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西泠印派開山鼻祖丁敬,印章鑑賞

西泠印派開山鼻祖丁敬,印章鑑賞

丁敬(1695—1765),浙派(即西泠印派)印章的開山鼻祖,字敬身,號硯林,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自幼家貧,後以造酒為業。他鮮求於人,終生不願做官,癖好金石碑版,精通文學和書畫藝術,富收藏,精鑑賞。

他常往來於揚州、杭州,與金冬心、汪啟淑等交遊,是汪啟淑《飛鴻堂印譜》的校定人;曾同厲樊榭蒐集石刻,輯成《武林金石錄》。他的詩、書法、畫梅皆精。著有《硯林詩集》《龍泓山人集》。

西泠印派開山鼻祖丁敬,印章鑑賞

丁敬的時代,文何流派印章經過一百多年,數十位篆刻大家的不斷髮展,進入了因循守舊、躊躇不前的局面,作品流入矯揉嫵媚的習氣。丁敬雖受其一定影響,但經過刻苦努力和研究,辨別各家的長處和缺點,去蕪存菁,結合他金石文字的知識、秦漢璽印的癖好,終於別開蹊徑,脫穎而出,形成自己的風格。

因此丁敬既不拘泥一體,也不墨守說文,文字經常參以隸意,簡化篆法,作品富有變化;他用切刀法增強筆意和氣韻,方中寓圓,一反文何流派“鋒芒畢露”的衝刀,從容不迫波磔切進。

他刻印清剛朴茂,蒼勁生拙,打開了印學史上影響深廣的變革局面,形成聲勢浩大的浙派篆刻。後人稱讚丁敬開印學之奇秘,推為浙派印章之初祖。

西泠印派開山鼻祖丁敬,印章鑑賞

“豆花村裡草蟲啼”印,現藏上海博物館,是丁敬方朱文印的代表作,仿漢人銅印法。七字佈局按筆畫多少平均分配印面,橫平豎直,均勻而謹嚴。

文字線條基本外方而內圓,即凡“口”形,先刻其外形,而後鏤空內部呈橢圓形;起筆及收筆處都用刀切成方筆。運刀息心靜氣,緩慢切進,細碎得很。

七一高齡,如是沉穩,實屬難得。

西泠印派開山鼻祖丁敬,印章鑑賞

“同書”印,同為上海博物館藏品。是丁敬圓細朱文而稍粗一路的作品,根據印面的葫蘆形,兩字的篆法筆畫有增有減;“同”上部增為摺疊,取“九疊文”遺意,以適應印面上部窄狹,但很自然;“書”的中間減為兩折而留空地,並與“同”的摺疊相呼應,是“巧”的表現。兩字既不墨守說文,也不套用繆篆,可見丁敬對文字學的精通。整體穩健,線條流暢,用衝刀和切刀相結合的刻法。“書”字三筆橫畫都向下延伸,既增強動感,又與“同”的字形相協調,乃卓識之安排。

西泠印派開山鼻祖丁敬,印章鑑賞

“千頃陂魚亭長”印,浙江省博物館藏,仿漢白文銅印之作,但略呈玉印氣韻。“長”獨佔一行,如漢鑿印中常見的“章”字安排,顯得很自然,最佳的一筆是“長”上半與下半完全脫離,等同於其他各字間的距離,這樣“千”字就與“長”上半部相對稱,“長”字不覺其長,“千”字不覺其短;“亭”佔地稍長,與“長”下半部相應,也匠心獨運。這樣六字各得其所,亭勻而疏朗。文字的形態是外方內圓、外圓內方互用,以使氣韻渾樸。

而有動態。運刀基本是徐緩的衝刀,然後用碎、切進行收拾。這類印為丁敬經常採用的刻制手法。

丁敬開創了浙派印章,蔣仁(山堂)、黃易(小松)、奚岡(鐵生),繼承並發展了這一流派,合稱為“西泠四家”;後來陳豫鍾(秋堂)、陳鴻壽(曼生)、趙之琛(次閒),都以丁敬的方法為基礎而自成一家;錢松(叔蓋)的治印出自漢印,刀法則受吳熙載切削運刀之影響,風格迥異於浙派,後人因其是杭州人,便把他亦列入浙派,與二陳一趙稱為“西泠後四家”。

同治年間,又把上述八人合稱為“西泠八家”。

浙派發展到趙之琛,流入“燕尾鶴膝”“公式化”的困境,無所發展,逐漸結束了浙派稱雄印壇的歷史。浙派印章,在乾隆、嘉慶、道光、咸豐這百餘年的印學史上,寫下了最光輝的一頁。

丁敬對篆刻藝術,在他兩首論印絕句中表露了他的主張,其一:“說文篆刻自分馳,嵬琑紛論衒所知;解得漢人成印處,當知吾語了無私。”點出了刻印不要受“說文”的限制,不要拘囿於空論,應該瞭解,

學習漢代印章的氣韻和成就,便可知他說的沒有一些虛假。其二:“古人篆刻思離群,舒捲渾如嶺上雲;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家文。”這首詩說明治印不要因循守舊,一門心思學習旁人,應積累金石文字的知識,才能有成就,六朝唐宋年代的印章,都沒有被漢人的文字所束縛。這兩首詩是丁敬治印的寫照。他的印早期雖受明代印或文何印派的影響,但最終突破了這種影響,自成一家。綜觀丁敬的作品,文字和章法安置,時出新意,具漢印氣息而又不墨守於漢印,這是他治印的最寶貴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