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歷史上,希特勒在最後關頭為什麼不選擇逃走?

宇澤歷史


很多答案都做了比較詳細的解釋,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原因。我想從根本的原因來談一下:

根本原因是:二戰與以往人類歷史上的所有戰爭都不同,二戰是一場徹底的現代戰爭。

怎麼理解“現代戰爭”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武器、戰術等現代科技,比如,在30年代的西班牙內戰中曾真正首次出現了空中格鬥;如一戰中高速機槍的應用;如二戰時出現的新武器、坦克“閃電戰”等。

但是,我所說的現代戰爭並不單純指這些物質性的因素,明清時的中國使用紅衣大炮對抗弓箭騎兵的戰爭,並不是現代戰爭呀。現代戰爭要從觀念、理念上去定義。

現代戰爭,意味著戰爭是一種罪惡,蓄意發動戰爭的人是戰犯,是需要被審判的。

在前現代的戰爭中,皇帝、國王打輸了,可以選擇逃走,大不了從頭再來嘛,捲土重來未可知;也可以選擇不走,在歐洲,打敗自己的人和自己都是貴族,有的還是親戚,即使不走,過幾年也會被放回去;或者是因為有氣節在,寧死不屈,寧死不走,這也是一種行為模式。

但古代的戰爭,是沒有“戰犯”這種概念的。

只有到了二戰,隨著法學的深入,這種新的戰爭觀念就出現了。希特勒很清楚的知道,如果逃走了,終究也會被其他國家所遣送,如果投降,那麼一定會上審判席,並且最終也會被判死刑。所以,他是逃無可逃的。

不妨看一下偽滿洲國和汪偽政權,就是很好的例子。偽滿洲國滅亡,溥儀一開始也想流亡日本來著,後來日本投降,他就很清楚的知道,去了日本也會被引渡,乾脆就留下來了,最後被蘇軍俘虜;

汪偽政權裡,汪精衛死後,繼任的陳公博剛當上偽政權一把手沒多久,日本投降了,他就逃到日本去。逃了又怎麼樣,還不是被引渡回來,審判,判處死刑。

所以,希特勒不逃走是無奈之選擇。當然,這其中確實也有他自己的尊嚴等因素。

最後講一個小八卦:

當年俄國女皇伊麗莎白一直打到柏林,德國普魯士國王,也就是著名的腓特烈大都要自殺了,結果,伊麗莎白突然駕崩,繼任的沙皇彼得三世本來就是德國人,更是腓特烈的粉絲,不僅撤軍,還把搶到的地盤還給了普魯士,更與普魯士結盟。這段歷史被德國人叫做:“勃蘭登堡王室奇蹟”。

希特勒在瀕臨絕境的時候,也盼望著奇蹟降臨。

奇蹟確實降臨了,羅斯福突然死了。

但可惜,杜魯門不是彼得三世。

羅斯福死後不到20天,希特勒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