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扛起你的賺錢能力,做一個“會賺錢的媽媽”!

畢業工作十幾年,我給自己的人生設想過很多角色,也幻想過很多精彩,但唯獨沒有想到過有一天我會淪為一名“全職媽媽”,並且陷入連續半年沒有一分收入的窘境。

實事求是地講,做全職媽媽,我並不是情非得已,幾乎算得上一意孤行。

婆婆退休在家, 把兒子從出生帶大到5歲;

所有人反對我做全職媽媽,包括我的丈夫,以沉默代表意見;

老闆說,我給你三個月假期,你再好好想想;

結果,我最終還是特定了心思:帶兒子回家!

那天,婆婆幾乎是帶著幽怨的眼神目送我們離開的背影,從此割斷的還有公婆的幫助,生活上的,精力上的,多多少少還有經濟上的。

回家後,老公說:“既然決定了,那就安心在家帶孩子吧!”

可是,一個人最大壓力不是來自指責、不是反對,而是他明明不贊成,卻願意成全你的用心。

然而,我卻低估了全職生活帶來的無助與忙亂:孩子、學業、家務、人情、瑣事……賬戶上,是不斷減少的儲蓄,鏡子裡,是越來越憔悴的自己。生活的壓力讓我不止一次半夜醒來再不能寐,我自問:做出全職的決定,是不是太輕率了?

扛起你的賺錢能力,做一個“會賺錢的媽媽”!

“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又陪不了你”,讀到朋友圈盛傳的這句話,我禁不住淚流滿面:難道作為一個全職媽媽,真的工作孩子,兩難齊全嗎?

直到後來,我在書架上邂逅了《會賺錢的媽媽》,一口氣讀完,心境豁然開朗:無論全職還是在職,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做一個會賺錢的媽媽!

書的作者克麗斯特爾·潘恩是一位美國媽媽,孕育了三個孩子,她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從寫博客起家,最後成為暢銷書作者,演說家和事業女性。 掌握了賺錢的能力,不但讓她實現了財務自由,更讓她活出了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會賺錢的媽媽》,其實是一本啟迪人們賺錢思維的書,與其說作者在書中舉例了大量實例向我們展示了這個時代賺錢的多種渠道,倒不如說,其實是作者通過這些身邊的實例,想要堅定每一個有心改變生活狀態的媽媽們:只要你願意,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扛起你的賺錢能力,做一個“會賺錢的媽媽”!

就像作者克麗斯特爾最後在書中說的那樣:“母親應該穿自己的超級英雄斗篷!”

每一個媽媽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奮發圖強,擁有屬於自己的生存實力!而這,也是本書作者最想鼓勵給全世界的女性們:其實,你們都無所不能!

、“我想賺錢”——找準自己的定位

在辭去工作以前,我曾有將近三年的採訪經歷,接觸了本市區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們。他們當中,有身家上億的上市公司老總,有資產千萬的大企業老闆,也有處於剛剛起步階段的創業者們。

每一次面對面採訪結束後,我都能在眾多的聊天信息中捕捉到他們對於金錢的渴望,但這種渴望又具有非常明確的目的性與計劃性:一年產值多少,三年完成什麼目標,五年要達到什麼跨越……甚至是五十年、一百年,在這些企業家們的腦海裡,都有著非常明確的階段目標。與此同時,他們每一個人都不忘在採訪裡讓我表達出他們開誠佈公的需求:歡迎各行各業人士前來洽談合作!

而這,我想應該就是成功人之所以成功的一個共通點:為實現財務自由而努力!

再回看我自己,或是我身邊的很多普通大眾,我時常聽到抱怨,聽到憤慨,那大多是對日益拉開的貧富差距的不滿。我們看著別人的優越生活羨慕著、嫉妒著,卻從來沒有拷問過自己:我願不願意開拓屬於自己的“財務自由”的人生?

扛起你的賺錢能力,做一個“會賺錢的媽媽”!

開篇第一章,克麗斯特爾就提出了“財務自由”的概念,瞬間就覺得直抵人心。書中她毫不客氣地指出大眾思維認知中對“金錢”的偏見,也毫不掩飾地鼓勵每一個人:去享受賺錢吧,因為它能帶給你美妙的人生!

1)樹立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一個人實現財務自由的真諦在於:在財務自由的狀態下,你可以有意識地利用金錢,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提前計劃,提前儲蓄所需的費用,甚至在關鍵時刻,能夠慷慨解囊,幫助他人。

實現財務自由的力量在於,不僅能夠讓我們得到物質上的富裕,同時也能獲得精神上的富足。

2)找到屬於自己的“賺錢能力”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處,找到自己所擅長的能力與當今市場的需求相結合,那就是我們所擁有的“賺錢能力”。它可能是我們所擁有的技能或天賦,也可能是我們的激情或知識,而最理想的事業通常就是這個四個方面的結合:即

技能+天賦+激情+知識=成功的事業!

當然,生活並非一帆風順,我們也要做好接受失敗的挑戰。誠如作者克麗斯特爾說的:

“不是每一種天賦、技能、激情或知識都能換來培根。”

但是,無論處於何種境地,只要我們專注自己精通並且喜歡的領域,總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3)慎重開啟 “為自己工作”的生存模式

“創業”的念頭很容易產生,但啟動“為自己工作”的創業生活,卻一定要慎重。

在《會賺錢的媽媽》一書中,作者克麗斯特爾以自己多年的創業經歷勸誡每一個懷抱“創業夢想”的媽媽,如果你決定走這條創業路,一定要先進行“創業5問”,並記住6件走向成功必做的事,以及3件不要做的事。

創業5問:我是否對創業充滿足夠的激情?我是否明確自己潛在的客戶?我能負擔得起創業成本嗎?我做足了調查嗎?以及,我是否願意面對失敗?

