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神仙傳說」經常看雷神的電影,那你瞭解中國的雷神嗎?

「神仙傳說」經常看雷神的電影,那你瞭解中國的雷神嗎?

本土雷神

近年來《雷神》電影熱映,將這個北歐神話中的雷神托爾普及得天下皆知。那麼我們自己本土文化中的雷神又是誰呢?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瞭解一下。

雷神,又稱雷公、雷師,是我國古代神話中的掌控雷電力量神靈,廣泛流傳於中國民間,並且在中國道教文化中擁有崇高地位。傳說雷神懲惡揚善,威震天下,能用雷電擊殺妖孽及忤逆不孝之人,民間各地多立祠廟供奉。

雷電崇拜源於原始人類對雷電自然威力的畏懼和困惑,是自然崇拜的結果。雷神的形象是不斷演變的。最初的時候,人們把它塑造成人頭龍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發出雷聲。《山海經·海內東經》中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山海經·大荒東經》也說:東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有一個叫夔的怪獸,長得像只沒有角的牛,只有一隻腳,能夠自由出入海水之中。每進出時必有大風雨,同時吼聲如雷。黃帝與蚩尤大戰時,為了鼓舞士氣,專門捕獲了它,並用它的皮作了一面大鼓。用雷獸的骨頭作鼓槌,錘一下鼓聲可以傳播到五百里開外。郭璞作注說,所謂的雷獸就是雷神。這時候的雷神,還是一種半人半獸的形象。

雷神的形象隨後又逐漸演化。有一種說法是黃帝即雷神。屈原的《離騷》曰:“鸞皇為餘前戒兮,雷師告餘以末具”。洪興祖《離騷補註》註釋說雷師就是軒轅,是主雷雨之神。《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始開圖》也說:“黃帝名軒轅,北斗神也,以雷精起”。《太平御覽》引《詩緯含神霧》中說華胥踩了雷澤中的雷神腳印,因而受孕生下伏羲。所以又傳說伏羲為雷神之子。這些傳說中,雷神已由原來怪異的獸形,完成了由神獸到神人的轉變。

東漢王充《論衡·雷虛》中已提到雷公的畫像,說“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說雷公長得像一個大力士,左手拿鼓,右手拿鼓槌,作擊鼓狀。

明清時代,雷神的形象基本就定型了。《集說詮真》中所述:“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顫,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執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懸連鼓五個,左右盤躡一鼓,稱曰雷公江天君。”猴臉、尖嘴、三隻眼、背生雙翅,這就是我們經常在各地雷公廟中看到的形象。

而在道教的神話譜系中,雷神和雷公並不是一回事。雷神在道教中被奉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乃是雷部眾神之首,或被稱為雷祖,統帥有天雷十二、地雷十二、人雷十二等三十六位雷公。當然在普通老百姓心中,這種道經裡高大上的說法是不接地氣的。人們認識中的雷公就是那個廟宇中背插雙翅、額具三目、和電母出雙入對的雷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