二個特質貫穿了所有的案例。

比如李柏舟用計逼婚陸文昔事件,太子在什麼都沒做之前先變身哭包,在皇帝面前聲色淚下地質問和控訴:“難道我愛慕的都要給大哥嗎?!”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屏幕外的人都會覺得,這就是一句廢話無疑,是與否,或者答案知道與否根本不會影響結果。

而從預告中,他除了在皇宮裡苦苦哭訴之外,還在行宮裡再一次把心底事當眾揭露出來,公然向皇帝提出請求:“我想向皇帝討一個彩頭!……”

既為權謀,就註定了所求所想不可能光明磊落而順其自然,也註定了所求所想不能輕易外露,因為一不小心便讓對手看到了自己的弱點,讓人輕而易舉地鉗制自己。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網友稍微回憶一下《知否》中的顧廷燁如何用計謀娶到明蘭的故事,便忍不住捂臉了,太子好意思說你善用權謀嗎?

顧廷燁還沒回京便開始醞釀如何把明蘭娶到手,卻一直不露聲色,從不讓人知曉他的心意,回京後大費周章地布了一個局,讓別人一步步地把明蘭推到他的洞房,讓盛家賣了自己還幫他數錢。

小說《醉玲瓏》裡的四皇子凌與卿塵兩情相悅,但是在太后壽宴上卻公然拒絕了老佛爺的月老之意,專心致志地把控好局面;而七皇子湛卻公然示愛,多次誠摯地向皇帝請求甚至強求把卿塵嫁給他,戀愛腦上頭導致忽略了局勢,最後卿塵被皇帝“推給”了四皇子,落入了凌的圈套。

不得不說,蕭定權缺了一根筋,他太沉浸於自己的情緒中,滿腦子好細胞沒有好好利用,白瞎了睿智皇后娘娘的遺傳。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蕭定權容易情緒化,歸根到底是對真情和愛的渴望,因為關心則亂,情商阻礙了智商的發揮。

對於心上人如此,對敬重的老師也是如此。

春闈事件裡,蕭定權為了能保住老師盧世瑜的職位,採取了主動出擊,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李柏舟已經織好一張網就等著他來投。

因為太想要老師留在身邊,太子眼睛只盯著前方,忽略了後方和左右,所以雉離於羅毫無知覺。

太子這番拙劣的表演實在算不得精彩,特別失敗之後抱著皇帝的大腿求饒嚴重地破壞了如切如磋的君子形象,但是在他深情款款地給老師送去蓴菜鱸魚羹的時候,你又被重新被他折服了。

貴為太子,卻如此地深愛自己的老師,甚至不惜賭上自己的前程,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之上,這種真情傾瀉讓觀者無不動容。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其次說太子老師盧世瑜。

盧世瑜之所以能與太子有如親生父親般的情誼,歸根到底,是兩個人三觀的高度契合,能夠互相理解和惺惺相惜。

豆瓣小組有人提出質疑,說盧世瑜在官宦生涯沉浮幾十年,為何依然勘不破皇家那點心事,為何還不知道舉薦陸家長女為太子妃並不可取也不會成功,是智商太低還是情商太低?

這些人只把目光投在權謀中的權謀,卻忽略人性中的真善美。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盧世瑜就算知道成功的幾率並不高但是他依然會選擇這樣做,因為他認為自己所做所為是對的,他希望得到這樣的結果,你也許認為他傻,但是他卻覺得堅持了信念,秉持了初心,無愧於心。

正如古代的忠臣明明知道大部分諫言都不會被採納,但是頂著被鞭打、被罰跪、被處死等風險依然前行,毫無退縮,就是因為心中的信念支撐著,有時候跟智商和情商無關。

盧世瑜行走於廟堂之上,基本上不會使用“陰謀詭計”,但不代表他是糊塗的,他其實通透得很。

如他訓斥太子的那番話:

“恫之以權勢,誘之以名利,這是儲君應該做的事嗎?君王的德行,就是邦國的基石,儲君品行端莊,國家就會安定,儲君內心動搖,國祚就會傾斜。一個國家連儲君都要使詐偽之術了,這個國家就會傾覆,子民就會流血呀!”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他不會進攻,但是卻懂得如何用自己的君子之道去規避風險,同時保持了“出汙泥而不染”。

但是太子卻是他心中弱點,正如他透露的,把陸家女舉薦為太子妃是因為偏心,偏向了太子的心,因為他明白,如果成功,成全了太子,成全了天下,卻辜負了另外一個愛徒陸英。

看似是小愛,對個別人的愛,但是其實目光長遠、心兼天下,因為太子是未來的希望,只有他的平安順遂,天下百姓才有安康美滿的希望(當然是對故事所處的時代說的,無需用現代觀點去代入)。

有師如此,夫復何求!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最後說女主父親陸英。

陸英回到京城,深居簡出,連最敬愛的老師也不拜見,整日在家裡整理安平伯的罪證,逮到機會見到太子便求他帶去見皇帝。

當我還沉浸在陸英的深謀遠慮安排之中時——前期我還真以為他那般操作是計劃周詳而心思縝密的,沒想到嘉義伯幾句戲謔般的語言把他的“情商”碾成碎片。

嘉義伯說,陸英是傻天真,要是缺戰馬我爹不會說啊,還要他來說。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他如此慎重其事地帶回來的所有罪證其實皇帝早已洞悉,不過就還需要一個人作出揭露這個動作罷了,而他不過是別人計劃之中的炮灰。

陸英是天真,但是並不是傻帽,他與盧世瑜一樣,官場的一切真真假假都看得通透,如他一言道破女兒最終並不會嫁入齊王府是皇帝預想之中的事一樣。

皇帝心中的那點齷齪事,陸英其實心如明鏡似的,但是他依然義無反顧,堅持走自己的道。

他讓女兒犧牲小愛成就大義,所做作為全為了維護政治清明,保持太子的赤子之心。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結語

整部電視劇,“好人”一方個個智商爆滿,但是在被動的鬥爭之中卻經常要作出犧牲和退讓,沒有《琅琊榜》一個個眼中釘的銘牌往火盤裡扔的那種心情暢快,更沒有《甄嬛傳》那般把所有對手都推向地獄痛快淋漓。

但,鶴的寓言卻也是特別的——美麗而優雅,就算撞向高山粉身碎骨也要留下迷人的倩影,一聲嘶叫劃破天空,能震盪人的心靈,善良的人久久佇立、浮想聯翩,良心泯滅之人卻會心驚膽戰,噩夢連連。

《鶴唳華亭》:悲情之中看人性的暖

《鶴唳華亭》用的是一種精神勝利法,但是也並非毫無意義,太子看似什麼沒得到,但是又得到了很多,他得到了人們心中的道義,得到了親人(表哥和舅舅)、老師和愛人的不離不棄,還得到了清流人士前赴後繼的支持,冬日看它也是暖洋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