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公園設計規範你知道嗎,反正我是不知道,白瞎了做了多年的設計3

公園設計規範你知道嗎,反正我是不知道,白瞎了做了多年的設計3

公園設計規範你知道嗎,反正我是不知道,白瞎了做了多年的設計3

第四章地形設計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4.1.1條地形設計應以總體設計所確定的各控制點的高程為依據。

第4.1.2條土方調配設計應提出利用原表層栽植土的措施。

第4.1.3條栽植地段的栽植土層厚度應符合附錄四的規定。

第4.1.4條人力剪草機修剪的草坪坡度不應大於25%。

第4.1.5條大高差或大面積填方地段的設計標高,應計入當地土壤的自然沉降係數。

第4.1.6條改造的地形坡度超過土壤的自然安息角時,應採取護坡、固土或防沖刷的工程措施。

第4.1.7條在無法利用自然排水的低窪地段,應設計地下排水管溝。

第4.1.8條地形改造後的原有各種管線的覆土深度,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第二節地表排水

第4.2.1條創造地形應同時考慮園林景觀和地表水的排放,各類地表的排水坡度宜符合表4.2.1的規定。

第4.2.2條公園內的河、湖最高水位,必須保證重要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動物籠舍不被水淹。

第三節水體外緣

第4.3.1條水工建築物、構築物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水體的進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及閘門的標高,應保證適宜的水位和洩洪、清淤的需要;

二、下游標高較高至使排水不暢時,應提出解決的措施;

三、非觀賞型水工設施應結合造景採取隱蔽措施。

第4.3.2條硬底人工水體的近岸2.0m範圍內的水深,不得大於0.7m,達不到此要求的應設護欄。無護欄的園橋、汀步附近2.0m範圍以內的水深不得大於0.5m。

第4.3.3條溢水口的口徑應考慮常年降水資料中的一次性最高降水量。

第4.3.4條護岸頂與常水位的高差,應兼顧景觀、安全、遊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體沖刷 。

第五章園路及鋪裝場地設

第一節園路

第5.1.1條各級園路應以總體設計為依據,確定路寬、平曲線和豎曲線的線形以及路面結構。

第5.1.2條園路寬度宜符合表5.1.2的規定。

第5.1.3條園路線形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與地形、水體、植物、建築物、鋪裝場地及其它設施結合,形成完整的風景構圖;

二、創造連續展示園林景觀的空間或欣賞前方景物的透視線;

三、路的轉折、銜接通順,符合遊人的行為規律。

第5.1.4條主路縱坡宜小於8%,橫坡宜小於3%,粒料路面橫坡宜小於4%,縱、橫坡不得同時無坡度。山地公園的園路縱坡應小於12%,超過12%應作防滑處理。主園路不宜設梯道,必須設梯道時,縱坡宜小於36%。

第5.1.5條支路和小路,縱坡宜小於18%。縱坡超過15%路段,路面應作防滑處理;縱坡超過18%,宜按臺階、梯道設計,臺階踏步數不得少於2級,坡度大於58%的梯道應作防滑處理,宜設置護攔設施。

第5.1.6條經常通行機動車的園路寬度應大於4m,轉彎半徑不得小於12m。

第5.1.7條園路在地形險要的地段應設置安全防護設施。

第5.1.8條通往孤島、山頂等卡口的路段,宜設通行復線;必須沿原路返回的,宜適當放寬路面。應根據路段行程及通行難易程度,適當設置供遊人短暫休憩的場所及護攔設施。

第5.1.9條園路及鋪裝場地應根據不同功能要求確定其結構和飾面。面層材料應與公園風格相協調,並宜與城市車行路有所區別。

第5.1.10條公園出入口及主要園路宜便於通過殘疾人使用的輪椅,其寬度及坡度的設計應符合《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範》(JGJ50)中的有關規定。

第5.1.11條公園遊人出入口寬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總寬度符合表5.1.11的規定;

二、單個出入口最小寬度1.5m;

三、舉行大規模活動的公園,應另設安全門。

第二節鋪裝場地

第5.2.1條根據公園總體設計的佈局要求,確定各種鋪裝場地的面積。鋪裝場地應根據集散、活動、演出、賞景、休憩等使用功能要求作出不同設計。

第5.2.2條內容豐富的售票公園遊人出入口外集散場地的面積下限指標以公園遊人容量為依據,宜按500m2/萬人計算。

第5.2.3條安靜休憩場地應利用地形或植物與喧鬧區隔離。

第5.2.4條演出場地應有方便觀賞的適宜坡度和觀眾席位。

第三節園橋

第5.3.1條園橋應根據公園總體設計確定通行、通航所需尺度並提出造景、觀景等項具體要求。

第5.3.2條通過管線的園橋,應同時考慮管道的隱蔽、安全、維修等問題。

第5.3.3條通行車輛的園橋在正常情況下,汽車荷載等級可按汽車—10級計算。

第5.3.4條非通行車輛的園橋應有阻止車輛通過的措施,橋面人群荷載按3.5kN/m2計算。

第5.3.5條作用在園橋欄杆扶手上的豎向力和欄杆頂部水平荷載均按1.0kN/m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