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湖南村民上山開荒,失蹤多年的稀世珍寶重現人間!

在中國古代,青銅器的文化十分發達,並且製作精良,氣魄雄偉、技術高超而著稱於世。古人把青銅器作於宴享或放在宗廟裡祭祀祖先。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保守的估計,這一時期主要從夏商周直至秦漢,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

湖南村民上山開荒,失蹤多年的稀世珍寶重現人間!

​今天小弟與各位讀者朋友們聊的是,來自商朝晚期時的青銅禮器:四羊方尊。

湖南村民上山開荒,失蹤多年的稀世珍寶重現人間!


四羊方尊是一件用於盛酒祭祀的用品,它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頸飾口沿外侈,每邊邊長為52.4釐米,其邊長几乎接近器身58.3釐米的高度。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肩、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整器花紋精麗,線條光潔剛勁。尊腹即為羊的前胸,羊腿則附於圈足上,承擔著尊體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頸背部飾鱗紋,兩側飾有美麗的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頸部飾由夔龍紋組成的蕉葉紋與帶狀饕餮紋,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有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全體飾有細雷紋。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線合範處均設計成長稜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範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既掩蓋了合範痕跡,又可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增強了造型氣勢,渾然一體。

湖南村民上山開荒,失蹤多年的稀世珍寶重現人間!


1938年4月的一天上午,湖南省寧鄉縣黃材鎮的轉耳侖山上,姜家兄弟三人正在半山腰墾荒栽種紅薯。忽然鋤下傳來“當”的一聲金屬碰撞聲,這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接著一件碩大的金屬器物出現在姜家三兄弟眼前。他們不知道這個墨綠色、帶有4只卷角羊頭的東西為何物,猜想肯定是個寶貝,並用工具敲敲打打,不小心竟將器物的口沿敲掉了手掌心大小的一塊碎片。

後來侵華日軍進逼長沙,四羊方尊被送到了湖南省銀行保管。1938年11月,國民黨湖南省政府和省銀行均遷往沅陵。為了不讓完整的長沙城落入日寇之手,當局決定實行“焦土政策”。11月12日,延續兩天兩夜的大火,燒燬了長沙城近80%的建築,史稱“文夕大火”。這把火不但燒掉了長沙城,也使四羊方尊在這場戰亂中遺失了。

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專家蔡季襄在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的倉庫中,找到這個四羊方尊,但是這個四羊方尊在當年隨湖南省銀行內遷沅陵的途中,車隊遭到日機轟炸,運載四羊方尊的車輛不幸中彈,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塊。這修復四羊方尊的重任最終落在了國內文物修復大師張欣如的身上,在經歷兩個多月的清洗碎片、烙鐵焊接等等一系列修復工作後,四羊方尊終於修復成功,再次展現出3000年前的瑰麗身影。四羊方尊作為全國排名第三的十大傳世國寶,曾多次出國展覽,並作為中國古文物的精華和古代青銅工藝的傑作編入中小學歷史教科書和各類教材。

湖南村民上山開荒,失蹤多年的稀世珍寶重現人間!

現今,四羊方尊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喜歡的朋友記得去參觀哦)!

喜歡本文的朋友記得點擊關注哦,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