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驻村干部自述:我是怎么拒绝村民“贿赂”的

本文主人公王洒,系贵州省仁怀市三合镇安居村驻村帮扶干部。自2015年驻村以来,他以个人工资抵押贷款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硬化道路,笃心为村民办实事,先后获得贵州省优秀村第一书记、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贵州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几斤鸡蛋、一块腊肉、两瓶老酒……实干赢得民心,善良质朴的山村乡民,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驻村干部的深情厚谊。面对这些“贿赂”,王洒坚定地予以拒绝,但拒绝掉的是礼物,拒绝不掉的是人心。

驻村干部自述:我是怎么拒绝村民“贿赂”的

我是怎么拒绝村民“贿赂”的

王洒

1

良哥,良哥,良哥啊——

连呼三声,张良仍不回头,我只好超路到他跟前。

见我挡道,张良一脸旧社会,你了不起呀,把那点儿心意都给我退了回来,这是瞧不起我!

良哥,你且听我解释,有规定,我不能收群众一针一线。

装什么正神?我一个开拖拉机的,又不求你办事,再说,有事求你,怕你这个村支书也办不成吧!看你东一头西一阵,转得像个陀螺,没时间整可口的,才给你送点儿肉菜。可你倒好,给我划起了界线……

不由我分辩,张良一甩手,脚后跟打着屁股,溜得远远的。

杵在原地,我脸上堆着尴尬的笑,心里也挂起五味瓶。

杀了年猪,张良把舍不得吃的猪肝、血旺,还有两斤肉,给我送到村部宿舍里,让我打牙祭。见不到我,见门紧闭,张良将送来的心上味儿寄存在村部最近的农户王华群那里,要她转交给我。

回到村部,王华群找到我,书记,张拖拉机杀了年猪要请你吃血旺子菜,可你不在,他脑筋死,非要给你送点儿肉菜表示心意。我提给你,你就收下。我们农村,杀年猪都得请左邻右舍的人呢!吃年猪肉的人越多,来年气运越旺。

舌头什么时候抹油了?你怎么收的,就怎么送回去!

啊!……

见我硬梆梆一句话,王华群喉咙像塞了棉花。

不多时,王华群真将肉菜送还张良。乡间,开拖拉机10来年的张良从未见过这种架势,顿感面子丢尽,便狠狠甩给王华群一句话,这书记,不识抬举!

张良气火梗喉,我唯有向他解释,唯有向他赔不是。然而,每次见到张良,他都躲避,都扯其他话把子,把我当成另一个老王,不让面对面。

张良靠开拖拉机致富,为人处事靠谱,在村子是个有口碑的人。前些年乡村路道全是泥巴路,开的拖拉机没少遭罪,轮胎一陷进泥坑,整个车子就像跳进粘鼠板的耗子。脱贫攻坚政策,乡村路道条条硬化,开着拖拉机,张良像在深山里健步,车头上哼起的小曲儿,路旁的农人都听得悦耳。行路不忘修路人,张良一定要表达个心意,这不,给我送来礼物。

一腔热忱被人拒绝,其滋味儿不言而喻,我多次找机会跟他“顺气儿”,但都无果。站在路头,远望张良飘去的背影,我忽然有种担心,良哥与我是否产生了距离,他会不会为自己设置了自卑?我在农村长大,今又回农村工作,我懂得农民朋友质朴、善良的品格,以及谦恭的姿态。

我悔意加交,我又觉得无悔!

2

回到村部,我伏案工作,竭尽全力为贫困山村脱贫,一门心思帮助困难群众。

陈发良,60多岁的老哥子,跟儿子长期在浙江打工,由于生重病,半年前回老家调养。见到我,老哥一肚子苦水向我倾倒。

兄弟书记,我在浙江生病花去三四万,家都枯了。孙子还未上户口,可马上要进学堂,咋整?我这身子,像竹子编的,风一吹就倒。我只字不识,儿子儿媳又不在,你得帮我。

帮,必须帮!

