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吃得少,睡得渣的佛系寶寶是這樣養成的,大部分家庭都中招

“寶寶最近可能是厭奶了,不愛吃奶還睡不好,晚上玩很久都不肯睡,夜裡還總醒。”

吃睡都不好的問題在哺乳指導工作中很常見。這種情況不只是幾個月的小寶寶,甚至更大一些的孩子身上也可能發生。除了吃睡不好,經過詢問還會發現寶寶運動發展滯後,大一些的寶寶挑食、厭食。這勢必影響生長髮育。這些情況都可能跟一些不恰當的養育有關。

吃得少,睡得渣的佛系寶寶是這樣養成的,大部分家庭都中招

有哪些常見的錯誤養育,會讓寶寶吃睡都不好呢?

01

寶寶兩三個月了,出生到現在,基本上每天都是躺著的,家人都不太敢抱,也不會抱,更不敢豎抱。

很多家庭裡,從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到新手爸媽,都是“帶娃新手”,對一個小肉團完全無從下手。不敢抱、不會抱,更別說輕鬆地把寶寶抱舒服了。所以寶寶就一直一直四腳朝天躺在床上,醒來就看著天花板。可是,你想過寶寶日復一日地一睜眼就只看天花板,有多無聊麼?

正確安全地豎抱寶寶,並不會傷害寶寶的脊椎,畢竟我們還需要經常豎抱寶寶拍嗝呢

02

寶寶三四個月了,每天手裡能抓著玩的東西,只有幾個小搖鈴。

這麼大的寶寶,小手需要大量的抓握、觸碰、有目的地揮舞等等,就需要接觸大量的安全物品,來不斷刺激寶寶觸覺發育。即便不考慮運動消耗能促進寶寶多吃多睡,也得考慮到寶寶大腦和運動能力發育發展的需求。

03

兩三個月的孩子很少給趴著,三四個月的寶寶很少翻身,五六個月的孩子坐著歪倒了大人就立刻去給扶起來。寶寶大了自然就會了,等他會了再讓他做。

小寶寶的能力是慢慢發展起來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並不是到時候就自動會了,也不是到那個月齡才可以去做這些運動,而是到這個月齡孩子就已經能夠獨立做到了。這意味著在此之前寶寶就需要多練習了,大人得及時給寶寶適當的輔助、適時放手。否則會讓孩子的身體缺乏適當的活動!

比如4、5個月的寶寶坐著歪倒了,他會掙扎著重新坐好,或者乾脆趴下去,又或者躺下來,這些都是寶寶能力範圍內的。只要環境是安全的,我們大人不用急於幫助寶寶馬上達到目的,而是可以給孩子一些自己努力的空間。

吃得少,睡得渣的佛系寶寶是這樣養成的,大部分家庭都中招

04

三四個月的寶寶體重翻倍了,可為啥不愛吃奶了?難道是奶不夠了?我得追奶!得勤喂!得瓶喂!

這樣做的結果是——寶寶妥妥地真厭奶了!體重都比出生時翻倍了,奶真的夠了!

很多哺乳指導在詢問這類媽媽時,媽媽對寶寶的吃睡安排如數家珍,但問到運動時,往往想不起來帶寶寶做過什麼運動。再詳細詢問得知:寶寶每天的運動主要是看風景。

如果不反思寶寶每天的作息活動,可能家長們都沒意識到,這根本不是“奶不夠”,分明是孩子玩的需求沒有被重視!

05

寶寶五六個月了,每天也都有運動的,每天都有給寶寶做被動操!

雖然被動操也是一種運動,是可以做的,但是被動運動消耗的卡路里只有主動運動的1/5,效率實在太低,與其說是寶寶運動,不如說是在運動大人。如果每天主要活動都是這種低效能的,而且寶寶月齡不小了,那就難怪寶寶體能消耗不足啊!

06

帶寶寶出門遛彎、逛街,一直讓寶寶躺在手推車裡,或者在大人懷裡,聽著大人聊天

帶孩子出去遛彎,很多家長遛的是自己,玩的是自己。孩子只是躺在車裡或被抱在手上,圍觀大人的活動,聽大人門聚眾聊天,安安靜靜地做個乖寶寶,幾乎木有任何參與。寶寶這樣既沒有消耗,也很無聊。既然帶孩子出去是為了消耗的,那就應該多引導寶寶投入精力,以寶寶為中心。

