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湘潭:打造美丽宜居生态特色的“四型村镇”

湘潭市大力推进农村“双改”工作纪实

自2017年《湘潭市农村“双改”实施方案(2017-2020年)》出炉以后,农村“双改”工作便在湘潭市农村各地火热地开展起来。从群众最关心、愿望最迫切的问题着眼,从农村危房改造、特色小镇建设、污水垃圾治理、农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手,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生态、特色的“四型村镇”,并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近日,我们采访了农村“双改”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了解目前农村“双改”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对湘潭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危房改造,让村民住上安心房

“新建的房屋安全敞亮,地面进行了硬化,厕所等其他生活设施齐全,感谢政府的好政策,现在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近日,湘潭县青山桥镇四境村村民杨镜芝看着眼前的新房,拉着市住建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杨镜芝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房屋是土砖房,房体日益破损,一到刮风下雨天除了漏雨灌风外,还生怕房屋垮塌。在危房改造中,杨镜芝的房屋被鉴定为D级危房。当地政府今年上半年对其房屋进行了危房改造。现在不仅房屋稳固美观,屋内的泥巴地面也变成了水泥地面,住着安全又舒适。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住建局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扛起行业扶贫的政治责任,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总体来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截至8月底,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已动工1986户,为省目标任务的79.4%,竣工1456户。2018年12月底前将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5002户)全部开工,并完成50%的改造任务。2019年6月底前要全部完成“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让困难群众早日住上安心房。

打造特色小镇,留住美丽乡愁

举全市之力建设特色小镇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今年湘潭市特色小镇项目建设计划投资项目28个,已累计完成投资10.06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77.4%;已开工项目20个,开工率71.4%;7个小镇明确了投资主体;8个小镇已完成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其中,2个小镇已完成详规编制工作,4个小镇启动详规编制;10个小镇共归集可用建设用地8107.11亩,调配建设用地1718亩。

目前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如何?花石湘莲小镇正在编制控制性详规,预计9月份完成;小镇项目工程已完成景观大道建设2.08公里;完成建设湖湘村落片区游步道2350米,整治河道2300米,建设十八罗汉山上山步道3500米,修建护栏2000米。水府水乡小镇项目工程已完成水府大道边坡修复及绿化亮化工程,完成投资1800万元,核心区生态停车场及地埋式污水处理项目完成投资450万元,新增停车位280个;听泉书院项目主体工程进展较快,年内可实现全部竣工,生态文化广场已启动征地拆迁,换乘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正在启动前期工作。盘龙生态小镇在项目建设方面,完成了杜鹃博物馆400亩征地拆迁和土地平整,1500米景观围墙及生产附属设施建设;杜鹃花景区内景观道路和管涵建设全面完成,中国杜鹃园建设基本完成;建成了100亩杨梅基地、100亩黄桃基地、400亩科林水生苗木植物基地;杜鹃路、兰花路、环红旗水库路正在组织招投标,即将动工建设……

市特色小镇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特色小镇的下一步建设将在现有的条件下,对特色明显、产业突出的花石湘莲小镇、水府水乡小镇、盘龙生态小镇等3~5个特色小镇,进行重点规划和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同时多管齐下,加快推进机器人小镇、韶山平里旅游小镇建设步伐,以此来带动全市特色小镇的创建;并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市形成一批有特色产业支撑和特色旅游景点、有总体标识标牌、有基本公共服务、有系统的宣传营销、有区域旅游导则的特色小镇,让小镇的建设促进乡村的振兴,留住美丽乡愁。

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居环境

在岳塘区荷塘街道指方村文化广场一角,一座红砖砌成的公共厕所坐落在一片绿竹中,格外引人注意。公厕有水冲、有铺装、有独立隔断式大便及小便器,垃圾桶、洗手盆、卫生纸架等设施一应俱全。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的公厕管理人员。公厕于两个月前建成,宽敞明亮的空间、清洁干净的地面,让前来如厕的群众不仅感到公厕“颜值”的提升,还享受到了如厕的方便。

“以前这里的厕所臭气熏人,到了夏天,蚊子、苍蝇更是随处可见,没人愿意到这里上厕所。新建后的厕所既美观又整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谈及修缮一新的无害化卫生公厕,附近一名群众竖起大拇指。

该公厕的建成是湘潭市“厕所革命”推进的一个缩影。近期,湘潭市各县(市)区的“厕所革命”呈现出一派可喜现象,村村赶进度、户户抢时间,都努力争取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把厕所的三格化粪池浇筑好。截至目前,湘潭县已完成1800多座厕所改造任务,整体进度处于全市各县(市)区、园区前列;湘潭经开区已完成106座,预计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雨湖区目前已完成农村“首厕”示范建设,完成农村厕改68座,装模35座,预计下月将全部完工。截至8月底,由市教育局负责的中小学校厕所建设已完成187座,占中小学厕所总任务的80.6%;10月1日之前由市城管局负责完成城区临街单位内部厕所全部向社会开放,并设立标识标牌。

市双修双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10月底之前,要完成各行业厕所的新建(改造)任务;11月底全面完成今年农村“厕所革命”任务,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让良好生态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点。

污水垃圾治理,助建美丽乡村

近年来,为“洗白”生活污水,改善农居生活环境,市住建局对湘潭市农村乡镇生活污水问题全面“开战”,大力开展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乡镇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工作。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方面,今年湘潭市计划完成湘潭县花石镇、石潭镇、中路铺镇、云湖桥镇,湘乡市泉塘镇,雨湖区姜畲镇、楠竹山镇7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市住建局村镇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花石镇污水处理厂6个站点主体已完工,和平村茶亭站点、马珑村株树站点、红中村九洲站点已完成设备安装;石潭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已完成,附属用房已封顶,设备已开始采购,管网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在建设;云湖桥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已完工,设备已安装;楠竹山镇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厂区部分初步设计……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今年计划完成12个乡镇垃圾中转设施建设和对15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截至8月底,11个垃圾中转站已完成建设;10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完成整治。其余任务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乡镇黑臭水体方面,今年计划完成湘潭县杨嘉桥镇寻笔港,湘乡市壶天镇壶天村黑皮塘、金石镇金石村特跃庄塘,韶山市银田镇清溪国土所后塘、韶山乡韶润村前思塘5个黑臭水体的治理。目前,杨嘉桥镇寻笔港已完工验收;壶天镇壶天村黑皮塘和银田镇清溪国土所后塘已完工尚未验收;金石镇金石村特跃庄塘正在施工中;韶山乡韶润村前思塘的塘坎已在加固。(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玉婷 通讯员 黄译萱 邱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