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河蟹养殖户如何标本兼治解决当前水质、水草问题

河蟹养殖户如何标本兼治解决当前水质、水草问题

近期兴化部分河蟹养殖户反应,环沟中水浑,泥浑白浑都有,而且早上浑得更严重,下午好些,这是目前苏北蟹塘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蟹塘环沟等局部区域的螃蟹密度过高,污染环境强度过大,水草净化能力不足造成的。

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过久,对我们蟹塘水草养护和螃蟹吃食蜕壳将产生很大影响!

那么我们该怎么处理这种呢?给大家几点建议:

1、治本:

兴化苦草模式,苦草已经长好的,让螃蟹尽快上台田,虽然大家已经放开围网,但螃蟹长期生活在环沟中,已经习惯了,不愿意或者没有意识上台田,可以使用地龙把螃蟹牵引到台田生活。

分隔养殖的,也需要使用地龙把螃蟹捕捉后,放入环境好的区域。通过这种方法,减轻环沟中局部螃蟹密度过高问题,适当加深水位,也可以让螃蟹上台田。对于还不能让螃蟹上台田的模式,另一个办法就是人工加大环沟中水草密度,提高水草净化水质能力,增强局部水域承载能力。

2、治标:

上午净水,下午改底,保持水清4-5天,为台田水草生长和环沟水草养护争取时间,防止草烂坏底或台田水草过早破坏。

标本兼治,解决当前水质水草问题!给大家写技术,就是希望大家明明白白养蟹。(文章来源:老汪论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