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毛坦廠和衡水中學不是高考的全部!00後眼中高考原來是這樣

沒想到,在00後眼中,高考已經不再神聖,不再要死要活。這些“新新人類”代表著多元化社會的一種價值觀,映射出中國高考悄然發生的變化和時代印跡。

毛坦廠和衡水中學不是高考的全部!00後眼中高考原來是這樣

2018年高考在即,媒體上,滿眼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毛坦廠喧囂鼎沸的送行人群,以及衡水中學驚天動地的誓師大會,總覺得還是我20年前的高考場景,激昂了一陣之後,心中反而平添了一些沉重。難道中國考生的命運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地悲壯下去嗎?

新浪教育的王老師轉給我“00後高考誰做主”的問卷結果,真讓我興奮,中國人似乎可以擺脫曾經的慣性了!沒想到高考在新一代眼中,已經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

001 我的高考我做主

毛坦廠和衡水中學不是高考的全部!00後眼中高考原來是這樣

我高考那會兒,其實就是應激反應,老師要求做什麼就做什麼,至於自己想做什麼,好像不是重點,也不需要考慮。

而問卷中60%以上的“00後”考生自己決定高考志願,這在我那個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有趣的是,在這個決策過程中,家長也開始審時度勢,他們不再越俎代庖,不再“無微不至”。竟有近87%的家長不再把“孩子考上大學”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他們覺得孩子“未來的路與父母無關”。

002 高考走下神壇,只是“一種經歷”

毛坦廠和衡水中學不是高考的全部!00後眼中高考原來是這樣

更具有顛覆性的是,超過半數的“新新人類”認為,高考已經從“生死攸關”的大事,退變為“一種經歷”。

“00後”的生存環境充滿了各種機遇,中國大學的錄取率已經超過70%,高考落榜的風險相比20年前,大大降低了。

另外,開放的空間裡,國際教育也成為高考志願的海外延伸部分。

003 興趣驅動的“國際範兒”

毛坦廠和衡水中學不是高考的全部!00後眼中高考原來是這樣

新一代在報考專業的問題上,把“興趣”放在首位。這種“理想主義”傾向正是歐美學生的基本訴求。

生活在網絡時代的中國“00後”,視野開闊,與國際接軌的速度更快。

這種個性的稜角一直是最可寶貴的時代烙印。

004 “我喜歡易中天,所以要考廈大”

毛坦廠和衡水中學不是高考的全部!00後眼中高考原來是這樣

​偶像的力量在這一代人中的反響更為強烈。

調查中有考生說自己是易中天老師的擁躉,愛屋及烏,對他工作的廈門大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準備在高考志願中填上廈大。

被譽為“學術超男”的易中天教授是近十年來中國教育界、文化界的現象級人物,他的人文氣質和獨立人格影響了眾多國人的價值觀。

古稀之年的易教授洋溢著與“00後”類似的青春活力,鮮明的個性和批判精神,讓兩代人更具共鳴。

當然,這個問卷的結果只能代表城市中新一代人的思想動態,高考中仍有眾多被“制度化”、被磨去稜角的傳統案例。但多元化的存在和發展,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高考悄然發生的變化,這也是時代車輪的印跡和走向。

*新浪教育調查問卷結果原文鏈接: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8-05-30/doc-ihaysviy1057987.shtml?cre=edupagepc&mod=f&loc=2&r=9&doct=0&rfunc=74

毛坦廠和衡水中學不是高考的全部!00後眼中高考原來是這樣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