不久,他的部分医疗费得到报销,孙子户口得到落实。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发良哥念念不忘。

那天清晨,我还在熟睡,可发良哥已经叫醒了我的门。

好兄弟,你帮了我,我无好谢,就给你送只鸡,自家养的。放下背包,发良哥取出只肥硕的公鸡,一心要送。

哥,这鸡我收下,但我不会杀,也做不成。这样,你背回家去,过几天我到你家,咱哥俩一同享用,再整杯小酒。我担心伤及他心,就这样劝话。

一天,两天……两个多月后,我突然想起发良哥,决定去看看他,没准他真的在等我杀鸡呢!

到他家门口,但见房门紧闭。透过玻璃窗,屋内冷清,光线照射下,桌面上的灰尘隐约可见。看样子,已经多久没人进出了。

发良哥人呢?询问中,邻居告诉我,一个多月前,发良哥想孙子去了浙江,还开心的打电话给儿子,说儿子的儿子能上学了。邻居那里我还得知,发良哥根本没养过鸡,那只大公鸡,是他选了十多家人后花贵钱买的。他把公鸡从村部背回家没几天,公鸡不见了,发良哥邀上邻居找了许久。兴许,公鸡被山猫或被小偷偷走了。发良哥好多天都在后悔,当时王兄弟的谎怎么就没听出来呢?

站在发良哥门前,我难以释怀,我告诉他的邻居,等发良哥回来,我一定赔他只公鸡。

驻村干部自述:我是怎么拒绝村民“贿赂”的

3

一只鸡能赔近与乡亲们拉出的距离,我宁愿买上若干只鸡。

村子里,乡亲们觉得我工作卖力,帮他们点儿芝麻小事也总挂在心坎上,于是就想把内心的感激表达出来,便不断送来土鸡、土蛋、腊肉和蜂蜜。偏远山区,这是最厚重、最珍贵的礼物了。

然而,驻村四个年头,我都一一谢绝,我以头上的清廉,一次次冰释乡亲们炽热的乡情。我跟他们说,驻村干部不能在乡亲手中收礼,不然要被处分。

小敖三,村里的养殖大户,两年前猪羊突发传染病全部死光,损失十多万。见他陷入困境,我便为他申报临时救济从而获得民政部门的两千元救助,这跟他损失相比,算是杯水车薪,可小敖三铭刻于心。

乘着夜色,小敖三送来腊肉和鸡蛋。小王书记,这是圈里长的货,不成敬意!

宿舍里,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劝住他。背上礼物出门的那一刻,小敖三擦起双眼,埋怨自己没有文化说服我。见他掉泪出门和消失在夜色中的孤独身影,以及背上沉甸甸的背篓,我忙关上房门,任由泪水在眼眶打转。

我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呢?面对一个不善言辞、且又满怀厚意的农民,我是不是太冷漠了?

确有些冷漠。有村干部告诉我,对乡亲情分,得找合适的方法处理,不然会被误会为冷漠无情、自视清高,而产生起距离。

确如此!

4

小王兄弟,在不在?我要找你反映问题。

夜深人静,60多岁的梅姐,非来找我不可,说是有件拿命来交的事,要我帮助帮助。

什么事这等严峻?我疑惑。

不一阵,梅姐顶住风雪,推门进来了,背上的背篓里,是两块冻硬了的鲜肉。

王兄弟,昨天我杀年猪了,给你尝尝。自己种菜喂养的,肉可香了,城里不一定有。谈清楚,你不可拒绝,不然我不走。

不是说反映拿命来交的问题嘛,怎么是送肉?

是呀,杀倒一头猪,是不是拿命来交的事?哈哈哈……我说给你送肉,你能让我来吗?

我没辙!好好,梅姐,我收下。不过,你先拿回去帮我腌起来,我改天来拿。这么多,一时半会儿吃不了,会变味。

行!腌好了我跟打你电话,你万不可耍花招。

几天后,梅姐的每个电话,我都不敢接;见她,我就藏。

梅姐60多岁,属龙,冬天的。她说冬眠的龙命苦,所以丈夫英年早逝,自己又当爹又当娘,把个儿子养大娶妻生子。不曾想,儿子犯起病,好不了。儿媳呢?出走,把年幼的孩子丢给奶奶。

梅姐说,都是女人,都是孩子的母亲,可自己与儿媳怎么别如天壤?守着儿子、孙子和几亩田地,梅姐不离不弃。

终于熬出了头,孙子为奶奶娶回了孙媳。那天,我破例去梅姐家道喜。见我登门,梅姐激动开来,忙拉着孙媳介绍,孩子,这是咱村最大的官儿呢,对我们老好了!

