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戰時期艦載機沒有GPS全球定位,那麼是如何返回航母的呢?

Nelson5193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的艦載機主要依靠無線電定位方式來找到航空母艦的位置進行遠距離的奔襲以及回收降落,30年代中期無線電定位系統的進步使得艦載機在遠距離執行任務後返回航空母艦成為了可能。但是無線電定位系統的體型限制導致了不是所有的艦載機都可以攜帶無線電定位設備。在這種情況,航空母艦上就需要專門的大型空中平臺來作為艦載機部隊的領航員,一般都是體型相對中規中距的艦載中型轟炸機或者是魚雷轟炸機,一直到二戰結束都是這樣。

但是,在太平洋戰爭末期,美國海軍航空兵的F4f和F6f等重型中型艦載戰鬥機已經具備使用無線電定位系統的能力,但是在大規模的作戰行動中,航空母艦的艦載機聯隊仍然需要大型轟炸機提供導航以避免出現干擾錯過航線的問題。和現代航母的作戰方式相同,由於無法一次將所有的艦載機全部彈射升空,所以機群起飛之後往往會圍繞著航空母艦進行盤旋,以等待那些正在起飛的艦載機,並在達到一定的數量後,編組隊形然後向敵方航空母艦發起進攻。

在這一時間,陸地機場或者說是其他航母上的重型轟炸機完全有時間起飛為整個機群編隊提供導航。此外,關於二戰航母艦載機的降落還有一個小插曲。由於太平洋戰爭是空前激烈的海空大戰,經常會出現很多艦載機執行任務以後無法返回航母只能迫降水面的情況。而在這時,美國的驅逐艦編隊會瘋狂地向飛行員墜落的地點集合,然後通過打撈美軍落水飛行員來從更大的水面艦艇上獲得可以避暑的冰激凌,這也使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少有美軍飛行員因為溺水而亡。


浩漢防務論壇


偵察機傳來發現地方航母的信息,這時在甲板待命的艦載機全部升空,奔向敵方航母而去。而後攻擊完成以後再返回航母,細心的網友發現當時的導航非常的簡陋,可沒有現在的GPS那麼人家到底是怎麼找到航母的呢?


當時儘管沒有GPS定位系統但是無線電導航技術已經趨向成熟,不知道大夥兒發現沒有,艦載機上面都有一根環形天線。此天線就是用於無線導航的天線,由於環形面與信號方向垂直是信號最強而與信號方向平行時最弱,因此可以通過這個特性可以測得信號的方向。航母會發出導航信號,艦載機利用此天線測得信號的方向,只要沿著信號的方向就可以找到航母了。

要是由於特殊情況需要無線電靜默同時自身的無線電損壞的話就只能採用最古老的航位推算法了。通過自身攜帶的地圖外加起飛時的位置和飛行的距離和方向有時甚至是敵方航母的位置可以推算出一個自己的大概的位置,知道大概位置以後可以飛回預定的匯合點搜索航母了。通常情況下艦載機起飛時飛行員會被告知航母的速度和行駛方向,飛行員可以根據這個信息大概推算出航母的大概位置。

綜上所述,在過去沒有衛星定位的時代艦載機飛出以後想要找到航母只能靠笨辦法,要是無線電可以使用的話用無線電導航或者定位,要是無法使用的話就不得不只用和大航海時代一樣的定位方式了。


紫龍防務觀察


難道現在艦載機返航需要GPS定位嗎?

現在的艦載機巡航都是通過數據鏈進行引導的,什麼時候用上GPS了?我很是納悶,這裡做個糾正。

那二戰的艦載機如何返航呢?

二戰的艦載機其實也並非通過雷達來找航母,通常來說,是通過無線電歸航信標導航來返回航母。

當然,如果航母無線電靜默的時候,就需要先給自己定位,然後再確定航向飛到預定匯合點,如果周圍有島嶼電臺可供接收的話,可以通過定向島嶼電臺用交叉法給自己定位,飛回預定匯合點再去搜索航母,如果沒有島嶼電臺或者飛機電臺損壞的話,就只能用航位推算法甚至用氣壓計 六分儀給自己定位。

