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雍正王朝》深得邬先生真传的弘历,杀弘时于无形之中

《雍正王朝》深得邬先生真传的弘历,杀弘时于无形之中

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九子夺嫡贯穿前半部,几位阿哥是各显神通,老四成为最终胜利者,可谓是精彩绝伦,使人百看不腻。

到了雍正时期,虽然没有九子夺嫡那样的残酷斗争,但表面上平静,实则是危机四伏,最后是皇三子弘时因为参加八王议政,又丧心病狂的派人刺杀皇四子弘历,被雍正赐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雍正时期的夺嫡,比之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更加残忍。

弘时刺杀弘历失败,弘历死里逃生回来以后,见了雍正并没有要求惩罚弘时,反而是请求雍正不要追究此事,相信很多朋友比较费解,弘历真的就这么大度吗?

其实弘历这是一招暗藏杀机的以退为进,看似大度,实则是使雍正痛下决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看看弘历的表现。

弘历见了雍正请安的时候,就先说道“托皇阿玛的庇佑,儿臣平安回来了。请皇阿玛就不要再追究这件事了”。意思是阿玛保护的好,我才死里逃生的回来了,至于这件事,就不要再追究了。

一直闭眼的雍正并没有说话,而是冷冷的睁开眼,看了一眼弘历,似乎在说你小子打的什么算盘,是想借机强调这个事情吗,让我继续一查到底吗。

《雍正王朝》深得邬先生真传的弘历,杀弘时于无形之中

弘历也察觉到雍正的眼神,继续说道“皇阿玛圣明,儿臣实在不愿因为这件事兴起大狱,更不愿因为儿臣使皇阿玛和皇额娘伤心”。意思是我是说真心话,不想因为这件事搞的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的,显示自己的仁善和考虑到皇家的颜面。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想让自己的父母伤心。

雍正如此一听,觉得弘历说的有道理,所以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弘历的话。

弘历继续有些伤感的说道“只是刘墨林可惜了”。这时候就展现弘历的心机了,他先是表现出为了皇家颜面更是为了不使父母伤心,一再要求不要追究这件事了。然后再说起跟随自己的刘墨林之死,有意无意的强调出这场刺杀可不是闹着玩的,是稍有不慎自己也会搭进去的。

刘墨林是什么人呢?

刘墨林可是雍正拉拢新生力量的代表之一,是一个被雍正很看重的人。当年新科考试之时,刘墨林这批考生其实可以视为雍正主动拉拢的新生力量,因此雍正亲自为新科状元王文昭掌过灯。

至于刘墨林,雍正则是不顾他逛青楼的伤风败俗之事,力排众议的将刘墨林亲点为探花。而刘墨林也是个机灵鬼,跟随雍正微服私行过,后来被安排到弘历身边,跟着弘历跑遍大江南北,是雍正特意为弘历培养的人才,以方便弘历日后组建自己的班底。

《雍正王朝》深得邬先生真传的弘历,杀弘时于无形之中

果然刘墨林之死,触动了雍正,马上问道“他有什么遗愿吗”?

弘历说道“没有”。想了想又说道“对了儿臣曾听他说过,就是对不起苏舜卿,儿臣有个请求,请皇阿玛俯允”。

站起来准备出去的雍正说道“嗯,说吧”。

弘历说道“请皇阿玛赐苏舜卿一品诰命”。

诰命夫人一般来说,是皇帝赏赐高官的母亲和妻子的特殊荣耀,一般随丈夫品级而封,刘墨林当时压根没有达到一品,弘历直接要求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可谓是要了最高的品级,这可是史无前例的。

雍正听了一惊,看向弘历,弘历的眼光不自然的避开,但继续坚持道,说道“刘墨林是为了儿臣才被歹人害死的”。显得自己很是知恩图报。

雍正听完以后,继续往屋外走去,并且推开弘历扶他的手。弘历再次坚持道“请皇阿玛了却了他这桩心愿吧”。

雍正想了想,说道“好吧”。

《雍正王朝》深得邬先生真传的弘历,杀弘时于无形之中

就这样父子二人的对话结束,雍正也下定了要杀弘时的决心。夜晚见了见李卫,听了李卫的一番话更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宽心的理由,那就是为了新政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赐死了儿子弘时也没什么的,次日,弘时被赐死,弘历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为什么说弘历这番话使雍正下定决心呢,大家看看弘历的表现,一直是识大体的表现,并没有气急败坏的要求严惩弘时,并且说话有理有据,说道不想因为这个兴起大狱,以示自己的宽仁和顾全皇家颜面,更显示出对父母的孝顺,不想他们伤心。

