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讲述脱贫攻坚精彩故事

讲述脱贫攻坚精彩故事

讲述脱贫攻坚精彩故事

《高 腔》

作 者:马 平

近年来,文坛上流行一种说法,就是主旋律题材的作品大多“叫好不叫座”。然而,在阅读马平先生的小说《高腔》之后,这种说法被彻底颠覆了。这部以当前轰轰烈烈的扶贫攻坚为主题的小说,做到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是一部既“叫好”也“叫座”的优秀作品。

《高腔》以川北一个叫花田沟的地方作为背景,围绕柴云宽、米香兰、米长久这个特殊的贫困家庭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让人过目难忘的艺术形象。柴云宽作为一个倒插门的女婿,因为川戏的没落而失去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因为不擅长农事而变得游手好闲,把沉甸甸的家庭责任全部扔给了妻子米香兰一个人。米香兰是一个既忍辱负重又十分要强的女人,家中有瘫痪的父亲,有大量的农活,还有年幼的儿子,几副重担一并压在了她的肩上,她变得沉默了,天天像陀螺一般,干家务、忙农活、护理父亲,人也基本不与外界联系,自我封闭了起来,但她又不愿意承认自家是贫困户,不肯参加村上的扶贫会议……米家的情况被省上下派的第一书记丁从杰和市文化馆帮扶干部滕娜获悉后,他们主动上门,把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送到米家。经过一次又一次耐心劝说,反复走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终于有了收获:米香兰封闭的心扉敞开了,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走上了久违的戏台,唱起了川戏高腔,还积极参与村干部的竞选,挑起了村委会主任的担子。瘫痪多年的米长久也露出了幸福的微笑,终于愿意把埋藏在心中的薅草锣鼓全部奉献出来,让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传承下去。玩世不恭的柴云宽也开始迷途知返,找回了自我,积极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村办合作社一展身手。

作为一篇主旋律题材的小说,自然要塑造扶贫干部的形象。应该说,《高腔》在这方面也是十分成功的。无论是省上下派的第一书记丁从杰,还是市上的扶贫干部滕娜,都个性鲜明突出。丁从杰虽然对农村工作尤其是扶贫工作不太熟悉,但他谦虚好学,并善于运用所长,为花田村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办事。当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后,他却以回城治病为由,悄然无声地离开,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重返花田村时,也没有惊动任何一个人,而是悄悄站在观众群体中,观看米香兰在舞台上表演川戏。作为市文化馆干部的滕娜,更是用自己的优势,为米香兰这个特殊的家庭排忧解难。这些扶贫干部,不做空洞的说教,也没有大段大段的引用文件讲话来宣传鼓动,而是用一个个无声的行动,来赢得群众的信任。这样的扶贫干部形象,是立体的,有光彩的,让读者记得住的。

《高腔》的艺术感染力还表现在它的结构十分精致巧妙。小说的发生地是花田沟,一个与“花”有关的地方,而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屋前那棵白玉兰又开花了”,又是与“花”相关;小说中间穿插了围绕一株七里香展开的恩怨情仇故事;而小说的最后则以村上与人合办“月季博览园”结尾。可以说,小说是以“花”为媒,层层递进,叙述故事,塑造人物。

这是一部生动讲述脱贫攻坚伟大战役生动故事的精品力作。

来 源丨《四川政协报》2018年07月03日第04版

图文编排丨董 彦

校 检丨杨 晨

终 审丨余 泳 忠

讲述脱贫攻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