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

范良君


冰岛游览仅仅一天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但即使逛一下黄金大瀑布,瞧一瞧盖锡尔间歇性喷泉,在蓝色礁湖里泡一下温泉水,也可大致领略一下这冰火之国的风韵。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雷克亚未克机场前的一尊敬雕塑:火山石上烤熟了的鸡蛋)

一早,告别海神力游轮,我们这群经受过丹麦海峡风浪洗礼的旅游发烧友们来不及去宾馆入住,就兴高采烈地乘车前往雷克雅未克东北40余公里地的辛格韦格力国家公园,也许是为了赶时间,导游没让大巴在计划中的”议会旧址”所在的ingvallavatn湖泊片刻停留就直奔黄金瀑布。黄金瀑布的形状有些像我国黄土高原上的壶口瀑布,冰河水的清澈弥补了它规模上相较壶口瀑布的欠缺,瀑布之上一弯彩虹犹如飘舞在壮士额头的彩带,豪气冲天,又不失英俊儒雅!上善若水,往下狂泻的冰河水气势磅礴,从悬崖之巅咆哮着奔向看不见底部的峡谷中,蔚为壮观。午间,喝足了羊肉汤的我们很快又观赏到盖锡尔间歇性喷泉(Geysir),这里,比我在新西兰北岛所见的更加壮观,每隔5到8分钟,冒着热气的泉水就砰地一声直射蓝天,有七八层楼房的高度,喷泉周边喝彩声不断,想到这样的温泉在冰岛有800余处,止不住地咋舌!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

(瀑布之上一弯彩虹犹如飘舞在壮士额头的彩带,豪气冲天,又不失英俊儒雅)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盖锡尔间歇性喷泉)

礁湖,第一次听人说起这个名词。抵近蓝色礁湖,只见满地都是形状与颜色酷似焦碳的石头,有棱有角,乌黑坚硬,主人好象担心它们遭受到游客的忽视,或者将其堆积成山,或者将它们像砌墙似的垒起,浴池旁就有一条两旁都是火山石垒起充任围栏的甬道通往礁湖。这里,天鹅绒般厚重、纯洁的蓝色的湖宛如一口巨大的染缸,幽静、深沉,一些礁石在乳白色结晶体托付下突出于湖面,黑白相间犹如玉雕、彩石。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

(礁湖一旁的地热发电厂)

与盖锡尔间歇性喷泉一起让我感受到火山热度的是我们一些旅游发烧友们亲身体验到的温泉水、还有礁湖一旁的地热发电厂了,据说,岛上众多的地热发电厂是冰岛政府财政取之不尽的源泉,因为丰富的地热,冰岛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必使用煤的国家,听到这,我想,冰岛政府应该是认可并承诺《巴黎气候协议》条款最积极的一个国家了,真牛!

礁湖也好,喷泉也罢,反复在我耳边叫唤的仍旧还是那两字:“火山”“火山”!10万平方公里幅员并不广阔的冰岛上火山数以百计,至今活着的就有30余座。最近一次爆发是冰岛东南部的巴达本加火山,时间是2014年的8月29日, 火山灰飙升至60米高空!

火山,我2014年去过的哥斯达黎加也多,国土面积仅冰岛一半的哥斯达黎加,每10000平方公里有活着的火山两座! 冰岛可是既有大火山又有大冰川的国度,10万平方公里的冰岛上最大的一座瓦特那大冰川(Waterglacier)面积为8300平方公里,比新加坡一个国家的面积还大! 实际上,一路上陪伴我们的就有一座大冰川——朗格冰川(lLongglacier),我们站立在盖锡尔间歇性喷泉和黄金瀑布一旁的高地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她:晶莹闪亮、绵延百里,黄金瀑布和一路上我所见到的许多湖泊、溪流都依赖她的慷慨赐与!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

(一路上陪伴我们的就有一座大冰川——朗格冰川,晶莹闪亮、绵延百里)

当我将一路上的有关瀑布、喷泉、礁湖的“美照”通过移动Wifi发给我中国长沙家中的孙女晓杭,她先是一个劲表示惊叹与羡慕,紧接着又像六天前我刚到冰岛那天向我“科普”管风琴知识一样向我“科普”起了地理知识,很快,一个“小贴士”发到我的手机上:

“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快的交界处、大西洋中脊上,由于火山喷发,洋中脊越来越高,露出水面就形成了岛屿,冰岛就是这样形成的一个火山岛。”

看着微信,我油然记忆起我闯荡丹麦海峡的经历,想到海上的11级大风与13米高的巨浪,心里说:既然火山爆发可以让冰岛从海水中拱出形成岛屿,丹麦海峡海底2700米深的海沟的形成难道不会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撞击、火山的爆发有些关联吗?

