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梦游地府,执行观音的委托《子不语》中的古代的邪异故事

刘介石本来是陕西刺史,江南有官缺,就调到江南来做官,住在苏州的虎丘。一天夜里二更时分,梦见自己乘轻风回到了陕西,还没到家,被一个鬼尾随。这个鬼只有三尺高,头发乱蓬蓬的像囚犯,挂着脸像死了亲爹一样,总之是面目狰狞丑陋让人讨厌。更可气的是上来就想搞刘介石,刘介石心想:姥姥的!虽然我是文官,好歹也有七尺身材,被你搞定不是被人笑话?就和鬼对打。打了好一会儿,鬼被打败了。刘介石就用胳膊夹着鬼往前跑,准备把鬼丢到河里。路上遇到了邻居余某。余某给他出主意:“城西有个观音庙,不如把这个鬼押到观音那里以绝后患。”刘介石觉得有道理,就把鬼押到了观音庙里。

  庙门外的韦驮金刚神都恶狠狠地盯着那鬼,举起手中的兵器要打它,鬼吓得不行。观音看见了制止道:“这是阴曹地府的鬼,必须押回阴曹地府。”刘介石恭敬称是。观音就安排金刚押送,金刚跪下推辞,言语很不情愿,看样子是不屑于押这么个小鬼。观音笑着对刘介石说:“那你就跑一趟吧。”刘介石激动地跪倒在地说:“弟子是凡人,怎么下地府啊?”观音说:“这个容易。”捧过刘介石的脸呵了三口气,就派他出发了。鬼垂头丧气地没话说,只好跟着走。

  刘介石心里却在想:头一回和观音零距离接触,一激动忘了问地府的路怎么走,这下可怎么办?正徘徊的时候,又碰到余某,告诉他说:“你想去地府,前面路上有竹笠帽盖着的地方就是入口。”刘介石四下一瞅,路的北边果然有个竹笠帽,上前一揭,有个井洞。那鬼一看非常高兴,一下跳了进去。刘介石也跟着跳了下去,顿时感觉冻得不行。更倒霉的是,每每掉了有几丈长的距离就被井口卡住,幸好这时就有一股温暖的气流自上而下,就接着往下掉了。

  这样反复掉了三回后,终于摔在瓦片上,摔得噼里啪啦的响。刘介石睁开眼睛一看,是另外一幅天地,有太阳,天空也很美,再看自己掉的位置,是王宫大殿的一角。只听到大殿中吼吼的声音:“哪里来得活人气味?”马上就有金甲神将刘介石捉到阎王面前。阎王身穿衮龙衣,头戴冕旒,须发银白,端端坐在殿上,问:“你是活人,怎么来到这里的?”刘介石说出是观音派遣的。阎王让刘介石抬头,仔细看了一番说:“面有红光,果然是佛门派来的。”又问:“那鬼在哪里?”回答说:“在墙脚下。”阎王恶狠狠地说:“恶鬼难留!马上送它回老家!”众鬼神将叉戟交错,叉起小鬼丢到池子里乐。池子里的奇毒蛇怪王八争着啃小鬼的肉。

  刘介石任务完成心情一轻松就想:来一趟也不容易,不如问一问前生的事情。就对金甲神拜了拜说:“我想了解一下前生的事情,可以么?”金甲神答应了,带着他到廊下,抽出阴司薄给他看,说:“你前生九岁时,曾经偷了别家的小孩卖了八两银子,丢了小孩的父母懊悔含恨自杀了,你也因为造了这个孽夭折了。”今生再世,应该引以为戒,以偿还前世债。刘介石吓了一大跳说:“做好事可以补救么?”金甲神:“那要看你做的好事的质量了。”话未落音,就听见大殿里传来催促的声音:“天庭要来人了,赶快让刘某还阳,免得泄漏了天机。”金甲神就把刘介石又带到阎王面前。刘介石重又跪下说:“我是凡身,怎么出阴界?”阎王抓住刘介石的背,吸了三口气。刘介石到了跳下来时的那个井,这回是往上掉了,掉了三次被卡住三次,就和来的时候情形差不多,这时候就有一股暖气自下而上,终于出了井。

