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2017年亞加達國際預科的大新聞,是原華附國際部執行校長袁拔加入了廣州亞加達國際預科(以下簡稱AIC)。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AIC校園外觀)

這在國際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圈引起了話題討論。袁拔在華附國際部12年,與團隊一同打造的這所華南“神學院”國際部,不負“神學院”之名,獲得社會高度認可。亞加達國際預科的名氣可能在熟悉傳統教育的家長圈子裡不如華附,但在國際教育的圈子裡卻不輸給華附,因為它是國內比較稀罕的IBDP學校,目前國內真正獲得了IBO(國際文憑組織)授權的IB學校只有125所,其中具備高中階段教學資格和水平的IBDP學校只有98所,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外國人學校,亞加達國際預科,是為數不多的本土IBDP學校。

AIC坐落在南沙自貿區,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學校。(2017年7月前AIC的教學點就是現在的亞加達外國語高級中學——這個校區坐落在白雲山腳旁,是一所民辦高中。)

AIC校區,硬件設施完全符合IB學校標準,尤其是功能教室的設計,讓AIC從校門外看上去平平無奇,走進學校卻是內有乾坤。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校園設施圖)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AIC的圖書館館藏書很豐富,學費包含書本費,而學生課外所需的拓展閱讀書籍,基本都能在圖書館找到)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科學實驗室)

1、AIC掌舵人:

摒棄急功近利,做真正的“教育”

AIC是華南地區唯一既招收中國學生,又招收國際學生的IB學校。目前國際學生約佔25%,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AIC提供8-10年級的國際文憑預備課程(Pre-DP)和11-12年級的國際文憑課程(IBDP),招收年齡14-17歲的學生。AIC採用全英全外教授課(除中文課外),每班不超過20名學生。

2018年,AIC畢業生共獲得來自英、美、澳、加、日本、荷蘭、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預)錄取通知書159份,人均5.4份。近80%的畢業生收到來自QS50強(2018年數據)的錄取通知書,與2017年的73%相比,有了明顯的提升:

* 兩位同學收穫來自美國和日本知名大學的三份全額獎學金。

*對AIC選修視覺藝術的部分學生,美國頂尖的藝術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帕森斯設計學院)和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SCAD),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拋來了橄欖枝。

*謝雲同學,獲劍橋大學基督學院(Christ's College)藝術史專業(History of Art)的預錄取

像謝雲這樣把自己對藝術的熱愛和夢想發揮到極致的學生,恐怕正需要AIC這樣的IBDP學校的助力,畢竟在傳統教育路線中,對藝術有興趣的孩子雖然也會有升學出路,但學校給予的學術支持並不算多。

AIC不僅開設了藝術相關課程,還擁有優質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手段。教學區有一整層樓為藝術主題教室,學生們對課程內容的探究、執行有怎樣的水平?下面這幾張偷拍的作業圖應該能呈現出來: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AIC的藝術教室,內有學生們正在完成的課程作業,每一件都堪稱真正的藝術品)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學生的作業本。AIC的藝術課,不是傳統教育中的美術課,而是對藝術的探究、理解和演繹,對學生的要求更

上學幫的國際學校家長探校團,其中大部分家長最關注的是學校的升學戰績。每年各個機構、升學資訊平臺最關注的,是國際學校升讀常青藤學校和牛津劍橋的學生人數,升學戰績越彪炳,證明這所學校“越好”。但袁拔校長作為“神學院”國際部出身的升學指導大神,卻不這麼看。


“升學的追求當然無可厚非,但它很可能背離了‘教育’的初衷。”袁拔校長說。他認為當所有人都在追求爬藤或者升讀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當升學目標變成一個壓力巨大的夢想,給家庭和孩子帶來的,可能是嚴重的焦慮和不快樂。

走傳統教育路線,在國內追求升讀985、211高校,很容易陷入備受詬病的“應試教育”模式,那麼轉投國際教育路線,還在追求牛劍藤校,事實上很容易陷入另一種“加碼”的應試教育——牛劍每年各自錄取中國學生的人數也就100人左右,藤校錄取200人以內,這種超級精英團體,首先對孩子的要求極高,對家庭提出的要求也非常高,如果自身的綜合條件達不到標準,非要追求比985、211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夢想”,“不焦慮才怪”。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校內走廊上貼滿學生優秀作業)

IBDP事實上對學生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入學門檻包括數學、英語水平、面試中體現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水平、綜合學術水平。

我們希望家長首先認可IB教育體系和理念,迴歸教育本質。”袁拔校長說。他認為IB體系更要求學生能從成長的體驗中有所感悟、有所收穫,學校培養的不光是學生的學術能力,還有他們的人格、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事實上AIC的升學出口並不是“放任自流”,2018年有近80%的AIC畢業生能夠入讀世界排名前50的高等學府,“我們對於學生升學‘喜報’的表述是比較謹慎的,因為很多‘排名’,它的標準是不同的,我們還是希望更多的學生入讀AIC的成就是達到IB的十項培養目標,能夠全面、平衡發展,具備批判性思維,擁有對自我的認知,他們能成為好的溝通者,不急功近利。”

IB 十項培養目標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 探索者

  • 知識淵博

  • 思考者

  • 交流者

  • 有原則

  • 心胸開闊

  • 富有愛心

  • 敢於冒險

  • 全面發展

  • 善於反思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學校老師每天進行早會)

2、AIC模範生的家庭教育:

尊重孩子、支持她自己的選擇與堅持

我們與袁拔校長的對話,希望能啟發家長們對自己和自己所奉行的教育風格的反思。無論是上學幫這樣的資訊平臺,還是家長本人,還有孩子自己,都要去想清楚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去學習,為什麼要去選擇某種教育體系,你選擇它是想要去得到什麼?

