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狗肉節是傳統節日嗎?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去考察,是否有跡可尋?

貧道與你有緣啊


撇開個人好惡來談談狗肉節的起源問題,不吹不黑,客觀求實。本人既不贊成,也不反對當地人吃狗肉的。6月21日,是廣西玉林“狗肉節”又稱“狗肉荔枝節”這個節日是廣西玉林人自創的,也是玉林特有的,這些年經過某些狗肉奸商炒作,玉林“狗肉節”被大眾所知,引起了大量愛狗人士的聲討。冷靜剋制看問題,網絡炒作矇蔽你的雙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玉林“狗肉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玉林的“狗肉節”並非當地的傳統節日,只是當地人的一個飲食習慣。實際上,在南方人包括廣東、廣西一帶,都有吃狗肉的傳統,只不過玉林人喜愛更甚,玉林素有“狗肉荔枝夏至菜”的說法。夏至是玉林的重要節日,這個時候也正是新鮮荔枝上市的黃金時節。日常生活就有吃狗肉的傳統,這個北方地區也有,是一樣的,在普通不過了。因為夏至日的熱鬧和本地一些愛吃喝拼酒的街頭聚集,久而久之,“荔枝狗”便成了玉林的飲食特色文化。每當夏至,也會有四面八方的人都會來趕赴玉林狗肉節的盛宴。所謂的節,根本就不是為了吃狗肉而興起,只不過本地的熱鬧逐漸興盛,大排檔熱鬧,人們也熱鬧的地方活動而已。

說實話,中國人吃狗肉的歷史很久遠,西漢的劉邦手下的大將樊噲就是宰狗,賣狗肉的屠夫。中國人自古就有吃狗肉的傳統,因為狗肉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治脾腎氣虛,脾腎陽虛,畏寒肢冷,腰膝痠軟,遺精遺尿,肝腎精血虧虛所致的身體衰弱等功效,被一些國人所鍾愛,並且成為中華傳統飲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冷靜剋制看問題,完全沒有必要無事生非,小題大做。雖然說狗是人類的朋友,持這種觀點的只能說是一種情感性傾向,一種價值判斷而已。實際上,從食物鏈的角度來看,狗與牛羊肉一樣只是人們餐桌上的一種食物而已,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至於將吃狗肉當是罪惡,從而自己不吃狗肉,也僅僅屬於個人自由選擇的範圍。但將愛狗上升到人性的角度,認為愛狗的人都是善良的,吃狗肉的人都是罪惡的,那就十分荒誕不經了。吃狗肉既不違法,也沒有道德的責任,吃狗肉和道德扯不上半點關係,否則的話,我們豈不是什麼肉都不能吃了,是不是也要到KFC反對,這樣豈不是亂套了嗎?

吃不吃狗肉完全是個人的選擇和自由。狗是人類的朋友沒錯,但這隻能是限於自身,不能強迫要求別人也和自己一樣。掄道德大棒來反對吃狗肉,本身就是一種道德霸權行為,道德綁架憑什麼別人就要按你的標準去做?

總之,吃狗肉只是人們的一種飲食習慣,吃狗肉既不違法,也沒有道德的責任,完全是個人的自由,無可厚非,不必小題大做。保護動物,理性看待。吃與不吃,相互尊重,和諧共存。自己無法接受,可選擇自己不吃就可以了,是無權干涉別人的飲食習慣的。現在這個局面大部分的原因是被一些人給炒作了,無非就是當地人的一個習俗而已。與其去指責,還不如干點實事,例如多賺點錢,改善自己家人的生活水平。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吃狗肉其實沒節。

1、中國辦狗肉節主要的發祥地,一是江蘇沛縣,劉邦,劉皇帝的家鄉,那兒的黿汁狗肉歷史悠久,是上等驅寒昇陽補品;二是廣西玉林,江蘇辦狗肉節年頭稍早,當時愛狗人士實力未壯,故沒遭太大非議,而玉林辦節則趕上了“愛狗人士”成勢,遭遇了強大阻撓,一舉將人狗矛盾提升到了社會對立,直至今日不得消停。

