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广安:乡村振兴的“华蓥攻略”

9月15日一大早,观音溪镇高坪村村民胡松群就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迎接客人到来,而是已经养成的生活习惯。

在谋划乡村振兴的这篇大文章中,华蓥市把“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抓,着力让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精准分析、精准施策:

开出文明新风“良方”

脱贫攻坚中,华蓥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和调研发现,一些贫困村和群众受落后习俗的影响,内生动力不足,不少群众因不健康的卫生生活习惯引发重病、大病、慢性病而致贫;有的因懒惰、赌博等恶习致贫;村民之间攀比心理严重,因“高价彩礼、重金厚丧”致贫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好习惯可以‘攒积分’,攒下的积分可以换商品。”胡松群说,村里从2016年开始推出“积分换商品”活动,村上每月对各家各户的环境卫生、生活习惯、邻里关系等进行综合评价和打分,并张榜公示,得分高的家庭就可以到村里的电商平台免费兑换相应价值的生活物品。

一个小活动,就撬开了高坪村群众积极改变生活陋习、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村风的“大门”。

和高坪村相邻的跳石沟村曾经也是省级贫困村。除了地势偏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等原因外,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也是重要的致贫因素。

怎样才能让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让跳石沟村早日脱贫摘帽?跳石沟村驻村工作队创新思维、改变方式,充分利用入户宣传、召开院坝会等方式,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改变陋习;在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帮助下,精心编制和教唱歌曲《文明新风歌》和《扶贫谣》,编排了坝坝舞等。

群众的思想和乡村的风气改变了,致富也不再是难题。跳石沟村发展了油樟、花椒等特色产业,高坪村发展起了稻田养鱼、脆李等特色产业,村民的收入大幅增加。今年1月,两个村均摘掉了“穷帽”。

通过精准分析、精准施策,华蓥市开出文明新风“良方”,以精神脱贫带动物质脱贫,引导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该市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编印发放《华蓥市新农民教育读本》和《华蓥市乡风文明建设学习手册》,成立慈善义工、职工志愿者、助农惠农志愿者等工作站13个;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成建制招募106个行政村文化志愿者,规范农家(社区)书屋管理,开展送图书下乡和全民阅读活动,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200场以上,举办“农民夜校”活动26场以上。

丰富活动、强化治理:

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要

6月14日,华蓥市文化馆全体演员到

高兴镇花庙嘴村文化广场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送法律、送纪律”下乡惠民演出活动。

“五下乡”“欢乐农家”、农民运动会……丰富的文化活动开始点亮农村业余生活。近年来,华蓥市把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和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四好村”创建工作目标,以活动为载体,涵育农村文明新风。

该市长效开展结对共建“洁美家园”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新风尚;开展村村比环境、家家比卫生、人人比文明“三比”活动和洁美文明新村、洁美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脱贫之星评比“五评”活动,乡风文明得到规模化提升。

该市举办以“庆佳节·助脱贫”和“农民运动会”为主题的欢乐农家大赛,集文艺演出、趣味体育、扶贫政策知识抢答等活动于一体,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华蓥市司法局组建的“背篼法律图书馆”、华蓥市摄影家协会策划的“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摄影志愿服务,镇村干部和学校师生联动开展的“关爱环境·弯腰行动”志愿服务相继走进该市乡村、院坝,面向广大群众开展法律知识及扶贫政策宣讲、免费摄影、白色垃圾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农村群众的文化视野不断开阔。

同时,华蓥市把“农家书屋”作为文化惠民工程之一和助推乡风文明及智力扶贫的重要载体。在该市106个行政村分别建起平均藏书5000册以上“农家书屋”的基础上,对该市25个贫困村的“农家书屋”进行新建和扩建,并增添了政治、文化、科技、卫生等大量实用性藏书,配置了音像电子读物,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此外,华蓥市还坚持以德治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农村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素质培育,引导和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性,开办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进一步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需要。

腰包“鼓起来”,脑袋“富起来”,生活“美起来”……如今的华蓥农村,正阔步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来源:广安日报 华蓥记者站 游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