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南京中山碼頭有哪些歷史故事?

南京小歐


中山碼頭的地位在許多南京人心目中如同“南京長江大橋”一樣重要。還記得我高中的時候學習壓力大,就溜出來到中山碼頭坐輪渡,吹江風散散心。



“中山碼頭”又稱下關碼頭,曾名“首都碼頭”,是一座渡輪碼頭,常年開行駛往對岸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 下關江面建設碼頭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東晉在老虎山一帶建立的軍用碼頭白石步。時至南宋有長江六渡之一的龍灣渡為交通漕運往來之所。而現代的輪渡運輸則是遲至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隨津浦鐵路貫通由浦口市場局於民間籌資開辦,航線由下關至浦口,稱“關浦線”。


民國十七年(1928年),為保障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順利進行,國民政府決定在下關江邊建設碼頭,1929年春建成。5月28日,孫先生靈櫬專車到達浦口後,即輪渡至中山碼頭上岸。

為加快鐵路運輸,1930年12月1日起興工建造火車輪渡碼頭,1933年10月23日正式通車。從此,津浦、滬寧兩鐵路就有效銜接起來。直到長江大橋建成,火車輪渡碼頭完成歷史使命。

如今的中山碼頭改造後十分的漂亮,每天還承擔起左右兩岸人民過江重擔,是南京人民的老朋友了。



看完記得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