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加速集聚,從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鄉村振興戰略下,

從化已經迎來新的機遇,

正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加速集聚,從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當好“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排頭兵、努力在全省鄉村振興中當好示範和表率,是廣州這座省會城市、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必須肩負的使命和擔當。作為廣州的農業農村大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從化區面向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機遇。

按照鄉村振興時間表、路線圖,以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為目標,將“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全面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從化正在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從化鄉村發展為什麼引發公眾廣泛關注,並贏得省市高度認可?南方日報、南方網、南方+客戶端調研團隊連日來深入廣州北部鄉村的田間地頭,觀察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下,基層農村的新作為、新氣象、新脈動。

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加速集聚,從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從化位於廣州北部,是廣州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森林覆蓋率達68.7%,空氣優良率100%,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領跑全市11區。山體森林生態風貌特色突出,生態資源富集,環境秀美的從化是名副其實的“北迴歸線上的明珠”和“珠三角天然運動場”。

從化區農村面積佔全區總面積的84%,鄉村人口占全區戶籍人口66%,是全市農業大區、農村大區。這反映出從化當前發展中最明顯的短板仍然在“三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化區如何走出鄉村振興的生態價值創新之路?南方日報記者通過連日來的一線調研,試圖在三組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中找出答案。

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加速集聚,從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產業的力量

特色產業為鄉村發展提供驅動力

花卉與青山相融合,自然風光旖旎……玫瑰園、櫻花園、多肉植物基地沿著村道漸次分佈。進入從化區西和村,一路上奼紫嫣紅、花香撲鼻。

西和村裡同時擁有寶趣玫瑰園、天適櫻花園、正欣多肉植物、大丘莊園等數十家花卉種植企業及以萬花園為核心的諸多花卉研究機構,花卉產業資源富集程度堪比廣州芳村和佛山陳村鎮。

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加速集聚,從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天適櫻花園

“西和村打造萬花風情小鎮,涵括西和、光聯、光輝、紅旗、城康共5個行政村,以特色小鎮聚合周邊村落的產業力量。”西和村第一書記陳敬良表示。

38家規上花卉企業集中在一條花卉產業大道上,大企業衍生出不少由農業碩士和學士創辦的中小微企業,他們圍繞櫻花、玫瑰花、蘭花、火龍果等為主題,把農業種植延伸到休閒旅遊業。

正欣園藝總經理周興告訴記者,與西和村“一見鍾情”,進駐8年以來,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已經成為華南最大的多肉植物生產企業,年出貨量高達300萬盆,年產值超過1500萬元。

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

在廣州最北的蓮麻村,流溪河水源頭文化、綠色生態文化、紅色歷史文化、蓮麻頭酒文化等優勢資源融合,民宿、酒坊、酒館、炒茶鋪和豆腐作坊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讓全村鼓足幹勁,為幸福生活奮鬥。

西塘村完成從“問題村”到“示範村”的蝶變,童話小鎮的品牌吸引了農耕田緣、田緣花舍、龜博園、白雲苗圃、大富貴果業、羊城之旅等34家環境友好型企業進駐,完成投資約1.7億元。

產業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據統計,西和萬花風情小鎮2017年農業總產值4.1億元,累計接待各地遊客約8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000多萬元。農民收入也水漲船高,年人均純收入攀升至23000元,村集體收入增加到40萬元。

蓮麻小鎮、米埗小鎮、西塘童話小鎮和西和萬花風情小鎮等首批特色小鎮,已日益成為帶動鄉村振興、促進村民增收的新引擎。

▲《從化區:大力發展特色經濟 助力產業融合發展》(來源:騰訊視頻)

“我們堅持將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富民興村優勢,全面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特色民宿、特色水果、特色旅遊、特色體驗、特色文化等鄉村特色產業。”從化區有關負責人透露,未來還將繼續謀劃創建15個具有鮮明新時代特徵的特色小鎮,打造一批引領生態價值創新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加速集聚,從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人才的力量

年輕人下鄉“種田”激活鄉村經濟

坐落於風雲嶺山腳的艾米農場現已成了周邊村落家喻戶曉的“綠色寶地”。

每週,創始人兼CEO唐飛都要往返天河數據中心與從化農場。艾米農場的試驗稻田裡深藏大學問,置於田間的傳感器是奧秘所在。“禾苗生長過程中的氣溫、溼度、土壤等指標全部監測並上傳至數據庫,每個品種都有自己的檔案。”項目總監桑強告訴記者。

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加速集聚,從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艾米農場

在風雲嶺山腳下的團星村和三將軍村,艾米農場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農場租用農村土地進行標準化生產的同時又聘請村民當作職業農民,按照績效發放工資。

“公司員工主要是1988年至1996年之間出生,95%是85後,創始人都是80後。”原本是企業高管,現在下鄉種田的聯合創始人陳丹丹說,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60人的數據師、分析師、工程師團隊開始走進從化田間地頭,活躍在鄉村各處。