2、過去吃狗肉是一種普遍現象,尤如殺豬宰驢刃牛屠羊,無一定之規,想吃就宰,很是隨意。只不過一些地方根據當地習慣和對狗肉這種特定食物的保健功能認識,在某些固定節令推崇食用它,如朝鮮族一般到冬至時節品嚐,而玉林人則在夏至時間饕餮,風俗使然。經濟發展後,全國掀起一股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之風,各地挖空心思想方設法發掘本地傳統,以吸引人潮流量,達到推銷自己和拉動經濟的目的。所以,玉林政府推出了一個“夏至荔枝狗肉節”。

3、與舉辦者初衷相悖,這個“夏至荔枝狗肉節”算是捅了“馬蜂窩”,引發了全國“愛狗人士”的一致聲討,幾乎鬧成社會事件。在“愛狗人士”的強烈反對下,玉林政府馬上偃旗息鼓,退出了是非窩子。可是老百姓千年習俗並不是政府縮頭,“愛狗人士”反對可以阻擋得了的。玉林人民高舉了傳統飲食的大旗,與“愛狗人士”展開了一場針鋒相對的搏弈。結果,傳統完勝“愛狗人士”。

4、中國人吃狗肉由來已久,春秋戰國時代就有記載,並且生生不息傳承至今,它已經是我們飲食文化中非常天然的一部分了,要割裂和中止它,談何容易!這也是“愛狗人士”屢戰屢敗的原因。列寧說過:千百萬人的習慣勢力,是最可怕的勢力。確實如此,中國人吃狗肉的勢力,要遠遠大於“愛狗人士”的勢力,兩者相差懸殊,最終吃狗派把愛狗派當“猴”耍了,一邊是禁吃聲不絕,另一邊則是大快朵頤,而且因為“愛狗者”的宣揚,使玉林狗肉堂而皇之地走向了世界,近年夏至有大批外國友人專程來吃狗肉。這種結局令人哭笑不得!

5、雖然吃與禁塵埃尚未落定,但是在沒有明確立法規定的當下,要徹底將狗肉剔除在中國人食物種類之外,看來亦不現實。但是,為了安全食用和文明食用,以下問題還是應該引起政府和食用者重視的。其一,國家有關部門應針對食用狗制定食品標準,明確飼養、銷售、檢疫、屠宰等流程,確保狗肉的來源合法,檢疫確實,品質安全,銷售正規,將狗肉供給納入正規管理渠道;其二,加強市場監督和管理,堅決杜絕工作犬、寵物犬等進入食用消費市場。


塵垚4


狗肉節是不是傳統節日不知道,但狗是中國“六畜”之一,則是確定無異的。小時候看大人寫春聯,“六畜興旺”貼於雞圈、豬舍、牛欄,我就問大人何謂六畜?答曰“豬牛羊馬狗兔”。

小時候大人說“狗是狼的舅舅”,至少說明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可想而知,自從有了人類社會,恐怕就有了家畜之一的狗。既是家畜,就屬畜牧業和家庭副業的範疇。也就是說,養狗著跟養豬一樣,都是拿來吃的,不然養它們幹什麼?

有人恐怕會不同意了: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最起碼可以看家護院,你忍心吃嗎?我只能這樣說,那是人們不缺食物了。在人類歷史上,吃狗又算什麼呢?社會的倫理道德是隨社會生產力發展而發展的,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為了族群沿襲,在災難飢餓面前,人們吃狗又算什麼?吃老人存青壯是氏族傳統;天災人禍,幾千年中黃河兩岸經常出現易子而食,賣兒賣女逃難;長平之戰趙軍被困四十餘日,相殺分肉而食……


華夏民族本來就有廣泛的食譜,悠久的食用家畜的傳統,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凡能捕獲者皆能食之。這一點是確保民族能存在至今的基礎。我們都知道,《周禮》有“太牢”之說,是古代祭祀的最高禮儀。即豬牛羊各一。祭完之後怎麼辦呢?分而食之,但不是任何人都有份。比如最著名的就是周天子“致文武之胙”,此胙即祀周文武之後的祭肉,代表著權力和尊榮。大家耳熟能詳的驪姬害太子申生,就是她在申生進獻的胙肉中下了毒,以讓晉獻公父子相殘。那大家會問了,為什麼不以狗入祭呢?體型太小,對天地神靈祖宗不敬。


