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助残故事」通江15岁小哥哥每天抱着8岁残疾妹妹上学

「助残故事」通江15岁小哥哥每天抱着8岁残疾妹妹上学

「助残故事」通江15岁小哥哥每天抱着8岁残疾妹妹上学

每天早晨,在通江县两河口镇三官庙村2组至三官庙小学3公里道路上,总能看见15岁的杜小林背着书包,抱着8岁的残疾妹妹去上学。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两兄妹都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从未迟到过。

妹妹残疾无法上学

哥哥决定当“小拐杖”

15岁的杜小林,在三官庙小学读三年级;妹妹小雪,8岁,在三官庙小学读幼儿园。杜小林告诉小编,母亲因常年患病无法劳动,家里靠父亲邱太贵一人支撑,“父亲时常要打零工维持生活。”据了解,妹妹小雪从小患有先天性髋关节错位,无法正常行走。去年,邱太贵东拼西凑终于攒够手术费,让小女儿做了手术。手术后,小雪走路一瘸一拐,有些艰难。“虽然没有完全治愈,仍有些残疾,但这已经很好了。”邱太贵说,考虑到小雪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独立上学,正打算不让孩子上学的时候,15岁的杜小林主动提出,“我可以抱着妹妹去上学”。从去年九月至今,哥哥杜小林就成了妹妹小雪的“小拐杖”。

「助残故事」通江15岁小哥哥每天抱着8岁残疾妹妹上学

每天走3公里路上学

两兄妹从没迟到过

每天早上6点,杜小林就要起床,匆忙洗漱后,他开始给妹妹收拾打扮。为了将妹妹打扮得漂漂亮亮,杜小林跟着母亲学会了扎辫子,“学了三天,会扎马尾。”此外,杜小林还慢慢尝试给妹妹搭配衣服,“妹妹喜欢穿粉红色衣服,我就给她配黑色带有米奇图案的裤子。”

忙完这一切后,早上7点过,杜小林背着书包,抱着妹妹从家中出发上学了。从杜小林家到三官庙小学,要先走一公里崎岖的乡间小路,再步行两公里水泥路。“妹妹有40斤,一路上,我要背一会儿,抱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杜小林说,在路上要走一个小时。尽管如此,两兄妹从未迟到过。

「助残故事」通江15岁小哥哥每天抱着8岁残疾妹妹上学

教妹妹识字

陪着她玩游戏

到学校后,杜小林先将小雪送到幼儿园里,把妹妹安顿在座位上后,他总会问几句还有什么需要,得到妹妹答复后,杜小林再跑回教室开始上课。下课后,杜小林也会跑到幼儿园里看看妹妹。

每天杜小林做完作业后,都会教小雪认字,“她很聪明,我教两三遍,她都会了,我还教她认三年级的字。”杜小林有些自豪。为了不让小雪觉得孤单,杜小林常抱着妹妹同其他小朋友玩耍,即便玩的是小女孩的游戏,杜小林也不觉得尴尬。

除了照顾妹妹,杜小林还尽量帮父母分担家务,煮饭、洗衣、扫地等样样都行,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觉得累,照顾妹妹是我的责任。”懂事的杜小林,让父母很少操心。

老师说:成绩名列前茅是班里的大哥哥

杜小林15岁了,同龄人已上初中,他却在念小学。班主任张成弟介绍,2013年,杜小林读完小学三年级后,由于家中经济拮据被迫中止学业,学校老师多次家访,为他争取了各种减免资助,去年,杜小林又重回校园。“他学习很刻苦,成绩名列前茅。”张成弟说,“杜小林一直是班里的大哥哥,经常帮助同学,还抢着干卫生。”

「助残故事」通江15岁小哥哥每天抱着8岁残疾妹妹上学

对于杜小林和小雪两兄妹,幼儿园老师张利娟印象深刻,“无论天晴还是下雨,每天杜小林都会抱着妹妹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从没迟到过。”

为了能让杜小林和小雪好好读书,学校免除了小雪的学费、伙食费等。同时,邱太贵一家也被纳入精准扶贫户,“这样兄妹俩就能更安心学习了。”该村村支书杨明生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