07

帶寶寶出門,家長一見到各種物品,就開始挨個教寶寶認識名稱、顏色和形狀

這樣的方式確實比讓寶寶冷眼旁觀別人的活動要好一些,但如果每天都是大人主動灌輸,寶寶被動接收,也會覺得沒意思:每天一出門,我媽就開始給我“上課”~

不如多留意一下寶寶在關注什麼,再和寶寶交流他的關注點,這樣寶寶更願意投入精力和注意力,既促進認知發展,又消耗卡路里。

08

每天的運動,就是被大人逗來逗去地玩

逗孩子玩,大人是挺開心的,但這不是陪孩子玩兒!這是拿孩子當大人的玩具玩。大人喜歡孩子的情感可以理解,但逗孩子並不是在陪孩子玩。給孩子點獨處的時間,讓孩子有機會自己主動去關注、自然而然被吸引,再去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家長也更容易發現寶寶的興趣點。

即便孩子喜歡家長陪著,也儘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以孩子的興趣點為主。而逗孩子玩、給孩子表演節目,相當於成年人看了一天的電視,沒法吃好睡好啊!

09

每天最主要的運動是:一歲坐推車出門,兩歲在家走路,三歲出門散步

這樣的消耗比較合適:六個月推車出門玩、剛會走路時在家走來走去、兩歲時出門自己走很遠,三歲追球搶球。但如果年齡再大一些做這些,就容易讓寶寶感覺無聊、缺乏消耗。

吃得少,睡得渣的佛系寶寶是這樣養成的,大部分家庭都中招

10

每天都有消耗,早上帶寶寶出去散步一次,午睡後一直到晚間睡前,都沒怎麼運動了

2、3歲以下的寶寶每天白天至少需要睡一覺,這意味著寶寶每一個清醒的時段裡,都需要一些消耗,才能在下一次睡眠時好好睡,尤其是白天覺到晚間覺之間的時段。每個清醒的時段裡,都帶寶寶有效運動,才能讓寶寶白天晚上都睡得好。

11

我們沒專門安排運動,也不怎麼陪玩,但寶寶有玩具啊,也一直挺愛動,肯定不缺消耗的。幾個月時讓他自己每天躺著,亂踢腿,大一些後都是自己玩,每天要麼到處走走看看,這玩一下那玩一下,很快玩下一個;要麼就到處搗亂、闖禍、鬧騰,像多動症似的精力旺盛,我們每天都在“搶救現場”。這麼鬧人的孩子,消耗肯定夠的!

這樣的寶寶看上去一直在動,但玩什麼都不久,沒什麼目的性,注意力無法集中,一整天下來,專注做一件事的時間都很短,幾乎沒有主動投入精力幹某件事。這都不是真正有效的消耗,可以說,寶寶每天都是“很空虛無聊”的。當精力無法有效釋放,寶寶只好把它發洩到其他地方,比如動不動就嘰歪、吵鬧、大聲哭叫。寶寶大了還愛衝撞、惹事、闖禍,家人整天都在忙著阻止孩子鬧騰。更別指望他能安靜吃飯、乖乖睡覺了。這麼鬧的孩子卻特別粘人,纏得大人受不了。有人稱這樣的孩子為“熊孩子”。

吃得少,睡得渣的佛系寶寶是這樣養成的,大部分家庭都中招

重視運動、加強有效運動後的媽媽這樣反饋

我家寶寶3個半月,自從開始引導他多趴多翻身後,吃奶可認真了,白天哄睡也快了,一覺能睡2個多小時。睡覺從來沒這麼標準過,多運動真的好神奇啊!

”“

寶寶5個多月,之前每天都是十一二點才睡覺,這兩天七八點就睡了,而且沒奶睡,真是太爽了!看來真是之前運動少了,因為這兩天開始帶她出去玩了,玩得很開心!

”“

過去一夜要醒三次,雖說也正常,但我受不了啊。從出生就沒怎麼出門的,這兩天帶他去商場逛了逛,夜裡竟然就睡整覺了!

”“

有效運動真有用啊!娃4歲多了,之前每天睡前興奮地在床上又蹦又跳就不睡,十一二點才能睡。自從開始針對性地引導她到戶外多跑和多跳後,入睡時間明顯提前了,而且倒床就睡,不再又蹦又跳了。我發現引導兩天後,她自己一下樓就主動又跑又跳了。過去一直知道運動很重要,但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做得並不算到位。

”“

老大已經9歲了,男孩,平時又皮又熊啊,這兩天我們帶他爬山又游泳,早早就入睡了,不過飯量好嚇人。回來後就主動把作業做完了,運動後精力反而集中些,作業完成得很認真。以前也運動,但顯然對他來說是不夠的。

“吃得少”“睡得渣”的寶寶,很多隻是因為沒什麼可玩的、不知道玩點啥,所以感覺生活無趣,無論是體力消耗還是腦力消耗都少,也就不需要吃很多、睡很多。時間長了,寶寶對什麼都好像沒興趣了,成了一個佛系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