狗肉節無跡可尋,但在傳統節日中以狗為祭品則是有籍可查。公元前676年,秦德公(秦穆公之父)最早設立“伏日”,《史記》載:“二年,初伏,以狗御蠱”,這是我國“初伏”的來歷,而且狗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因狗是陽畜,故分割狗之肢體於郭四門,以禳卻熱毒之氣。大家應該清楚了,祭品就是貴重的食物。

在我國西南,有冬至吃狗肉之俗,如同北方冬至吃餃子。《本草綱目》有載:狗肉補虛祛傷,尤益孕婦老人體弱者。而且民間有諺: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聞。傳說呂洞賓好食狗肉,此人即是道教得仙者。民國還有一“狗肉將軍”張宗昌,據說此人姨太太不少,子息較旺,恐怕與好食狗肉不無關係。

中國講究藥食同源,據我所知狗肉是連皮吃的,其膠原蛋白不知優於阿膠多少倍。但“倉廩實而知禮節”,有人有時間也有條件了,把狗作為家庭成員和寄託。但我認為,愛吃的去吃,中國就是個人口大國,又有食狗傳統,不吃怎麼行呢?愛養的去養。兩不相擾才好。


事實上,在現代城市生活中,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生存空間如此逼窄,狗聲擾民作息、狗糞狗尿汙染環境、惡狗侵人屢見不鮮,無證養狗斃之何妨?食之何害?西方動物保護主義者虛偽之至,對以色列屠殺巴勒斯坦人民視而不見,對非洲飢餓戰亂不問緣因,而愛心氾濫,很多條款強入法律,令人作嘔。

人是社會的主體,食狗是人的權利,養狗也是人的權利,兩不相擾,各自安好。我雖不食狗肉,因為曾有幾條可愛的生命陪伴我成長,但我並不反對別人吃狗肉!


嘉會天下


其實誰都知道根本沒有狗肉節,只有夏至節。大家喜歡夏至節這天吃狗肉,寓意:紅紅火火,就跟春節家家喜歡吃魚一樣,寓意:年年有餘。中秋喜歡吃月餅,寓意:團團圓圓。春節不是魚節,中秋節也不是月餅節!!夏至節也不是狗肉節!

狗粉鬧事的影響將會給社會帶來那些危害?

懂心裡學的人都知道,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點強迫症心裡,“夏至節”被愛狗人士強制取名為“狗肉節”,聽了誰都不爽。。狗粉無中生有去抵制一個不存在的”狗肉節”,正常人看到了誰都會抓狂呀!

一句看似不起眼,卻暗藏殺機的歹毒話術!如何激起民憤?

“狗是我們人類的朋友”短短9個字的一句話,就有6個字帶有可以誤導和能激怒所有人的玄機。請看下面心裡學解釋這個玄機:

1. “我們”這兩個字激怒了所有人,因為沒人想被代表,你就必須要站出來發聲。。。

2. “人類”二字所有人再次被代表,人們再次被激怒!

3. “朋友”二字又一次讓人不爽,朋友怎麼會到處拉屎拉尿呢?朋友怎麼會咬那麼多人呢?朋友怎麼會吃屎呢?嚴重侮辱了”朋友”二字,再次激怒所有人。

大家能讀懂愛狗人士用詞的危害有多大嗎?人性裡面,沒有人願意被代表,所以被激怒了,被激怒就會產生情緒對立,隨著事情持續發酵,這種對立情緒就會升級,一旦對立情緒升級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衝突。這就是為什麼西方國家每年都會發生衝突的原因了!難道你希望我們中國也這樣嗎?我們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呀!!

在我們中國,對牛有感情的人比對狗有感情的人多上百倍不止,但我們中國對牛有感情,更多的是懷著感恩的心,心生敬意而已,但並不搞極端。。這正是我們中國人文化的代表“理性”,也是我們中國5000年來優良文化的傳承。。正是因為中國人理性,才使得我們解放到現在都沒有發生過任何大的衝突,難道這樣的國家我們不喜歡嗎?請為咱們中國文化點贊。。

再來看看西方低級文化裡面的“狗粉” ,他們反人性做事。

請看他們的做法: 強制性要求你按我說的做,不然的話你就是低級的人,沒素質的人,你是殘暴的人,沒道德的人!!只有我們狗粉才是好人,你們必須要跟我們一樣,你們才是好人。。。

看!!這麼簡單的邏輯,你能看出來了嗎? 人性裡面,沒有人願意接受強制的東西,他們偏要違反人性做事,正常人誰能接受?不對立都難!!