早年就获取了钢琴十级的她看到我站立在雷克亚未克哈尔格林姆斯大教堂管风琴旁的照片,给我“科普”一下管风琴在情理之中,初中“生物”与“地理”课程都考了“A”,中考不用再去理会的她也是有“资格”向我“科普”一下地理知识的。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在雷克亚未克哈尔格林姆斯大教堂管风琴旁的留影)

冰岛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又靠近北极圈,火山与冰川并存奇观的存在,这种现象太好解释了!晓杭言辞干脆简洁,给我们的讨论做了如此总结。

其实,早上从雷克亚未克出发,路上,导游就手指窗外的一处褐色礁石的沟壑说,这里就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一处裂口,现以每年两厘米的速度在扩大,若干年后,冰岛将一分为二,久远的“承诺”大可不用我去操心,车上的我想趁着时间尚早,在晓杭入岁睡前将更多的信息发给她,让她继续为我“科普”,我这样做,不无鼓励、褒奖的意识。

果然,晓杭的“科普”又来了,这一次涉及到“生物”课程,这是在她看到我所拍摄的一些苔原植物的照片后的事。

大巴离开雷克亚未克,进入我们眼帘的是公路两边变化多端的地形地貌,一会是连绵起伏的石山,一会儿是坑坑洼洼的火山石铺就的滩地,一会儿是波光潋滟、湖光山色,一会儿沙石满坡,寸草不生,可很快又见芳草萋萋,绿树成荫一瞬间晃过,可怜那放牧在草地的冰岛马,个子普遍都不高,就像出生不久的马驹,一拨又一拨,像一群循规蹈矩相跟在阿姨身后的幼儿园小朋友。冰岛远没有我想象的冷清、荒凉,就像它的名字 Iceland(冰的大地)所暗示给人们的一样。难怪早些年有中国富豪决意用重金在冰岛“圈地”!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放牧在草地的冰岛马)

针对我的一幅爬满苔藓的石山的照片,晓杭说,这是冰岛属于苔原气候的证明。随即又一个小贴士飞过来:

“苔原气候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这里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这些环境条件,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与地衣占优势的、无林的苔原带,土壤属于冰沼土。”

雷克亚未克城外山冈上一些似绿非绿,似草非草的植被本是一些寄生在礁石上的苔藓,这些,先是导游告诉人们的,后来我们下车零距离接触它,甚至用脚踩踏它,感觉软绵绵,湿津津的,难怪远远望去,印象中这些坚硬的火山石让人觉得十分柔和、滋润。一些爬满苔藓的山形状颇像南非首都开普敦的桌山——山的顶部平坦得像张桌子面板的山。也有苔藓长满在一个个圆型的火山石上,火山石不规则地排列着,相互间留下的空隙刚可容纳一只成人的脚,像一片沼泽地!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长满了苔藓的冰岛的"桌山")

