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讀書就要讀不懂的書

書籍,人類進步的階梯。然而“讀書要讀什麼樣的書”這類問題,想必每個愛讀書的人心裡都有自己的見解。

對此,著名生命學家,東方生命研究院創立人潘麟先生認為:讀書,一定要讀自己讀不懂的書!只讀自己讀得懂的書,就很難進步成長。

潘麟先生之所以能夠從一個農家的孩子,成長為一代導師、一個集東方文化之大成者,靠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奮讀書。

他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讀書是最低門檻的高貴,是最低成本的生命之旅,甚至於,讀書改變命運,讀書就是大修行……

又逢世界讀書日,“生命與國學”頭條號特推出潘麟先生關於讀書的精彩文章和視頻,以饗讀者。

讀書就要讀不懂的書

潘麟先生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讀書在於改變氣質,讀書改變氣質是不是在你的身上失效了?為什麼沒有改變你的氣和質?氣,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質,是指身體方面的。

我從小長這麼大,我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我是窮二代,我是農二代。這一“窮”一“農”,導致我們起點非常低。我是怎麼改變命運的?如果說真的有秘訣,那就只有一個秘訣——堅持讀書。

在我的身上,知識改變命運是最好的案例,我就是一個典型的知識改變命運的活著的案例。我們什麼都沒有,起點是在社會最底層,而且是長期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我之所以能由一個放牛娃,一個在農村中野生野長長大的孩子,能夠成長為一代導師,成為橫跨儒佛道,橫跨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橫跨學統與道統,橫跨古今的這樣一個集東方文化之大成者,靠的就是兩個字——讀書。我們沒有任何別的手段和方法,就是讀,往死裡讀,硬讀,把這個世界讀通了、讀透了,把人生、天地、萬物、歷史、人倫綱常,一切的一切給讀透了,讀明白了,就這樣一點一點讀出來,一夜一夜不睡覺,就這麼讀。

牟宗三老先生的《心體與性體》這本書,是我長這麼大讀過的最難讀的一本書。難到什麼程度?難到我用了好幾年的時間,讀了好幾遍,才終於把它讀通了,讀明白了。它是我用功最多的一本書,它分上、中、下三冊,我前前後後讀了十年,不分早晚地讀,終於把它讀明白了。這是我下功夫最多的一本書,別的書也下過功夫,但是沒有下過這麼大,也不需要花這麼大的精力,但這本書需要!特別難讀。每一句話信息含量都特別大,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這就考驗出我的恆心與決心。

讀書就要讀不懂的書

牟宗三先生《心體與性體》

我向幾個朋友推薦過讀這本書,他們平時也號稱讀書人。我說:“我發現了一本書,特好,推薦給你吧!”包括我很要好的一位朋友,我買了一本送給他。這都十幾年下來了,我發現他也沒讀懂。後來我專門問他了,我說:“不是有本《心體與性體》,你讀了沒?”“唉,讀不懂,讀不下去,就不讀了。”我說:“那我讀了。我也跟你一樣,一開始讀不懂,但是我硬讀,讀了好幾年,讀了好幾遍,我終於把它讀通了。”我說讀通以後,整個人上升了一大截,發生了一次質的飛躍。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錯誤的觀點,說“書讀不懂就不讀了”。錯!說“讀書要讀讀得懂的書”,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凡是讀得懂的書,一律不要讀。讀書一定要讀自己讀不懂的書,由讀不懂到讀懂,你就成長了。你都已經懂了,你還讀它幹什麼?浪費時間!讀書一定是讀自己不懂的書,讀起來特別吃力,讀到哪兒哪兒都不懂,這就對了。你使勁兒讀,讀到懂為止。一旦懂了,你不就成長了、提升了?

一個大學生讀中學的書,一讀就懂,但這有意思嗎?如果一個大學生整天愛拿著一套中學課本讀——為什麼?好懂!因為你已經上大學了,中學的東西你當然一讀就懂,讀起來特別輕鬆,因為輕鬆,所以愛讀。這種讀,純屬浪費時間!這不叫讀書,這叫娛樂。真正的讀書,是初中生讀大學的書,從讀不懂到讀懂,這才叫讀書。千萬不要被一些人誤導,說這個書我讀不懂,所以不讀了。讀書就是要讀不懂的書,讀懂了就不需要讀了。

我們古人讀書,都是讀不懂的書,由不懂讀到懂。現在人因為把讀書當作文化消遣、文化娛樂,因此產生了一個很古怪的、從前沒有的觀點,就是他喜歡讀他讀得懂的書。所以現在人的閱讀是每況愈下。試想,一個大學生整天讀中學的書,讀久了,是提升了還是降低了?肯定降低了。所以現在就出現一個怪現象,越讀書越墮落,越讀書越下滑。一般人還不理解,怎麼一個人還挺勤奮的,天天在家讀書,讀著讀著,這個見地、知識還不如以前了?因為他是大學生讀高中生的書,他當然天天在下滑,就是被“讀書要讀讀得懂的書”這句話誤導,而不像過去,讀書就要讀讀不懂的書,這才是成長。

讀書就要讀不懂的書

潘麟先生

我們當年怎麼讀的書?我是直接讀《四書五經》,古字、古句,句式都是很古老的,都是硬讀的。因為我上初中的時候還沒學過古文,我記憶中就學過一兩篇我就輟學了,所以我對古文連入門都談不上。後來我的古文,就是讀這些古書,讀著讀著古文水平就提升了。

我父親在世的時候,我給父親寫信,用的就是文言文。有時候是用文白相間,就像《阿Q正傳》《狂人日記》那樣的文白相間;有時候就純粹用古文,用漢唐古文給我父親寫信。而我父親能讀懂,因為我父親是最後一代私塾學生,他從小學的就是古文,因此我寫信就用文言文寫。我都是硬學的。

從小到大,99.99%的事情我都是自學的,我是典型的自學成才。師父只能教我們般若智慧,經驗智慧非得靠自己,需要自己去經驗,否則誰告訴你都沒有用——要想理解,必須你也去經歷一番。經歷就是消化,不經歷,就無法消化他人的經驗。

精彩視頻 ▼:

讀書就要讀不懂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