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別把貧困戶的“帽子”當“傳家寶”,代代相傳

帽子,有棉的與單的兩種,用來保暖與取涼。某種意義上,帽子也是裝飾品,有時為了"走秀"而用。"貧困㡌"的原本意義在於給"體弱多病"的貧困戶暫時擋風防凍,遮陽防曬。等待貧困戶"窮病"痊癒"了,再摘下來。但是,由於精神扶貧與物質扶貧的錯位,貧困戶誤把"貧困帽"當作傳家寶,用來"走秀",欲有代代相傳之勢!

別把貧困戶的“帽子”當“傳家寶”,代代相傳


脫貧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對貧困戶的扶持,既要從物質上扶持,更要從精神上扶持,只有精神上先脫貧才能物質上徹底脫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現實中,我們很多時候側重於物質扶貧,一旦戴上貧困戶的帽子,一切扶持政策都會接接踵而至,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等,樣樣不缺,給雞給牛,大人看病全額報銷,小孩上學有補貼。貧困戶不知不覺成了寒號鳥,"靠著牆壁曬太陽,等著幹部送小康"。

別把貧困戶的“帽子”當“傳家寶”,代代相傳


扶貧過程中,就出現了"爭當貧困戶"與"死守貧困戶"的怪像,村民不以貧窮為恥,反以為榮,比窮爭貧。把心思用在了訴窮哭窮上,"你們好好調查,我們比誰誰還窮,兩個兒子都沒娶上媳婦,城裡還沒有房,吃了上頓沒下頓",從來不反醒自己為什麼會落到這個地步,為什麼女孩不願嫁給他們家。難道扶貧幹部強行的讓女孩子嫁到他們家不成。一旦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就不願摘掉,千方百計地保護,房子不去收拾,衣服不願整理,整天邋里邋遢,裝出窮嘻嘻的樣子。房漏找大隊,鎖子開不開,找扶貧幹部。更有勝者,父母為了讓兒女繼承上貧困戶,還幫著為兒女訴苦求情。

別把貧困戶的“帽子”當“傳家寶”,代代相傳


曾記的,我同學給我講的一個故事。說他們那裡有一戶人家,男主人嗜酒如命,每天醉酗酗的,光景一天不如一天,到最後鍋也揭不開了。一天,就去當地糧種站,偷了一袋玉米籽,等糧種站負責人跟蹤到家時,發現他的老婆孩子煮著吃玉米種子。於是這個負責人也沒說什麼,後來又派人送去了一袋米一袋面。結果這個男人為此而上吊自殺了,這就是一個男人的尊嚴!人窮志不窮,這是千年古訓。

別把貧困戶的“帽子”當“傳家寶”,代代相傳


扶貧與扶志扶智必須雙輪驅動, 扶貧不扶志扶智,就扶不到根上,即使短暫脫貧了也會返貧,不摒棄落後的思想觀念,脫貧就沒有內生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