必做6事:做好功課;設定一些有風險的目標;願意為事業做出犧牲;不斷做嘗試;對所有利於創業的小事說“我願意”;把時間花在做實事上。

不要做3事:不要受騙上當;不要氣餒;不要輕言放棄。

扛起你的賺錢能力,做一個“會賺錢的媽媽”!

當我們擁有“我想賺錢”的決心之後,這個意識將帶給我們一系列思想上的變化,猶如多米諾骨牌,順著既定軌道傾倒。從此,我們的所思所想都會朝著“賺錢”的既定目標,不斷清理出一條可以通達賺錢的道路。由此,成為一個會賺錢的媽媽,也便不再是白日大夢。

二、怎樣賺錢——付諸於實踐行動!

從全職第一天,到我能憑著自己寫作特長賺到錢,從僅夠為自己繳納養老與醫療保險,到除卻這些必繳費用,我還能有零用錢貼補生活必須,其實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期間,我彷徨過、迷茫過、無助過,甚至有過放棄的衝動念頭。

好在,我終於堅持下來,終於能夠安安心心在家寫作、帶娃,日子過得雖不富足,卻心感自由。而這一路,也正應了《會賺錢媽媽》一書中,對賺錢實踐行動的總結提煉:你必須付諸於行動,你才能獲得成果!

很多時候,我也在想:為什麼成功的人,可以越來越成功,而我們這些普通人,即便心懷夢想,立誓成長,為什麼到最後依然碌碌無為?

那時候,曾經採訪企業家們的一幕幕就會在腦海掠過:他們中,有的為了開發新產品,連續幾個月吃睡在車間;有的為了把產品推向市場,愣是用自行車馱著產品挨家挨戶去推銷;有的為了獲得市場最前沿的資料,跑遍了每一個省市的交流會……

成功,從來都是眷顧有理想,有拼盡的人!

扛起你的賺錢能力,做一個“會賺錢的媽媽”!

如何才能賺到錢?克麗斯特爾在書中詳細介紹了自己多年來總結的賺錢之道,有方法、有心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從小目標做起

美國幽默作家威爾·羅傑斯說:“即便你選擇了正確的道路,但如果只是坐在原地,也會被別人碾過。”

確定自己為什麼而做的目標之後,就要準備起行動計劃的草案,動手把大目標拆分成若干個可以執行的小目標,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

2) 找到多條賺錢渠道

生活中充滿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作為一個立志創業的媽媽,一定要找到多條賺錢的渠道,以便應對變化莫測的未來社會。

在這個篇章中,作者克麗斯特爾無私分享了很多自己賺錢渠道,雖然因為國界國情關係,有些方法並不一定適用於中國的國情,但是她所提供的賺錢思路,卻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

3)不懼怕困難的挑戰

每一個人不可避免都會遇到困難與失敗,但面對失敗的不同態度卻決定了我們不一樣的人生。勇敢直面的人,最後都成為了勝利者;而被嚇住後退的人,再無緣成功的機會。

扛起你的賺錢能力,做一個“會賺錢的媽媽”!

想起馬雲說的那句名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從來沒有誰就能隨隨便便成功,包括此書的作者克麗斯特爾,她也坦言經歷了多次的失敗,甚至如今都好多次產生退出的念頭。但她還是選擇積極面對,為自己的事業一次次打開局面。

其實說到底,成功就是你跟自己拼盡力氣,在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咬咬牙挺住了。

三、賺錢後的改變——開拓人生

早些年,央視有一條公益廣告,令人深思。畫面中,一個記者,背靠黃土,採訪一個正在放羊的小娃娃:“你每天都在幹什麼?”

孩子回答:“放羊。”

在記者連環的提問中,心被孩子的回答觸痛:放羊是為了掙錢,掙錢是為了娶媳婦,娶媳婦是為了生娃,而生娃,到最後依然是為了放羊!

有人說錢是魔鬼,可恰恰也是錢,可以打開一個人的前途。擁有賺錢的能力,能改變我們的生活,乃至我們的命運。

我在假想,如果這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孩子,他擁有其他賺錢的能力,那麼他一定不會再是那個只知道用放羊賴以生存的孩子;他可能走出黃土高原,獲得更廣闊的視野,從此改變自己的人生,下一代的人生,甚至是整個家族的人生。

扛起你的賺錢能力,做一個“會賺錢的媽媽”!

《會賺錢的媽媽》裡,克麗斯特爾最後說:慷慨地去生活吧!我們應該專注於賺錢去影響我們的家人,所愛之人,讓他們過得更好。當然,專注賺錢的時候,還應該幫助身邊努力的人。

只有當我們成為一個會賺錢的人,我們才有能力伸出一雙去改造生活的手,為自己、為他人、為這個社會。如果到了那個時候,那麼你才能感悟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美好與廣闊……

(麥青稻黃/ 一枚愛讀書寫文的白羊女;世界很大,理想很小,適合自己的才剛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