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唐朝軍神李靖忠心耿耿,李淵為何2次想殺了他?

唐朝李靖用兵如神,精忠報國,南滅梁、北滅突厥、西滅吐谷渾,所向披靡,為大唐統一天下,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可謂是唐朝軍神。李靖功績卓著,是凌煙閣24功臣之一。但是李靖有2次差點被唐高祖李淵殺掉,這是為什麼呢?

一:李淵第一次要殺李靖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荒淫無道,朝政崩壞,民不聊生,義軍四起。李靖在馬邑縣當了一個小小的縣丞。唐國公李淵當時鎮守太原晉陽,討伐突厥。李靖李淵有異志,便向在江都遊玩的楊廣舉報李淵。

李靖路過長安時,李淵早已從太原起兵佔據了長安,於是李靖被捕。李靖將要被砍頭時大呼:“唐公起兵誅暴亂,怎麼能以私怨殺壯士呢?”李世民也為他求情,於是李靖在李淵帳下效力。

《新唐書·列傳第十八·二李勣》記載:大業末,為馬邑丞。高祖擊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變,傳送江都,至長安,道梗。高祖已定京師,將斬之,靖呼曰:“公起兵為天下除暴亂,欲就大事,以私怨殺誼士乎?”秦王亦為請,得釋,引為三衛。


唐朝軍神李靖忠心耿耿,李淵為何2次想殺了他?


二:李淵第二次要殺李靖

當時,後梁宣帝的曾孫蕭銑在南方聚眾起兵,登基稱帝,恢復蕭梁,擁兵40萬。當時征討蕭銑的主帥是趙郡王李孝恭,李淵下詔讓李靖討伐蕭銑,減輕李孝恭的壓力。這時廬江王李瑗被蕭銑打敗,李靖為李瑗謀劃,擊退了蕭銑。李靖率軍來到峽州時,就地安營紮寨防禦,使蕭銑不得前進。

唐朝軍神李靖忠心耿耿,李淵為何2次想殺了他?

李靖是大唐軍神,足智多謀,他採取防守的姿態抵禦蕭銑,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李淵不知情,不知道戰場的情況。李淵認為:“我讓你打蕭銑,你卻按兵不動,消極應戰,就是膽小無能,抗旨不遵。”甚至李淵會認為:“你按兵不動,是不是與蕭銑有勾結,想合謀對付我?”

當初李靖向隋煬帝舉報李淵謀反,與李淵結下了仇,經李世民求情,李淵才放過李靖。其後李靖一直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不在李淵身邊。李淵與李靖的關係比較疏遠,所以對李靖是不信任的。

李淵下詔讓都督許紹斬殺李靖,許紹覺得李靖是個人才,於是為李靖求情,李淵便赦免了李靖。李孝恭與敵人作戰失利,李靖率兵八百攻破敵營,又設下埋伏,俘獲敵兵五千,活捉了他們的首領。

唐朝軍神李靖忠心耿耿,李淵為何2次想殺了他?

李淵對左右的人說:“使用功臣不如使用罪臣,李靖果然是這樣。”於是李淵下詔安慰李靖說:“以前的舊賬一筆勾銷。”從此,李靖得到李淵的信任和器重。

《新唐書·列傳第十八·二李勣》記載:蕭銑據江陵,詔靖安輯,從數輕騎道金州,會蠻賊鄧世洛兵數萬屯山谷間,廬江王瑗討不勝,靖為瑗謀,擊卻之。進至峽州,阻銑兵不得前。帝謂逗留,詔都督許紹斬靖,紹為請而免。開州蠻冉肇則寇夔州,趙郡王孝恭戰未利,靖率兵八百破其屯,要險設伏,斬肇則,俘禽五千。帝謂左右曰:“使功不如使過,靖果然。”因手敕勞曰:“既往不咎,向事吾久已忘之。”

史書參考:《新唐書·列傳第十八·二李勣》

簷雨墜珠,轉瞬流年千秋;階苔行蟻,方寸浮世萬象。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