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海關總署發佈最新外貿數據,四月份進出口扭轉疲弱,我們又贏了?

眼看著國際經濟關係日益錯綜複雜,全球經濟同步復甦出現分化,有些新興市場國家正在參加“貨幣匯率保衛戰”,歐洲地區經濟出現復甦疲軟的態勢。風雲變幻莫測,望眼欲穿,國內經濟雖受海外經濟不確定風險的影響,但相對來說,風景這邊獨好。

據海關總署近日發佈的最新外貿數據顯示,我國四月份進出口較樂觀,尤其是在三月份出口萎縮的情況下,四月份一舉扭轉三月份出口疲弱態勢。眾所周知的是,外需行情對我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淨出口作為拉動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從當前的外貿行情上來看,反映出當前我國經濟出現怎樣的變化?

海關總署發佈最新外貿數據,四月份進出口扭轉疲弱,我們又贏了?

外貿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以人民幣計,4月進口同比增長11.6 %,出口同比增長3.7%。要是以美元計,成績是在兩位數增長。單從這一數據來看,此次進出口數據好於預期,也在一定意義上表達出我國經濟基本面的改善。當然,要說為什麼進出口數據一舉“扭轉乾坤”?

那除了“你知我知”的國內經濟穩中向好以外,還有“提前搶單”(受制於貿易摩擦下的關稅壁壘)、季節性調整、外貿結構優化等因素存在。

海關總署發佈最新外貿數據,四月份進出口扭轉疲弱,我們又贏了?

值得一提的是,前4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2.84萬億元,增長8.7%,佔出口總值的59.1%。同期,服裝、傢俱、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8807.2億元,下降2.4%,佔出口總值的18.3%

這項數據說明,我國高附加值、含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正在成為拉動我國口的主要力量,而且對於過去長期依賴中低端粗加工產品的拉動經濟正逐漸走向邊緣。這裡面不僅反映出我國經濟調結構轉型升級的成績,同時也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外貿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而且對於廣大生產企業來講同樣意義重大,生產質量較高的產品才能滿足當下內外部經濟的需求,否則,從另一個經濟層面將會造成“過剩產能”。

在當前國際貿易關係摩擦加劇的背景下,我國四月份進出口能夠表現不俗,對外經貿小夥伴的結構新變化可見微知著。據統計,前4個月,歐盟、美國和東盟仍為我國前三大貿易伙伴。而需要關注的是,前4個月,我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51萬億元,增長11.6%,高出同期我國整體外貿增速2.7個百分點。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過去多年走貿易多元化、調結構之路現在已經發揮出重大作用,這條路能夠有效的應對有些國家在當前所開啟的貿易保護帶來的風險。

海關總署發佈最新外貿數據,四月份進出口扭轉疲弱,我們又贏了?

從短期來看,當前我國外貿依然受到海外貿易摩擦的影響,從長遠來看,在“擴大總需求”的框架下,進口尤其是高質量產品的進口將會獲得進一步增長,也就是說下一步,在外貿變量無法準確預估的情況下,仍需努力培育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才能打造外貿強國,這種培育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經濟政策,金融,技術,成本等市場要素。

當然,在金融迴歸到服務於實體經濟屬性上、給企業減負降成本等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立足於國內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完善過去經濟高速度發展帶來的問題,才能讓經濟保持健康發展,也能夠最大程度的抵禦海外經濟的不確定風險。希望四月份的出口好於預期,也代表著經濟綜合數據的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