  上了长安道,回到观音庙复命,跪着陈述在阴曹地府的始末。旁边有一个童子也唧唧歪歪说个不停,所说的话和刘介石一样。刘介石吓了一跳,再看那童子,耳朵眼睛嘴巴鼻子没有一处不像自己的,只不过是个缩小版,就像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刘介石大吃一惊,指着童子叫道:“妖怪!”那童子也指着刘介石叫道:“妖怪!”观音就对刘介石说:“别怕,这个是你的魂,你的魂邪恶而魄善良,所以你做事情虽然坚强但总不够透彻,今天就帮你换回来。”刘介石叩拜称谢,但那童子不领情说:“魂在魄之上,想要调换必须先除掉我,我没了,你就只有半条命啦!”观音笑道:“不会的。”拿出一根一尺来长的金簪,从刘介石的左胁插入,剔出一条肠线,用手腕绕了出来。每绕尺来长,那童子就小一圈。绕完后往房梁上一丢,童子就不见了。观音突然一拍桌子,刘介石抖了一下醒了,原来仍然在苏州官邸床上睡觉呢,只不过胁下隐隐还有红印痕。过了一个多月,陕西老家来信,提到了邻居姓余的人已经死了。

  这件事情是刘介石亲口将给我听的。

原文 刘刺史奇梦

  陕西刘刺史介石补官江南,寓苏州虎丘。夜二鼓,梦乘轻风归陕,未至乡里,路遇一鬼尾之,长三尺许,囚首丧面,狞丑可憎,与刘对搏。良久,鬼败,刘挟鬼于腋下而趋,将投之河。路遇余姓者,故邻也,谓曰:“城西有观音庙,何不挟此鬼诉于观音以杜后患?”刘然其言,挟鬼入庙。  

庙门外韦驮金刚神皆怒目视鬼,各举所持兵器作击鬼状,鬼亦悚惧。观音望见,呼曰:“此阴府之鬼,须押回阴府。”刘拜谢。观音目金刚押解。金刚跪辞,语不甚解,似不屑押解者。现音笑目刘曰:“即着汝押往阴府。”刘跪曰:“弟子凡身,何能到阴府?”观音曰:“易耳。”捧刘面呵气者三,即遣出。鬼俯伏无语,相随而行。  

刘自念虽有观音之命,然阴府未知在何处,正徘徊间,复遇余姓者。曰:“君欲往阴府,前路有竹笠覆地者是也。”刘望路北有笠,如俗所用酱缸篷状,以手起之,洼然一井。鬼见大喜,跃而入。刘随之,冷不可耐。每坠丈许,必为井所夹,有温气自上而下,则又坠矣。  

三坠后,豁然有声,乃落于瓦上。张目视之,别有天地,白日丽空,所坠之瓦上,即王者之殿角也。闻殿中群神震怒,大呼曰:“何处生人气?”有金甲者擒刘至王前。王衮龙衣,冕旒,须白如银,上坐,问:“尔生人,胡为至此?”刘具道观音遣解之事。王目金甲神ㄏ其面仰天,谛视之,曰:“面有红光,果然佛遣来。”问:“鬼安在?”曰:“在墙脚下。”王厉声曰:“恶鬼难留!着押归原处。”群神叉戟交集,将鬼叉戟上投池,池中毒蛇怪鳖争脔食之。  

刘自念:已到阴府,何不一问前生事?揖金甲神曰:“某愿知前生事。”金甲神首肯,引至廊下,抽簿示之曰:“汝前生九岁时,曾盗人卖儿银八两,卖儿父母懊恨而亡,汝以此孽夭死。今再世矣,犹应为瞽,以偿前愆。”刘大惊曰:“作善可禳乎?”神曰:“视汝善何如耳。”语未毕,殿中呼曰:“天符至矣,速令刘某回阳,毋致泄漏阴司案件。”金甲神掖至王前。刘复跪求曰:“某凡身,何能出此阴界?”王持刘背吸气者三,遂耸身于井。三耸三夹如前,有温气自下而上,身从井出。  

至长安道上,复命于观音庙,跪陈阴府本末。旁一童子嚅嚅不已,所陈语与刘同。刘骇视之,耳目口鼻俨然己之本身也,但缩小如婴儿。刘大惊,指童子呼曰:“此妖也!”童子亦指刘呼曰:“此妖也!”观音谓刘曰:“汝毋恐,此汝魂也。汝魂恶而魄善,故作事坚强而不甚透彻,今为汝易之。”刘拜谢,童子不 谢,曰:“我在彼上,今欲易我,必先去我。我去,独不于彼有伤乎?”观音笑曰:“毋伤也。”手金簪长尺许,自刘之左胁插入,剔一肠出,以腕绕之。每绕尺许,则童子身渐缩小。绕毕,掷于梁上,童子不复见矣。观音以掌扑案,刘悸而醒,仍在苏州枕席间,胁下红痕,犹隐然在焉。月余,陕信至,其邻人余姓者亡矣。此事介石亲为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