如果依然沒辦法只能通過目視觀察來確認方向。


密集陣


二戰時期的艦載機導航十分原始,想要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航母十分困難,平時訓練的時候一般都是用無線電導航,但是並非所有的艦載機東擁有大型無線電機器一些中小型戰鬥機是攜帶不了的,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轟炸機當領航員,這種情況一直到二戰末期夜視系統裝配到艦載機上,才徹底改掉了大型空戰用轟炸機帶路的尷尬局面。



在作戰的時候,為了保證安全,不受敵機的騷擾母艦都會保持無線電靜默這時候也只能通過肉眼來尋找,返航的飛機在母艦處於無線電靜默的時候,只能靠離艦船時留下的座標在那裡前後左右到處尋找,航母的最高速度也就是30節,一般就在這個座標範圍內100裡周圍尋找,母艦在出發時會告訴飛行員,母艦在之後大概是前進還是後退,飛機返航時就朝著那個方向尋找,如果找到了,就可以通過有信機標和著艦高度炫光指引降落。



白天可能還好點,到了晚上根本分不清是敵方的還是自己一方的航空母艦,中途島海戰時,美國飛機因為天色已晚,當時的戰鬥局勢又十分緊張,母艦不僅需要保持無線電靜默,而且燈光還要管制,飛機即便找到了航母,也無法著艦。



1942年,五月珊瑚海海戰的時候,就有日本飛行員長島崎重帶著飛機把約克城當做自己的母艦,因為美國和日本航母所使用的起飛降落燈光信號一樣,這幫糊塗蛋和約克城聯繫上了,還很日本式的迴旋下降準備在美國飛機隊列裡準備降落,結果被美國人發現,擊毀了其中一架,其他的則四散奔逃。


風雲一點通


一,航母上裝有無線電信標和導航系統,就像地面機場的導航臺一樣。二,飛機上有接收器,靠接受的航母信號導航,等飛回到目視距離內,用肉眼找就行了。


致遠星的淪陷


都有領航員的


大不點911


實際上目前的航空母艦艦載機也是不會使用GPS來定位尋找航空母艦的,因為航空母艦在訓練或者部署的到時候並不是固定在某一個位置,顯然使用GPS是無法找到航空母艦的。航空母艦的第一次大規模的運用就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而和美國的航空母艦對壘就是日本,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上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艦大戰,最後日本以失敗而告終。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來說,航空母艦艦載機要找到航空母艦是需要通過幾個步驟的,首先需要確定航空母艦大概的位置,這個是需要通過航圖的確認來進行的,另外在航空母艦上會發射相應的無線電信號,戰鬥機根據這些無線電信號的方向可以大概確定航空母艦的位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戰鬥的作戰半徑是不大的,作為螺旋槳戰鬥機本身需要攜帶眾多的魚雷或者炸彈,因此燃油攜帶量也是受到限制的,所以基本上會在無線電通訊覆蓋的範圍之內作戰。而且當時的作戰不是少數戰鬥的出擊,而是大批戰鬥機的集群作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線電羅盤就被髮明瞭,所以大海中是會找到航空母艦的。

就算現在的航空母艦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是需要發射無線電信號給艦載機進行導航的,因為僅僅憑藉艦載機自己的GPS也是隻能確定自己的位置而已。在航空母艦的使用中會事先規劃好艦載機的降落的區域,這個在作戰任務的時候已經進行了溝通,這就是一個粗略的位置,因為航空母艦的速度是比不過戰鬥機的,所以戰鬥機在完成任務之後可以飛抵大概的位置,當然在這過程中是會有無線電聯繫的。


航空視界


航母可以發射電波提供無線電導航,飛機無線電測向,飛個三角航線就能大體知道航母所在方位。但也有可能被敵機測向


龍華老李


靠無線電羅盤,1932年出現,後期使用無線電全羅盤,簡稱“全羅盤”,即全自動無線電羅盤。平飛中,只要飛機無線電羅盤與航母導航電臺頻率一致,全羅盤指針就始終指向電臺方向即航母方向,只要全羅盤指針指0就是對向了航母所在方向。工作原理請百度“無線電羅盤工作原理”


引擎37


二戰期間敵我雙方要在大洋上彼此發現航母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沒有海上預警雷達,沒有gps定位,雷達在當時處於初級階段,所以艦船上基本沒有。中途島海戰美日雙方要找到對方航母只有靠艦載偵察機搜索海面,通過目視的方式找到對方,日本艦隊就是被美艦載機先期發現並引導轟炸機群提前對其進行攻擊才導致山本五十六在這場戰役中徹底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