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中国甘泉岛概况

甘泉岛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

甘泉岛为西沙群岛中,露出海面时间最晚的岛屿。

中国渔民也称该岛为"圆峙"、"圆岛",因岛上有甘泉井水而著名。

甘泉岛为中国固有领土,行政上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管辖。

1974年1月20日西沙之战的第二阶段里从南越手里收回。

概述

中国甘泉岛概况

甘泉岛卫星影像

甘泉岛(Ganquan Dao)位于永乐群岛西部,南距羚羊礁约0.5海里,北距珊瑚岛2海里,低潮时可涉水过珊瑚岛。

岛呈椭圆形,南北长7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约0.3平方公里。

地势较高,为沙堤围绕,中间低平,周围珊瑚礁环绕,东南侧有浅水码头可停靠舢舨。

岛上土壤主要是硬盘磷质石灰土,中部有石质粗骨磷质石灰土。白避霜花不多,草海桐丛生,沙堤上有海岸桐林,且有水质较佳之饮用水井。

岛西北有中国渔民建造的珊瑚石庙。1974年3月在岛之西北部发现一处唐宋时期的居住遗址。

名称

中国甘泉岛概况

甘泉岛空中俯览

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海时发现此岛中部低地有淡水井两口,泉水甘甜可饮用,即称:"已得淡水,食之甚甘,掘地不过丈余耳,余尝之,果甚甘美,即以名甘泉岛,勒石坚桅,挂旗为纪念焉",甘泉岛因此得名。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名称为罗伯特岛;

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名称为甘泉岛;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布名称为甘泉岛。

中国渔民向称该岛为圆峙、圆岛,有些外文图书称为Robert Island。

地形

中国甘泉岛概况

甘泉岛上古庙

甘泉岛是珊瑚环礁发育成的灰沙岛,呈椭圆形,面积0.3平方公里。岛上有土壤、淡水、植被。

甘泉岛呈现多重同心环状景观:岛中心由潟湖干涸演化形成,土壤主要是磷质石灰土,往外是环状林带,岛上外围有沙堤环绕,沙堤以外是礁坪。

淡水资源

甘泉岛是一座无人岛,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然而由于岛屿周边礁石过多,不利于渔民渔船开展近海作业,因此并无常驻居民。甘泉岛海岛碑周边仅有部分避风渔民留下的临时木屋,岛上保持着非常原始的生态环境。

海战

中国甘泉岛概况

甘泉岛上植被

1974年1月20日西沙之战的第二阶段里从南越手里收回。

1974年1月19日,中国军队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长邓小平关于收复甘泉岛、珊瑚岛、金银岛的命令,决定派3个连、1个两栖侦察队和部分加强分队与民兵共500余人,乘海军舰艇和渔轮向三岛发起进攻,同时总参作战部指挥室调动东海舰队四首护卫舰南下支援。

20日晨,登陆部队采取分波次、多方向的方式,向位于珊瑚、金银两岛之间的甘泉岛发起进攻登陆作战。侵占该岛的南越军队匆忙从滩头阵地撤到该岛中部。担任主攻任务的第4连占领滩头阵地后,立即追击逃往岛屿中部的南越军队。经10多分钟战斗,南越官兵全部被俘。随后,第5连和两栖侦察队及部分民兵分乘4艘护卫艇和1艘扫雷舰,迅速进至珊瑚岛南侧礁盘附近海面,向南越军队发起攻击。第5连迅速占领滩头阵地,盘踞该岛的南越官兵被迫向岛中央撤退,第5连在两栖侦察队配合下,迅速进逼该岛中央,搜索俘虏。当日下午,南越当局派军舰1艘增援珊瑚岛。中国海军和空军立即派出飞机和军舰前往迎击。越舰遂由永乐群岛海域返回岘港。

收复甘泉岛和珊瑚岛后,中国派出一个连向金银岛发起进攻,侵占该岛的南越官兵早已乘舰逃跑。至此,被南越军队侵占达18年之久的中国珊瑚岛和新近侵占的甘泉、金银岛为中国收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