梅姐重情重义,说孙子结婚那天我去祝贺,她脸上光彩得紧,所以杀年猪时非要送我肉。

把肉背回去一段时间后,梅姐终不再电话,我的心也算落了地。我想,知情达理、笑对艰辛的梅姐应该理解了。

除了梅姐,还有明秀奶奶、友财大爷、正强三爷、黑子叔,还有三狗哥、金旁哥……每位乡亲,从我房间提回礼物返回家的那一刻,可能有过埋怨,可能有过难堪,但我深信,日子久了,他们会懂!

5

见我“油盐不进”,乡亲们变起戏法。

那天清早,我起床推开房门,突见一只口袋在门外不停的动。

老蛇怎么钻进去了?我吓一跳。

我用木棍伸进口袋试探,只听得里面“咯咯咯”的鸡叫声。

我愣了,鸡?谁放的鸡,谁放的——

我大声问,却没人知道,也无人承认。无可奈何,我将这只鸡送给村校师生。

相隔半月,门口的鸡又出现了。

群众跟我开玩笑,王书记,这鸡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世界上,我听说过天上掉馅饼的事,天上掉鸡,头一次!

怎么办才好?不久的群众会上,我厉声“责备”,不允许任何人再跟我送鸡和其它礼物,不然我要被处分。

这下可好,送礼的方式就像变脸,令人防不胜防。

清明小长假,不知是谁把装满白菜、萝卜、葱蒜、腊肉的口袋送到城里我居住的小区的保安房。

我问保安谁送的,保安老彭却反问我,怎么,你不知道?没留名字,走了!

提上那只装满乡情的口袋,我回到家里。从保安房到我住的房子就百步之遥,那天我却感受到从偏远山区连接到城里的路,是一条铺满乡情的路,好长好长。

回到村子,我再次向群众宣布,城市小区人多,乡亲这么老远送去礼物,人家还以为我乱收群众财物呢。如果有人反映,我这第一书记,当不成了!

驻村干部自述:我是怎么拒绝村民“贿赂”的

6

可是,我的“恫吓”难以奏效,乡亲们想表达心意的节奏更让人意想不到。

姑姑居住铜仁,前不久为我家送来了腊肉。姑姑居住城市,不曾养猪,哪来腊肉?见我怀疑,姑姑不高兴了,没见过猪,就不吃猪肉了?嫌弃老子的东西是不是?

见姑姑生气,我相信了她。

几个月后,在铜仁的姑姑打来电话,小子,你那么能耐,还是上当了。给你的腊肉,是两个老百姓送的,可我不告诉你,人家要求保密!

这姑,真是我亲爹啊!

防火防盗防小人,谁能防得了这种滚烫的乡情?这世界上,有做好事不留名的,而在安居村,有送礼物不留名的。面对朴实无华的农民,我问自己,看得见的驻村,看得见的帮扶,能不能跟看不见的乡情一样,焕发出它藏富于民的光芒、力量与精神?

驻村四个年头,有90%以上的时间,我是在村里度过的,记的民情日记和台账60多本,记录的文字也有百万字。字里行间的春夏秋冬,字里行间的苦辣酸甜,都让人看得见。

脱贫攻坚中,贫穷落后的安居村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农民收入越来越高,贫困户越来越少,贫困村摘掉穷帽子。因脱贫攻坚,村民再也不用背水喝,再也不住危险房子,再也不用走泥巴路,再也不会拿起手机大呼小叫。地里的水果,塘里的鱼儿,圈里的牛羊,一天比一天茁壮,一天比一天欢畅。这一切,都让人看得见。

看得见的驻村工作,看得见的扶贫成效,轻而易举就能感受。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偏远山区农民,他们表达挚爱、谢忱的乡情,却让人看不见。

