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最近“同齡人”這個詞火了。

不知你是否有所警覺:

自己正在被“同齡人”所拋棄呢?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00後“同齡人”

一提到00後印象裡還是些熊孩子

可是算算年齡00後今年也18了

但有多少00後還在沉迷遊戲痴於網絡

別說人生規劃了連午飯吃啥還得他媽說話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出生於00年的Ryan Casey

從13歲開始健身,目前ins粉絲11萬

小小年紀靠健身就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可以說是00後“同齡人”的榜樣了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95後“同齡人”

1998年的David laid

今年剛滿20歲,顏值高不說

肌肉也是very強悍,Ins近百萬粉絲

拍攝健身模特廣告、簽約健身代言

年紀輕輕的他就已經輕鬆日進斗金

在國外健身圈是相當火爆的小鮮肉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90後“同齡人”

1993年出生的程亦山

曾是乒乓球運動員後因傷病退役

自從轉型練健美之後一路高歌

目前算國內屈指可數的健美運動員了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85後“同齡人”

陳康出生於1988年

是第一個獲得職業卡的中國古典健美選手

今年首次參加職業賽就連續斬獲兩個亞軍

一雙來自中國的大粗腿驚呆了多少老美

80後“同齡人”

世界第一男模拉扎爾(1984年)

不知有多少個男人同樣夢想著

能夠練出他那樣完美的身材

但又有多少“同齡人”

願意像拉扎爾那樣去訓練自己呢?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75後“同齡人”

菲爾·希斯出生於1979年

健美圈裡的霸主不用多介紹了吧

連續7次奧賽冠軍,年近40歲

你無法想象這個男人還會帶來多少驚喜

還會拿下多少冠軍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70後“同齡人”

年靠肌肉走紅的男人巨石·強森

出生於1972年的強森現坐擁ins1億粉絲

每天凌晨4點起床健身兩小時後再開始工作

他最初也曾陷入低谷卻從不輕言放棄

從身上僅有7美元到每年吸金4億美元

從窮鬼到競選總統巨石強森因健身而開掛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65後“同齡人”

德克斯塔·傑克遜出生於1969年

一個五十歲的男人現在還在比職業賽

與30出頭的小夥子比賽傑克遜從來沒怕過

從90年代比到10年代,常年排在奧賽前十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成功的定義絕不只是有好多的身材、要賺多少錢、得多少獎項,更不是讓自己凌駕於他人的生活、階層之上才算人生贏家。不同的人各自有不同的幸福,認真生活都算贏。人生雖然不是互相比較,但也不是你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的藉口。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如果觀察一下身邊的“同齡人”,你會發現他們的墮落,都是從疏於運動開始的。特別是畢業後忙於工作應酬享樂,又不節制飲食,三五年後,當年清秀的少年一個個變成腦滿肥腸臃腫不堪滿臉橫肉,真是糟糕。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無論命運把我們變成什麼樣,人生有兩件事需要堅持:運動和讀書。

運動是維持身體的基本條件,

看書是昇華思想的必備課程。

這是絕對值得投資的兩件事。不運動,你也可以活下去,只不過活的更虛弱罷了。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年輕時,我們喜歡三五成群的打籃球、踢足球、游泳,跑步、跳繩等,這期間我們幾乎很少往醫院跑。

長大後,我們漸漸的忙碌於生存交際中,卻忘記了曾經熱衷的運動。路過大學球場,你會想起:曾經我也喜歡這些運動啊。但也只是感慨而已...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回到家中,脫掉外套,坐在沙發上,要麼打開電視,要麼打開手機開始刷朋友圈,玩遊戲。

就這樣從回家到睡覺,早已忘記了之前的感慨,只記得明天週末,我要多睡會。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的體能在下降,有時莫名的煩躁,感覺自己老了。

接下來就是忙碌於各大醫院、買保險、檢查身體、確診,治療......不管你願不願意,中年都如約而至。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運動VS不運動的人

運動的人和不運動的人,在每天看來沒什麼區別,在每月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來差距雖然明顯,但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在每5年來看的時候,那就是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10年後,同齡人身體素質下降時,我們卻神采奕奕;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20年後,同齡人開始受到健康困擾,開始成為醫院常客的時候,我們依然健壯如初;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30年後,當部分同齡人必須有人照顧的時候,我們卻可以爬山,游泳,享受生活;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40年後,部分同齡人病入膏肓,我們還可以晨跑冬泳,告訴孩子們:“我還行”!

你的“同齡人”還不是同樣無情的拋棄了你!

生活是自己的,那麼對於生活的樣子和幸福的定義也應該是你自己選擇和定義的。是改變?還是繼續焦慮?是奮鬥?還是繼續安逸?這或許是你接下來該考慮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