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照片:一家大量生產軍用物資的日本工廠,主要原料都從中國掠奪


這個煙霧環繞的地方,是位於日本福岡縣八幡村的八幡制鐵所。它是日本重工業的象徵之一,也是為日本侵略戰爭提供戰略物資的地方。

宗澤亞的《明治維新的國度》裡有這樣一段話——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了清朝的日本,於1896年開始建造官營制鐵所。1901年八幡制鐵所第一高爐點火。

從官營時代至日鐵時代,八幡制鐵所為日本對外戰爭提供了大量鋼板類、條鋼類、兵器特殊鋼等多品種鋼材。

正因八幡制鐵一開始就被定位為戰略性的鋼鐵公司,因此,當它的一號高爐竣工時,明治朝廷的重臣伊藤博文和井上馨都前來參加典禮。

靠著清朝所賠鉅款中的1920萬日元起家,八幡制鐵所完全是高起點。全套設備,都從德國引進。至1934年,它能產出生鐵40萬噸,鋼錠168萬噸。

我們都知道,日本地狹,資源匱乏,八幡制鐵的原料,主要是從哪裡來的呢?

最大頭的,當然是進口。早在八幡制鐵廠投產之前,張之洞等人主持的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就已很出名的。但各種原因,這些公司多次向外貸款。其中,借了日本人很多錢。日本商人通過投資,漸漸掌握了一些話語權,使八幡鋼鐵所可以優先預購大冶鐵礦的礦石。在侵華戰爭中日本佔領大冶之後,當然就更是毫無顧忌地掠奪了。而它所需要的優質煤炭,則是從中國東北地區取得。既然八幡制鐵廠是日本對外戰爭的動力,它能有好果子嗎?


在二戰中,它成為轟炸的目標,幾乎被炸掉了十分之九。不過,僵而未死。戰後,它又重新開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