但我更喜爱格陵兰岛屿上满山遍野的矮桦树,红艳艳犹如傲雪红梅,密匝匝赛过满山红杜鹃。它,学名为“树”,却伏地而生,颇似我们湖南乡下一种名叫“马齿苋”的野菜。我在提供的一本极地植物图书里找到了它,它的英文是Dwarf Birch。还有一种同样在岛屿上茂盛生长着的形状酷似蒲公英的白色小花,当地人叫它“极地棉”,也难怪人们以“棉”称呼它,白色的是一丝丝颇有纤维质感的花的瓣。“极地棉”不象矮桦树那样伏地而生,它有模有样挺直着腰长着,但高度也决没有超过20厘米,但它与矮桦树显然都深深扎根在冻土中,我曾经试图拔起一株矮桦树,盘根错节的,用了大力我最终也没有奈何它,何况在试图完成这个“科研项目”时我原本就有一种负罪感。我最终还是各摘了一枝企图带回给晓杭做标本,可不待我合上笔记本,花瓣就纷纷从枝条上落下。我不解:它们何以能在寒冷猛烈的风暴中也未垂下自己高傲的头!我所登临的熊岛、丹麦岛还有许多许多别的花,格陵兰人彼阳借给我的那本极地植物图书收载的品种多达百种,其中就包括差点被我当着矮桦树的、同样也红得像腊梅,也是伏地长着的蓝莓。纠正我这错误的是像野兔般伏地趴在雪地里正在为极地植物搞“特写”的影视制作人、我们旅行团一名成员,大号:“巴图”!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红艳艳犹如傲雪红梅,密匝匝赛过满山红杜鹃)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形状酷似蒲公英的白色小花,当地人叫它“极地棉”)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正在为极地植物搞“特写”的影视制作人、我们旅行团一名成员的巴图)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格陵兰的因纽特人小镇)

毫不夸张,我就象喜爱冰河中各色冰山一样喜欢这些极地植物,只是考虑正是晓杭睡觉的时间,我没有将自己的感受与她分享。

我以为晓杭的“科普”给予我最大的收获还有她在“食物链”问题上的反复强调与阐述。这是发生在第二天显然是在她找了些新的资料后的事。她告诉我,所谓食物链不仅仅局限于动物,也包括植物。好在我对北极熊有可能因为有毒化学物质的毒害而最终灭绝的事耿耿于怀,也极想彻底弄清楚这个课题,和她在手机上你来我去讨论了许久。交流让我明白:何以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会遭受远在万里之外形成的化学物质污染的毒害,根源就是这食物链,因为:万里之外,世界各个地区制造的有毒化学物质,都可能顺着河川流入海洋污染水中的生物,随着地下水的流动渗入土壤,借助漂浮流动的空气而覆盖所有蔬果作物,让人类及所有生物无一幸免。北极熊处于食物链最高端,虽曰远离闹市也难逃厄运!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格陵兰人彼阳为本文作者提供的有关北极熊研究资料)

与晓杭的讨论让我更进一步明白,保护环境是整个人类、而不仅仅是少数工业国家的责任。新西兰作为人类最后一处净土,自身环境优越,不等于它就没有遭受环境污染的“远虑”与“近忧”:远方带有有毒物质的风会污染它草场上的青草,以青草为生的新西兰牛与羊受到的污染也会传达给将要食用这些牛羊的肉、喝这些牛与羊奶的人类。这种情况让我突然觉得,一些工业国家为了自己国家不受污染之苦将一些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工业项目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做法是多么愚蠢、幼稚!

谈到环境保护,我脑海里浮现出我在雷克亚未克所下榻宾馆见到的那个被我留在相机里的废物收回装置。在宾馆大厅一侧摆着的分类垃圾桶不是多见的两个而是三个,在三个并列的颜色不一的垃圾桶旁还有一个盛装废电池的透明的塑料桶,里面的废旧电池即将装满了它。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宾馆大厅一侧摆着的分类垃圾桶不是多见的两个而是三个,一旁还有一个盛装废电池的塑料桶)

板块之间,我的地理、生物学大课堂——冰岛、格陵兰之旅小记

(里面的废旧电池即将装满了它)

废旧电池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有毒物质,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一些年来人们习惯将废旧电池与其他垃圾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惨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如何处理废旧电池日益引起我们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但作为一个有上亿人使用手机的国家,我们在废旧电池回收上所做努力还很不够!因此我曾经动心想在我们中国发起对废旧电池采取有偿收购的倡议,以为不这样,废旧电池的合理处理在我们中国难见效果。

在格陵兰人彼阳忧虑地谈到北极熊作为食物链最高端而因受毒害最多可能遭到灭绝命运时,我立刻记忆起“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美丽诗句,但随着我对食物链认识的加深,我就实在“浪漫”不起来了。但我最终应该感谢冰岛——格陵兰、板块之间这个大课堂,虽然这个“课堂”非常昂贵,但无比广阔的它给予我的许多关于地理、生物学知识的再教育,将让我受益终生,也可能因此惠及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