7

驻村几年,今年的夏天似乎很特别,随着气温上升,宿舍里漫游起一股道不明的味道,开始我以为是气候变化原因,可后来,怪味儿越来越浓,直刺鼻子和心脏。

翻箱倒柜,我终于在一个封闭的木质碗柜里发现两块腐烂的肉,肉上布满的蛆虫和散发出的难闻气味差点儿令我吐了一地。

又是谁送的?我翻遍脑海里的日历,终于,王国泰的身影呈现出来。

冬季枯水,我约上民工,在水源地为村民另行安装水管。水管接通后回到宿舍,我见国泰哥端坐房间抽旱烟,门外还放了个背篓。

兄弟辛苦啊,这么冷的天呢!我在山坡背柴火,见你开着门,便来和你吹吹牛。见我进屋,国泰哥忙站起来。

国泰哥在村子里算是个文化人,写对子、择日子、安神龛、看路口、做道场,样样拿手,乡亲们要有红白喜事,准找这位先生。

坐在屋里,泰哥与我聊上了。

有酒没,兄弟,整杯,这样吹牛才来劲儿。

满上酒后,国泰哥的嗓门儿连赶羊归圈的邻居都听得清楚。兄弟,咱们都姓王,同一个老祖宗是不?我们从四川搬到贵州,20代了,有过辉煌,也有过苦难。我们王家,人才济济,在农村,大家都是手艺人,石匠、木匠、泥水匠、剃头匠,还有杀猪匠,任你挑!这不,我杀了一头500斤的年猪,就是我们王杀匠杀的,单手擒拿,一刀封喉。那种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感觉,不摆了。要不,改天我给你送块肉来,你品尝品尝?

国泰哥话峰一转。

不行不行,千万不行……

知道知道,可你嫂子硬要送你一块,我说你这婆娘觉悟低,人家书记兄弟要你一块猪肉?多亏没给你背来,不然我又得背回去。你说,这种没面子的事儿,我泰哥能干吗?

当然当然。感谢泰哥理解。泰哥是个文化人,想事处事与众不同!

那是那是。举起酒杯,国泰哥品一口道,要不,你哪天到我家,我让你嫂子整最好吃的。

行!

不觉,已是半宿。酒杯见底,睡意上升,国泰哥动身告辞……

回想这里,我心顿悟。这肉,定是国泰哥送的,那天见我在山坡上干活,见门开着,便趁机将肉背来偷偷放在橱柜里了。我当时没意识到,完全沉浸于他吹的牛皮里。由于很少在宿舍里做饭,肉未被发现,时间一长,坏了。

回到城里,我对母亲说,村里的王先生在城里买了房,过些日子要搬家,老娘去看看吧,为他敬个财!

为啥?老娘问。

我请王先生帮忙择了个好日子,当时他不收费,只能在他搬家时弥补弥补。一个有情,一个有义嘛!

对对,做人得厚道得义气。母亲应承着。母亲面前,我不敢讲年猪肉坏掉的消息,不然她会心痛,会骂我。

8

乡情无声,润我心灵——这是乡亲们送给我的最大礼物!

去年3月,得了肺癌的农民王国海,要我找银行帮他贷款治病。他不想死,想把好日子过下去。人命关天,我没敢懈怠,立即找银行为他担保贷款20万元。

10来天后,我出差结束回到村子,王国海的邻居泪流满面告诉我,王书记,你可回来了,王国海等你好几天哩,他一直想跟你说一句话,可现在,他已经钻进泥土堆了!

顿时,我眼前一切,仿佛凝固了,唯有泪水才变得轻盈。这个40多岁的汉子,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想跟我说一句什么话?20万元贷款加之农民合作医疗报销,怎么就拉不回他?

原来,王国海拒绝贷款,他担心20万元治不好病,他担心这些钱家人还不上,最后由王书记来承担。于是,他放弃了治疗,放弃了生命。

我仰天长叹,谁愿意尽早放弃生命,换20万元贷款所产生的麻烦与负担呢?边远山区,一个农民淡定厚实的爱,重若大山,悄无声息。

王国海走那天,无数村民都去送他,都禁不住落泪。王国海平时不爱语言,他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用手艺和使不完的力气帮助左邻右舍,出工他第一个到,收工他最后一个走。他当厨子,清洁工扫在垃圾篓里的两只辣椒,他要为主人捡回来;他当砖工,不小心弄坏一块瓷砖,他后悔半天,说这是房主血汗钱换来的,求房主从工资里扣除。

谁说穷人无匠心?!王国海,这个总替他人着想,总把乡情深埋于心的家伙,再也不会回来。

驻村干部自述:我是怎么拒绝村民“贿赂”的

9

还有一个回不来的人,至今令我怀念。

92岁老人陈圣刚,在村里入党时间最长,仅党龄就63岁,耳朵失聪,腿脚不灵,走路靠拐杖,可每次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他都参加,雷打不动。

担心他摔倒,我在会上提出,陈大爷,今后你就不来了,有会议精神或学习活动,我们到你家单独为你开展。

他听不清楚,我又调高嗓门重复一次。

听明白后陈大爷一脸不快,哪能行?党员不能搞特殊,只有老的农民,没有老的党员。我不给组织添麻烦!