雍正对于弘历可是寄予厚望,认为弘历才可以将自己的新政延续下去。此时弘历表现的很完美,有着人君的气宇,自然使雍正更加肯定他了。而且弘历那句不想让皇阿玛和皇额娘伤心,其实也是一语双关的话,我孝顺,我不想让你们伤心。可弘时要是继续丧心病狂,伤了我的话,伤心的还是你们。

所以弘历表现的如此完美,雍正为了这个继承人的安全,为了自己新政的延续,自然要痛下决心赐死弘时了。

其实这招以退为进,还是很不错的,也是很容易可以分析出来的。但背后透露出弘历的心机,才是关键所在。

《雍正王朝》深得邬先生真传的弘历,杀弘时于无形之中

不得不说神机妙算的邬先生,当年身为王府世子先生,教导的弘历和弘时,还是弘历得到了邬先生的真传,知道杀人于无形。而不是像弘时那样没脑子,听了老八的教唆,就派人刺杀弘历,自己找死。

其实这两个人的差别,在当年热河狩猎,邬先生教导他们的时候,就显示出来了。当邬先生说到关键的地方,弘历是日有所思,最后一鸣惊人,在狩猎大会上说康熙是大清第一巴图鲁,拍了一个天大的马屁,获得康熙的重视。而弘时呢,自己尿急却跑了,错过了邬先生的教导,可见这两个兄弟还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还有大家都说弘历一直学习自己的爷爷康熙,甚至雍正都教弘历学习康熙,但其实弘历学习父亲雍正,也是学习到了精髓。

像这次以退为进的杀死弘时,就像自己父亲雍正当年以退为进,举荐老十四为大将军王,既分化了老八和老十四的关系,还获得了康熙的肯定。

在竞选大将军王之时,当时雍正是非常渴望,甚至破天荒的跑去练习箭术,奈何自己实在是差的太远,又要举荐自己这方的老十三。

《雍正王朝》深得邬先生真传的弘历,杀弘时于无形之中

邬先生点出大将军王肯定是老十四的了,因为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背后没有八爷党放冷箭,所以康熙肯定会选老十四。并且这也是康熙在借此考验雍正有没有人君的气宇,有没有大局观的时候。

雍正马上改变主意,以为国为民的态度,举荐老十四为大将军王,换取了年羹尧担任可以牵制老十四大军的陕甘总督,并且获得康熙的肯定,更是使老十四和老八对立,成为最大赢家。

当年九子夺嫡,兄弟自相残杀,康熙很重视亲情,老四能举荐自己对立一方的老十四,这种识大局的做法,还是效果很不错的。到了弘历说起刺杀的弘时上面,更是如出一辙,知道雍正也重视亲情,也会考验自己,所以识大体的要求不追究,还说是为了不使父母伤心,还真是高。

说道这里恐怕还有人疑惑,这似乎也不足以说明弘历学习雍正吧,别着急,还没有说完呢。

雍正当年为何能逆袭成功呢,是因为他知道康熙需要办实事的儿子,所以在下江南赈灾回来,接下追缴国库欠款的差事时,信誓旦旦的要做一个孤臣,才获得了康熙的赞赏和重视,开始了逆袭之路。

《雍正王朝》深得邬先生真传的弘历,杀弘时于无形之中

弘历在被派往视察并安抚河南生员罢考案回京以后,也是如雍正当年猜透父亲康熙的想法一般,猜透了父亲雍正的想法,知道雍正派他下去,是要让他替自己说话。

弘历是怎么做的呢,回京以后,表态支持新政,说道新政决不能停止,河南巡抚田文镜就是有错,为了新政也不能惩罚他。雍正大为感动,弘历又接着跪下来说道“苟利社稷虽千万人吾往矣,让儿臣跟他们去斗,就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儿臣一个人担下来”。这和当年雍正向康熙表态支持新政何其相似,简直是学到了精髓。

弘历把握雍正的心理也把握的很好,雍正当然是感动的一塌糊涂,但并没有让弘历当孤臣,而是说道“要得罪人要留下骂名,你阿玛一个人担下来,你记住啊任何时候,都不要得罪天下的读书人。在这方面,你要学你皇爷爷”。

就这样学习到雍正当孤臣精髓的弘历,是无往而不利,骂名父亲背了,自己没事下去微服私行,结交诸如两江总督李卫这些大员,为组建自己的班底打下基础,最后更是以退为进的使雍正下定决心赐死弘时,也是个隐藏高手。

弘历的帝王心术,大家现在看明白了吧?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216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雍正王朝》深得邬先生真传的弘历,杀弘时于无形之中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