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凉山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昌举行

6月23日至24日,由西昌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办,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四川民族山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究中心、西昌学院民族团结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凉山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西昌学院南校区举行。

凉山是典型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是全国“三区三州”之一,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深度贫困县,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达4.1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9%,全州尚有贫困村1118个、贫困人口49.1万,是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致贫原因最复杂,脱贫任务最繁重的地区。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强化脱贫攻坚“头等大事”理念不动摇,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看得见”的贫困与“看不见”的贫困一起抓,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落实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扎实、务实、真实地做好脱贫工作。

研讨会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四川省社科院、云南省社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侨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温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省民族研究院、云南省民族研究院、保山学院、四川旅游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流凉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乡村振兴等相关问题。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实际行动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有关高校和专家学者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通过交流研讨,进一步理清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探索创新“政府主导、专家支招、群众主体”的扶贫思路,对凉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州政府副州长何绍忠、西昌学院院长贺盛瑜、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娥到会致辞。(记者 程宗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