老头子犟。拗不过他,我便找年轻党员与他同行,好歹有个照应。

陈圣刚老人坚持参加党组织活动,成为我们基层党组织学习的榜样。在开展城市企业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手挽手活动中,我带党员去他家里慰问,并请他讲苦日子的亲历故事,以激励年轻党员。

家里一下子来了10多名党员,老陈兴奋得不知所措,连忙翻身下床招呼我们坐下。

家里就茶水,再没其他混嘴巴的,真对不住。我这里有酒,你们润润喉咙吧!说完,陈大爷就去柜子取酒。

我阻止了他。陈大爷,今天我们是来听你讲故事的,你只管坐下,酒就不喝了。

不喝?我这里是酒下故事哩。陈大爷幽我一默。

一晃,日头偏西,大家都感觉老人有些吃力,于是与他匆匆道别。夕阳下,透过驶离的车窗,我见他站在老屋前的单薄身子,逾发孤单,又似一棵沧桑老树,阅尽朝阳与晚霞。

老党员的故事就发生这里,可好?非也。这一生,注定欠他。

那天傍晚,银霞大嫂兴冲冲跑来告诉我,王书记,陈圣刚大爷,路过我家门口,摔倒了昏迷了,我要是来迟一步,肯定断了气。他是来村部感谢你的!

什么?感谢我?怎么摔的?没人陪?

原来,因我那天带企业党支部慰问他,老人便挂念在心,一定要到村部致谢。可儿子儿媳不准,你年纪大了,路又远,摔了咋办?王书记用得着你感谢?

好,听你们的。老陈嘴里应承着,可心里打起算盘。乘着儿子儿媳上山干活的时间,老陈佝偻起身子出发了。

走了三里地,又无人搀扶,老陈体力不支,眼前一黑,倒在银霞嫂房前。

天老爷,这是谁啊?干完农活的霞嫂回到家里,发现眼前躺个人,即刻惊呼起来。身子还是热的,还有气儿!扶起老陈,霞嫂不停的按人中、顺气、呼喊、喂水……好一阵子,老陈苏醒了。

陈大爷,好久摔的,你这是往哪里走?家人怎么没陪你?

都忙!我……我……是到村部反映问题的。

霞嫂与丈夫将老人扶到沙发上坐定不久,接到通知的老陈儿子骂骂咧咧来接父亲了。叫你莫来莫来,你偏不听。王书记不图你感谢!

我没感谢,我是反映问题。

有什么问题反映?我不孝?

你就是不孝敬我啊!

儿子不吭气儿,在一旁的霞嫂夫妇却笑了,这老头,尽吹,谁不知你儿子是孝子?!

儿子正准备背父亲往医院赶,可发现他提来的包里塞了一瓶酒。

不是说反映我问题嘛,那你提酒干什么?

纸包不住火。老人挠了挠头,抿嘴一笑,给王书记送的!这是瓶老酒,你没资格喝,怎么了?

你这身子骨,要是能像嘴巴一样硬朗,就好了。儿子边埋怨边掏电话联系医生。

……

听完霞嫂描述,我决定,再去看看老陈。

来到他家,老陈已经躺在床上。见我,他努力的想爬起来,可怎么也翻不了身,尽管这样,他依然不服软:不碍事,睡几天就好了!可他儿子悄悄告诉我,医生查过,让准备后事。

握住老陈手,我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我说,过阵子再去看你。

感谢小王书记,等病松了,我一定发挥老骨头作用。我心头,还有好些个建议要在会上提呢!

辞别老陈十多天后,老陈——走了!出葬那天,远在他乡的我,恳请村班子送陈老最后一程,并以村委的名义为拥有花甲党龄的老党员开一个简朴的追思会。

回到村子,老陈儿子告诉我,父亲当初要送我的那瓶酒,还存在家里的。老陈是一个好酒之人,就给他“喝”吧!我说着,他儿子点起头。

10

书记,书记,如何是好?

