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4亩耙耙柑卖了16万元,他用了什么“黑科技”?

亩产5000斤,亩产8000斤,亩产万斤,柑橘产量曾经是许多种植户不断寻求突破的终极目标,对于耙耙柑,也不例外。

但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耙耙柑收购价从最开始的15元/斤也一果难求,到前年7元/斤仍销售火爆,再到去年3-4元/斤,价格持续下跌,增产难增收。种植户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卖上高价呢?

从追求产量到追求质量

“随着耙耙柑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升,现在仅仅追求亩产量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品质才是关键,你的耙耙柑果甜、个大、色靓,才能卖出好价。”四川省丹棱市仁美镇雄义村种植达人王一太说道。

据介绍,王一太种植的4亩耙耙柑在去年一共卖了16万元,每斤收购价达到6.5元。”王一太强调,“从疏花疏果到打药施肥,我都是以提高品质为目标。”

“不同于蜜桔、沃柑等品种管理相对粗放,耙耙柑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管理水平会对耙耙柑的品质产生直接影响。”中国农资仁美合作社经理吕清建说。

以施肥为例,种植耙耙柑不仅要给予它足够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还需要补充足够的镁、钙等中微量元素。“这就是木桶效应,耙耙柑的品质不是由最多的那种元素决定的,而是由最缺的那种元素决定的。如果耙耙柑不缺氮磷钾,缺的是中微量元素,施用再多氮磷钾对于品质的提升也没有任何意义。”吕清建强调道。

4亩耙耙柑卖了16万元,他用了什么“黑科技”?

吕清建(左 )认为,耙耙柑的品质不是由最多的那种元素决定的,而是由最缺的那种元素决定的。

柑橘专用肥,提质有保障

“要真正种好柑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自己试用过很多款肥料,比较它们的效果,最后我发现,史丹利出品的劲素柑橘专用肥效果最好。”王一太说。

“劲素柑橘专用肥不同于普通复合肥,它是根据柑橘类作物的需肥规律科学配比而成,添加锌、硼、铁、镁等影响柑橘品质的关键性中微量元素。采用先进的工艺,科学搭配硝态氮和铵态氮,不仅保证极好的水溶性,还可以持续稳定地为柑橘果实的生长提供营养。”吕清建介绍。

4亩耙耙柑卖了16万元,他用了什么“黑科技”?

王一太(左二)用过很多款肥料,最后发现还是劲素柑橘专用肥效果最好。

“我的提质秘笈就是我试验出的施肥方案。”王一太笑道。

据了解,他在耙耙柑萌芽期,每株树施用1-2斤劲素24-6-10高氮肥、5-10斤劲素生物有机肥。

在稳果期,每株树施加1斤劲素17-17-17平衡肥。

在壮果期,第一次每株施加劲素柑橘专用肥1-2斤,第二次每株施加劲素柑橘专用肥2斤。

在套袋期,每株施用2斤17-17-17平衡肥加5-10斤劲素有机肥。

新型的种植观念、过硬的管理技术和优质的肥料,三者合一保证了高品质种植。从产量到品质,从品质再到品牌,这无疑是现代农业转型的路径。种植户种出的果品能卖出好价,消费者吃上好果,达到双赢才是精品种植的追求所在。

4亩耙耙柑卖了16万元,他用了什么“黑科技”?

作者丨南方农村报 肖硕

报料丨020-83003400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4亩耙耙柑卖了16万元,他用了什么“黑科技”?
4亩耙耙柑卖了16万元,他用了什么“黑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