他們經常會製造轟動的新聞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唯獨狗咬人的時候他們會選擇什麼也沒看見。

大多數狗粉對我們自己國家的文化根本就不自信,導致了西方這種極端的低級文化很隨便就能入侵中國,最後導致了今天的這種情緒對立!!

長期下去,這種極端文化會導致中國人,對立情緒的嚴重升級,這才是最可怕的。。這比原來法什麼功來著危害更大,嚴重的可能會爆發衝突!!

西方經常爆發衝突,正是來自這種可怕的極端文化,我們可不想像他們一樣。。 所以請各位愛狗人士們高臺貴手,你可以去愛狗,但不要搞極端了,愛你自己的狗真就好了,沒有必要讓我們國人分成兩派,只要你保持理性,真的可以不衝突。大家都有愛,沒必要要求所有人都是愛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謝謝你們了!!


做好自己就好啦QQ


一年一度的廣西玉林狗肉節,在食客眼中就是一次饕餮盛宴,人們是趨之若鶩。在愛狗人士看來,簡直就是野蠻的屠戮,無異於犯罪。其實,玉林狗肉節 絕非憑空出世,而是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中國人吃狗肉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人們為了填飽肚子,是沒有人拒絕狗肉的。狗作為六畜之一,古人馴化飼養的初衷,就是為了食其肉。因為狗肉獨特的鮮美,還一度成為天子祭祀的主角,這一點,我們從“獻”字上便能看出端倪。只是後來漸漸以豬牛羊作為祭祀的“三牲”,狗才從天子貴族的祭祀場裡退出來,但它並沒有擺脫被宰殺的命運。


老子的《道德經》中有一句名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天地對待萬物都是一視同仁的,狗被當做祭祀品,看似殘忍,和牛羊被人食用是一樣的。

在奴隸社會,狗肉是宴會上的美食之一,是隻有貴族才能享受美味佳餚,吃狗肉也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為此,在民間還出現一個新職業:屠狗。最出名的屠狗戶當屬西漢初年的樊噲,漢高祖劉邦更是對狗肉情有獨鍾,至今在他老家還風靡吃狗肉的習俗。


後來,狗肉在上層社會中的沒落,主要受遊牧民族的影響。很多王公貴族養狗不在是為了食其肉,而是為了狩獵、放牧之用,狗的地位也得到空前提高。王公貴族不再吃狗肉,便有了“狗肉不上桌”的說法。但在民間吃狗肉依然盛行。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著名的衣冠南渡,中原人為躲避戰亂,紛紛遷徙到江南,他們在帶去先進生產力的同時,也帶去了吃狗肉的習慣。那時很多人都稱狗肉為“香肉”,如今南方各地的“狗肉節”都與此有著密切關係。

到了清朝,因為狗救過努爾哈赤的命,滿族人就形成了不吃狗肉的習慣。但並沒有禁止漢人和其他民族吃狗肉。那時,狗肉成了普通人眼中的美食,甚至鄭板橋、李鴻章、周作人等名人都擋不住狗肉的誘惑,他們可以一個月不吃葷,但10天不吃狗肉的就受不了。

狗肉被中國人吃了幾千年,從來沒有哪位名人對此說三道四,為何到今天在愛狗人士眼中就變成了一種“犯罪”行為呢?我想這與歐美愛狗的觀念,在中國“深入人心”不無關係。歐美人認為:狗是人類的朋友,吃狗肉就是一種野蠻、不文明的行為。每當他們看見玉林狗肉節上那玲琅滿目的狗肉,便會驚得毛骨悚然,怒斥其是野蠻無知。

其實,吃狗肉與吃豬肉、牛肉一樣,看不出一個人品德的高下、心地善良與否,更沒有什麼野蠻與文明的區分,因為天地萬物生來就是為人類服務的。你吃狗肉,他吃豬肉,我吃牛肉,大家各行其便,互不干涉。何必要為此上綱上線,弄的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呢!