從村民到職業農民的背後,一些鄉村經濟形態、生產方式正在悄然變化。

西和村組建的25人青年創業先鋒隊開始融入鄉村田園、民宿等特色產業中,他們年齡從20歲至35歲不等,大多是大專和本科學歷,有著同樣投身鄉村建設的志向。

“健康是未來的消費主流,我的後半生都在農場”,創業分隊長邱穩莊今年29歲,從廣州大學畢業後工作不久便回鄉創辦水果迷城公司,農業部綠色認證的火龍果熱銷讓他自豪不已。“我們已經和50名農民簽訂合作協議,通過企業+農戶的方式,讓他們按照標準生產火龍果、蓮霧,農民成為企業的‘合夥人’。”他說。

這幾天,“90後”海歸姑娘鄧迪方特別忙碌。“在做品牌升級的方案,還有對接渠道商,開會常常到凌晨。”鄧迪方在西和萬花風情小鎮裡鹿田村租下一片1500畝果園,園中上萬棵柑樹上掛滿了幾近成熟的柑橘,它們有著別樣的名稱——玫瑰柑。

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加速集聚,從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鄧迪方

“玫瑰柑的取名來自我施用的參有玫瑰的有機肥。”2015年,鄧迪方從美國喬治福克斯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祖父種桃花,父母種玫瑰,我是‘農三代’。”她研發的玫瑰柑小有名氣,甜度不亞於新鮮的砂糖桔。今年預計收成300萬斤,收益非常可觀,可以帶動更多農民參與進來。

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關鍵在人。青年在鄉村發展中“唱主角”,注入新技術、新理念促使農業、農民、農村產生變革,這在從化這個國家重要中心城市以農業為主的外圍城區裡幾成常態。

“我們要讓農業成為令人羨慕的行業,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在風雲嶺山下,唐飛如是憧憬。

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加速集聚,從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組織的力量

黨建引領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

早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廣州最北的蓮麻村,黨支部書記潘安娜早早起床,除了要走訪村民,她還要與專家探討如何提升全村規劃發展水平,甚至是在黨建方面建立更為科學的規範。“鄉村振興要做好,要抓好基層黨建促發展。”她說。

潘安娜是蓮麻村幹部,同時也是這條村裡第一個開民宿的人。與眾多敢於吃螃蟹的人一樣,她的“北源之家”也是在眾人的反對聲中辦起來,並在日後成為蓮麻村發展特色產業的新支點——村民回鄉創業,紛紛效仿她的成功經驗。

產業、人才、技術、資本加速集聚,從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潘安娜接受媒體採訪

“我們黨員就是要帶頭成為溝通村民與企業的橋樑。”米埗村第一書記肖麗今年3月從良口鎮到村裡駐點後,為了“米埗民宿群”的順利推進,可沒少下功夫。

由於採用“公司+農民合作社+村民”的模式,有不少村民對新事物抱有懷疑。肖麗與黨支部其他成員逐戶地走訪,詳細講解企業的經營理念和計劃。“我們想讓村民瞭解的是,發展民宿就是‘築巢引鳳’,對鄉村經濟發展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肖麗認為,身為第一書記,首先要提升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與村幹部一道,通過挨家挨戶的走訪,對村民的實際情況有了具體的瞭解,也讓黨組織與村民聯繫的紐帶更結實。

黨員幹部帶頭,村民們建設鄉村的幹勁更足了,陸續回村的幾十名村民都報名要發展農家樂、民宿和農產品生產加工項目。“區、鎮、村已經制定出了相關的鼓勵政策,只要投入達到要求,並通過指標評比的還可獲得扶持基金。”西塘村村支書陳海濤興奮地說。

在鄉村經濟建設過程中,從化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全面強化基層治理,為全面振興發展奠定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良好鄉村治理基礎。

在西塘村,以黨建引領婦建、團建,負責環境衛生、基礎設施、旅遊配套等統一管理;並將企業家、創客、科研人員等人才聚攏到臨時黨支部下,成立黨建聯盟,讓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鄉村振興的過程中。

在西和村,以“仁裡集”雲數據為基礎,開通“我要知道、我要辦事、我要投票、我要買賣、我要說話”五大功能板塊,為基層治理開啟智慧管理模式。

“我們把基層黨建做好了,村民的思想層次提升了,這些都是我們鄉村的無形資產。”潘安娜說,目前正在跟一家會務經濟公司洽談合作。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發展特色產業為抓手、以黨建促發展,蓮麻村正在吸引更多城市資源要素前來。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

“讓每一位村民享受到鄉村發展的紅利,村民成為鄉村振興的最重要建設者和受益者。”在從化區有關負責人看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黨建引領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為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提供重要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