家長捫心自問,你是希望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大學“光宗耀祖”,還是希望他能體驗他自己的人生,能夠照顧自己、能夠擁有一個愉快的生命體驗?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課堂剪影,學生和老師無障礙溝通)

AIC今年的畢業生謝雲,算得上是IB體系培養出來的最具代表性的尖子生,但事實上,謝雲並不是在父母不斷的“打雞血”狀態下長大的。

我們專門採訪了謝雲的媽媽,希望從她培養謝雲的過程中取得“育兒經”。當然,學霸之路其實是很難複製的,謝雲的特長在於藝術、文學領域,事實上這與眼下的“全民奧數”之風並不貼合,但正是這樣一個被家長尊重、被鼓勵和在IB體系下敢於大膽“從心而行”的孩子,卻把自己的特長髮揮到了極致。

謝雲從小學到初中開端,都是在普通公立學校裡就讀的。與傳統認知裡的“學霸”不同的是,謝雲從小比較偏文科,她在小學階段發展均衡,最終入讀了當時的47中(如今的廣州中學),而且因為各科成績皆優,被分進了重點班。如果劇情按照人們習慣的模式發展,上了初中的謝雲就要開始惡補數理化、爭取考上一所能衝擊清北交復的高中牛校了,但謝雲的父母,在她初二時轉變了觀念。這種轉變首先來自於他們對女兒的理解和尊重,也來源於,他們並不認為學好數理化,能上一所985、211學校,會讓女兒的人生更快樂。

謝雲的幸運在於,她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也很早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只要和藝術待在一起,我都很喜歡。其他的快樂都是緩緩的,只有在撞見藝術的時候,才會有那種’嗖’一下就躥上來的那種開心。”——謝雲是這樣來描述自己對藝術的熱愛的。

然而藝術這個方向,在傳統指向高考的教育路線中,並不容易走,AIC這樣的IBDP學校,包容了謝雲在傳統教育下略顯離經叛道的追求,謝雲的父母,也願意支持女兒把自己熱愛的事情堅持下去,他們帶女兒走遍了全球二十多個國家,每到一地,首先是去找當地的各類美術館、博物館,讓謝雲飽覽她視若珍寶的藝術品。

“我們也知道藝術這條路不容易走,未來她的就業路不會那麼寬,這不是一個能‘掙錢’的職業,但是我們願意支持她去實現自己夢想。”謝雲的媽媽說,“我們雖然會全力支持她做出這樣的選擇,但還是會要求她憑自己的能力把這條路走下去。”

事實上把自己對藝術的偏愛堅持到底的謝雲,現在不需要去面對“就業”的麻煩了。劍橋大學藝術史專業是她早早就確定的“最高目標”,她實現了這個目標,未來即便不從事高大上的藝術創作工作,她還能憑藉自己的學術成就,選擇擔任藝術方向的老師,把自己的興趣做到極致,“吃飯”的問題在大部分情況下是會迎刃而解的。

謝雲的父母,並沒有像如今焦慮症嚴重的陪讀家長那樣,為孩子安排好一個“自己認為挺好”的人生,而是幫助和支持她去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事實上尊重孩子、幫他從心而行,並不是就等於“佛系家長”的標籤,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給孩子報班,而是用心陪伴,即便孩子的選擇可能與家長設想的“好的選擇”有所不同,也應該尊重他的選擇,幫助他堅持把這條路走下去。孩子的自主、自信和自強,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謝雲父母讓孩子從心而行,與袁拔校長、AIC教育理念不謀而合:讓孩子找到屬於他們的真正“藤校”,過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豐盛人生。

探校-亞加達國際預科:焦慮型家長,的確對“教育”的意義有誤解

(AIC體育運動多樣,動靜雙修)

袁拔校長在介紹AIC的教學理念、教學成果時,事實上並沒有專門“秀出”謝雲這樣的學生,畢竟AIC的教育理念中,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也都有自己的成長路徑,沒有比較,也沒有輕視。到了高中這個階段,孩子對於自己的人生事實上已經有了自我的認知,他們的長處、短處,擅長什麼,對什麼有興趣,對什麼興趣不足,也都相對明確了起來。強迫孩子在整齊劃一的條條框框里長大,如袁拔校長所言,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AIC的理念、IB教育體系裡很重要的原則。

5月19日,AIC將舉行開放日活動,AIC特此邀請了畢業生謝雲同學前來學校跟大家分享申請劍橋大學的經驗及心路歷程,如果你認可我們再三強調的“因材施教”這個理念,也想知道怎樣在幫助孩子從心而行的過程中,讓他堅持自己的選擇、發揮自己的內在力,不妨來AIC體驗。

活動訊息

活動時間:2018年5月19日 上午 9:30--12:00

活動地點:廣州市南沙區廣生路14號亞加達國際預科

關於交通:家長可自行駕車前往,也可乘坐由校方安排的車輛前往,統一乘坐地點--地鐵珠江新城站,B2出口,華夏銀行附近。具體時間由上學幫工作人員通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