洛水清風


我們一聽到“狗肉節”就想起了10年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廣西玉林的“荔枝狗肉節”,在媒體的報道下這件事被鬧得滿城風雨。媒體和愛狗者、吃狗者雲集,“盛況”空前,有些愛狗者打砸狗肉店、恐嚇店老闆,而網上聲援玉林狗肉節的輿論也非常猛烈。其實,“狗肉節”並非官方主辦,它甚至並非節日,只是由一個習俗演變而來的說法。


狗在中國被列為六畜之一,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三字經》中就有“馬牛羊,雞犬豕”的句子。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狗還有個相當雅緻的別名,叫地羊。這是因為狗肉鮮香補體,能像羊肉一樣供人食用。

但是在古代,不是隨隨便便哪個人就能吃狗肉的。相傳周天子是很喜歡吃狗肉。《禮記·月令》記載:

“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 月……天子以犬嘗麻”;“季秋之月……天子乃以犬嘗稻”。


周王朝把吃狗肉當作是一種特權,並且制定出什麼階層可以吃,什麼階層不準吃的法規。《禮記.王制》載:

“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這就是說,只有士階層以上的諸侯、大夫才有隨便享用狗肉的資格。

所以認為“吃狗肉”是一種傳統節日那是不太可能的,狗肉只能在少部分人士中進行食用。


另外中國歷史上也有禁止屠狗的時候, 被公認始於北宋。據《曲洧舊聞》記載:

“崇寧初,範致虛上言,‘十二官神,狗居戌位,為陛下本命,今京師有以屠狗為業者宜行禁止’。”

狗是宋徽宗的本命年,當即降旨禁止殺狗。


清代,滿族人相信狗救過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命,因而也不吃狗肉。漢族人受滿族人統治,也不能吃。清代300年,狗肉一直被排斥在肉食之外。有人遍查清宮御膳的菜譜,包括滿漢 全席在內,沒有發現狗肉的痕跡。某些少數民族和地區,其文化中也有狗的痕跡,也有不吃狗肉的。

到了現代吃狗肉國家沒禁止也沒鼓勵,純屬民間個人自發行為,但是像廣西玉林那樣鬧得滿城宣傳那就太過分了。有些民族有些人對狗有特殊的感情,一定要顧及別人的感受。打個比方,回族人不吃豬肉,你滿城搞個豬肉節試試,人家還不分分秒秒滅了你。


其實現在,無論東西方,吃狗肉只是少數人的行為。西方主流文明認為,動物福利不僅是文化問題,也關乎人類食物健康。韓國有吃狗肉習俗,但近年來,狗肉館多數改頭換面藏進了衚衕深處,年輕人也多以不吃狗肉為時尚。人類已經有太多食材可供選擇,何必去吃這種能通人性的動物,你下得了手嗎?


妙摘


雖然現在很多愛狗人士無法接受吃狗肉。但是狗肉在民間的確有很多擁躉,不過古代歷史上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狗肉節”。

國內民間吃狗肉的地方很多,幾乎每個省都有。但有三個地方的狗肉最有名,一個是廣西的玉林;一個是江蘇的沛縣(其實不只是沛縣,靠近徐州一帶,蘇、皖、豫、魯、冀民間都有吃狗肉的習俗);還有一個就是吉林延邊。


其實狗肉曾經是“天子五牲”之一。所謂“天子五牲”就是古代祭祀用作祭品的五種動物,即牛、羊、豕、犬、雞。

因而狗肉也就是先民們傳統肉食之一,地位是高於雞肉、低於豬肉的。

因為傳統肉食中,牛、羊肉都屬於比較金貴的肉類;耕牛更是受到法律保護,正常情況下平民是根本沒有機會吃到牛肉的;羊肉一半由於太貴,只有貴族才吃得起;而古代豬肉由於缺乏閹割技術,肉質比較粗糙,異味大。而只吃小豬代價有點高。雞是要留著生蛋的。所以古人成本最小的肉食便是狗肉。


狗肉因此就一直流行於底層百姓的肉類飲食中,所以這一點也決定了傳統文化中是不可能存在所謂“狗肉節”的。

歷史上最有名的西漢開國功臣樊噲早期就是一個賣狗肉的,劉邦就特別愛好狗肉,經常到樊噲那裡蹭肉吃,因而傳為美談。

現在沛縣很多做狗肉的,家裡還存著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湯。傳說破四舊的時候,很多賣狗肉的沛縣主家是把老湯藏到地下,才能存至今日。