安居小学校长赵一,一天要给我好几个电话。学校还有十来天就开校了,可操场上建筑材料堆积如山,操场破败不堪,这如何是好,孩子怎么上学?

我跟赵校长一样急得团团转,弄不好家长要反映问题,领导要批评问责。

好事怎么就办成了坏事呢?

安居小学100多名学生,没见过足球,没见过塑胶运动场,于是我争取到一家企业的帮扶。企业慷慨,愿意为学校捐资17万元,答应先期支付10万元让我们开建塑胶运动场。然而,开工一个月后,这家企业食言了,工程干到一半被迫停工,可眼前正面临开校,怎么办?

那几天,我跟小学校长慌得四处筹款,我也懊恼,当初为什么就信了这家企业的话而动工修建运动场呢?

走投无路之际,送礼时遭我谢绝的小敖三为我送来两万元现金,要借我支撑一下。我不明白,小敖三家境也不宽裕,还遭过灾,哪来这些存款?书记小瞧人吧,俗话说财不露白、贵不独行,这点儿小钱儿我还是有的,你放心用。

乌龟有肉藏在肚里!我当时犯嘀咕:小敖三,不简单!找不出其它对策,寻不到其它路子,热锅的我,和老校长,只想尽快把操场打平。

我给小敖三出借条,然而小敖三拒绝了。你这借条一打,我就相当于是银行了。是个单位,就不是一个人了!

你就信得过我?万一忘了不认账呢?

忘了就算了,两万块钱,好大个事儿?

不让打借条,小敖三推辞着走了。拿起两万元现金,我与小学校长奔向已经停工好多天的施工队。

孩子如期开学未受影响,我和校长也未受到家长和上级部门的埋怨。然而,小敖三却受到家人的埋怨,有邻居告诉我,小敖三根本没有钱,是向亲戚借的!

企业捐资,敖三借钱,前者看得见,后者静无声。一个坐拥上亿资产的企业,与山区普通农民,行事态度为何有区别?感受小敖三笃定的情谊,有什么力量能阻挡第一书记驻村脱贫的步伐?

11

以工资抵押贷款发展脱贫产业的干劲儿,我们在一个深山沟里建起水产养殖场。蹦出水面的鱼儿,惹得农人一样蹦,参观、钓鱼的游人络绎不绝,当然也获得媒体的关注。

这天时过晌午,一家媒体记者在山沟里采访养殖场和养殖户,由于忙工作,我们一行错过了村部食堂的饭口。这饭,怎吃?

就在山沟里吧,方哥家,喜客呢!同行村干部坤哥说。

行。不过,得给方哥钱,七八个人哩。如果不收,就到集镇上解决。

坤哥与方哥的电话里,我听到方哥的声音,王书记给钱,肯定要收了,必须的,每个人30块算。

约40分钟,方哥呼我们吃饭了。一桌丰盛的家常菜,渗出深山厚实鲜美的滋味,七八个人吃得可开心了。饭后,我们回到村部,坤哥却告诉我,方哥不收钱!

不是说要收嘛,怎么搞的?怕是你没给吧?

怎么可能。我给他了,他又悄悄塞回我衣兜,说这饭菜都是些土圪塔,不稀奇。还说他不是煮饭卖的,不能坏了门规。吃不穷,穿不穷,让人闲话才叫穷。方哥是个讲究人。

可他说过要收的。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你土老冒啊?他说不收,你要去吗?人家不是虚情假意。你把农民想成什么人了?我发现,你这人酸。

我听坤哥的,可坤哥哪里知道我在思考什么。

12

几年驻村,清廉有痕,乡情无声。

可亲可敬的乡亲和看不见的乡情,把你装进心底,成为我的行走,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不敢保证今后是什么路程,但我肯定,驻村的青春岁月,是我阅历丰盈的人生!

厚土安居,你是春光,我是你的绿叶;你是泥土,我是你的种子;你是史书,我是你的书签;你是母亲,我是你的思念;你有希望,我就是你的明天——我有诺言,尚待实现,还要奔行百里,方可停歇!

END

来源 | 人民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