現在雖然說是吃狗肉,但是這些狗不是家養的寵物狗或者吃屎的土狗,而是專門規模化養殖的“菜狗”,就是為了專門吃狗肉的,這就和專門養了吃肉的主、羊、雞、牛一樣。


徐州有“伏羊節”,也就是大伏天吃羊肉的習慣。但是從來沒有搞過狗肉節。

因為徐州人認為,雖然“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但是畢竟“狗肉上不了筵席”。所以基本上在徐州正規的筵席搶是沒有狗肉的。而通常買了狗肉下酒小酌的情況比較多。

但是在廣西玉林,搞了一個“狗肉荔枝節”。

原本也就是在玉林本地的一個非傳統的“節日”,商業味比較濃厚,就像徐州的“伏羊節”一樣,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但是由於這些年網絡的發達,導致了被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通過文化上衝突來製造噱頭,刺激愛狗人士,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吃狗肉是狗肉愛好者的權利,但是炒米也不主張搞什麼“狗肉節”,去刻意刺激愛狗人士。

所以尊重彼此文化,愛吃狗肉的有吃狗肉的自由,只要他們吃的不是寵物狗。愛狗人士記得保護好自己的寵物狗,按規定辦狗牌,定時檢驗檢疫,出門記得牽好牽引繩,不讓別人傷害它,也別讓它傷害別人。


炒米視角


狗肉很美味,你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都是你的自由選擇,愛狗人士說不能吃狗,剝奪了人的自由,愛狗人士在店裡宣傳,叫別人不能吃狗肉,影響了正常合法的經營秩序,愛狗人士在阻止別人吃狗肉,和顧客打架鬥毆,影響了社會治安,就是不正當的行為!是好是壞,要明智的分析,我認為誰破壞社會騷擾,誰就是罪人!如果是罪人就可以判刑!愛狗人士基本上都沒什麼文化,昨晚看到一個年輕愛狗人士說,要去告江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不是蠢豬嗎?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家正當合法的狗產業鏈文化,有國家頒發的證書!你還去告,這也太傻逼了!種種分析愛狗人士,就是破壞社會的和諧!


休閒少爺安得列206


狗肉節這個詞,很明顯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確切來講,這個詞是改革開放以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政策導引下生造出來的。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以狗肉為名的節日,只存在吃狗肉的習俗。所以,既然不存在這個節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傳統節日一說。

究竟是誰生造出這麼一個節日,目前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改革開放前,並沒有聽說這麼一個節日,無論是傳統的還是非傳統的。畢竟狗作為傳統的“六畜”之一,和其它肉用畜禽一樣都是人類的食品,似乎也沒有什麼可以紀念和懷念的特別之處,從廟堂到民間都沒有將狗肉單列出來紀念的必要。

簡單概括,吃狗肉的歷史長了,幾乎是和人類文明史一樣。但古今中外,並沒有狗肉節這樣一個節日。狗肉節這個名詞的創造,其內在的商業邏輯和光棍節、購物節以及什麼為了招商引資搞出來的雞毛蒜皮節沒啥兩樣。

後來,愛狗人士介入了這個節,後來的故事就愈發精彩起來。據說要不是愛狗人士的強力介入,廣西玉林的狗肉市場還不太可能在不長的時間裡就做大了。


雲淡舷窗外



不過從歷史來說確實有一段話:《禮記·王制》中的燕饗之禮“一獻之禮既畢,皆坐而飲酒,以至於醉,其牲用狗……”;《周禮·天官冢宰》以及《周禮·天官·食醫》中皆載“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麥”;而《禮記》中記載的周代宮廷佳餚“八珍”中的“肝膋”,則完全就是以狗肝為原料的。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

“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

意思是狗肉香美異常,致使神仙也經不住其味的誘惑。但是民間卻另有講究,如“狗肉不能上席面”或者“狗肉不上桌”等等,雖然承認狗肉好吃,卻登不得大雅之堂,上不得席面,為什麼呢? 這裡面民間有許多說法。 有人說,狗肉比不上牛羊豬肉,屬於賤菜,加上在中國百姓的語言色彩中,與狗有關的字多帶有貶義,故多用“狗肉不能上席面”來比喻不夠格或不爭氣。如徐慎《四書記》載:“真是狗肉不上桌,他怎麼現在搞這個名堂?不爭氣!”李準《李雙雙小傳》中李雙雙批評丈夫說:“怎麼你就是不會擀麵條,不會蒸饃?放著排場不排場,放著光榮不光榮!我就見不得‘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狗肉不上桌’這號人!”因此,這種說法在民間流傳甚廣,致使我國大多數地區的正規宴席都不安排狗肉菜餚。 另據江蘇徐州一帶的民間傳說,漢劉邦當皇帝前經常吃狗肉,待他坐了天下衣錦還鄉時,眾鄉鄰用狗肉招待他,劉邦反而認為看不起他,下令再有上狗肉的一律殺頭。於是,在當地狗肉可以吃,卻不可入席。但與徐州相鄰的山東臺兒莊卻可以上席,原因是臺兒莊是劉邦的姥姥家。

有學者考證說,一是由於佛家主張“戒殺放生”,梁武帝肖衍提倡素食終身,所以佛門弟子也就難以再享狗肉了。二是道家有忌諱,李時珍曰:“道有以犬為地厭,不食之。”三是統治階級的迷信思想。據《曲洧舊聞》記載:“崇寧初,範致虛上言,‘十二宮神狗戌位,為陛下本命,今京師有以屠狗為業者宜行禁止’。”宋徽宗聽後,就立即降旨禁殺狗,並規定凡不再殺狗者,“賞錢至二萬”。另外,在滿族人中還有一種傳說,那就是黃狗和烏鴉救過努爾哈赤的命,所以滿族人由此不再吃狗肉。清統治者進關後,漢族也不得不附和。查閱清宮的御膳,包括滿漢全席在內,尚未發現狗肉。時間長了,不少人也就逐漸不知道狗肉是什麼味道了。儘管有的漢人仍然吃狗肉,但懾於滿族統治者的忌諱,所以在堂而皇之的宴席上,也就沒有狗肉的位置了。

當然關於吃狗肉的歷史由來以久,從很多古代文獻中都可以找到先民吃狗肉的證據。    

如《禮記·月令》載:“孟秋之月,...天子...衣白衣,服白玉,食麻與犬,...”說明了,狗肉不但是食物,而且是高檔食物。  古文中無論五畜、六畜都有狗,可見狗肉亦是平常百姓的平常食物。  此外,《說文解字》內,〈肉部〉有「肰然」字,從犬字,就是(犬肉);〈火部〉有「然」字,從火肰聲,其意是燒烤狗肉。引申為燃燒。可見,先民是一直好食狗肉的。   殷商時期,開始用‘犬’為祭祀之犧牲。商代的卜辭內,有「燎犬」這句話。「燎」是熟食牲之法,所謂「燎犬」,就是燒狗,可見狗既是祭品,也是食品。   周代,食狗的文化載諸典籍者,不勝枚舉。《孟子梁惠王》:“雞、豚、狗、彘(豬)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國語·越語》載“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豬)”,作為食物狗的地位比豬高點。  此外,還有旁證,十二生肖中雞、狗、豬是相連的,這三者在很多成語、熟語中往往是相連且往往表示下賤行為的,如雞鳴狗盜,雞飛狗跳,豬狗不如等等,而雞、豬直至今日仍是最廣泛普通的食物,沒有理由說明狗不曾中國人的主要食物之一。    

狗是由狼馴化而來,作為人類家畜有上萬年的歷史。有文可查的中國食狗歷史也有3000年之久。在龍山遺址的灰燼廢墟中找到大量燒焦的狗骨,更加把這個歷史推進了數千年。狗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之一,被人類馴養後,即擔任狩獵和守夜工作,因為火塘必須日夜不熄滅。可以大膽的猜測,人類最早的熟食就是狗肉,可能是一隻狗不慎落入火塘中,人們取肉充飢,從此發現熟食的好處。    

狗肉纖維細膩鮮嫩,號稱有羊肉的嫩,兔肉的香,雞肉的鮮美。《本草綱目·獸·狗》中說:“狗,犬也,齊人稱地羊。肉。鹹、酸、溫、無毒。 主治:大補元氣、脾胃虛冷、肝虛目暗...” 可見狗肉一直被認為是補品,所以一直以來,民間“冬令狗補,明春打老虎”的俗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