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当《1917》得到金球奖「最佳导演」与「最佳电影」时,此双重肯定意味着——这部一战电影,辗压了黑帮宗师久违的时代史诗、戏精与罪恶城市的入魔故事、甚至是2019年全球影评极致推崇的韩国电影。金球奖这是何其大胆的选择?令人惊讶⋯⋯但我要告诉你一件更惊讶的事:《1917》是部无脑娱乐电影。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不要误会我在批评,反过来你应该想想,观赏战争电影是件有多大压力的事:影评与你的朋友都会谆谆教诲,你要了解欧玛哈海滩上发生了什么事,才能看得懂《抢救雷恩大兵》的开场在惨烈些什么;你要知道英军是如何流落到敦克尔克海岸,《敦克尔克大行动》里一整支军队才会在海滩上翻着死鱼眼。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过去战争曾经是人们的生活记忆,但是如今,连二战都远去超过80年,电影《1917》——连片名都提醒你这是一百年前发生的战争故事,战争电影变成了需要恶补才看得懂的历史课本,无疑地推开了许多无意上课的观众。

《1917》没有这种问题,这是一部发生在战场上的电影,但你未必需要了解「第八军团」或「第二军团」代表些什么,或是了解他们身在法国的哪个地点,或是了解身为主角的两个小兵,需要在24小时内到达的地点有多远。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这些都不需要事先恶补:你能知道当然更好,但并不会令你比脑袋一片空白的观众从《1917》中吸收更多信息。这部电影就有这种魔力,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部一镜到底的电影,摄影机时时刻刻都黏在两位小兵的身旁,注视着他们从树下假寐醒来、注视着他们接到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注视着他们为了任务穿越战场、投向未知的命运。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事实上不必严格挑剔《1917》是不是一部一镜到底电影,因为电影过程中事实上有过几次还算明显的剪接,但是这种质问,无疑地暴露了我们对「一镜到底电影」的认知有多贫乏。《1917》的镜头没有离开过两位主角,代表着一个鲜明的事实:这部电影没有丰富故事性的任何支线剧情、没有补充前情提要的回忆画面、没有增加气氛的蒙太奇。

等于电影那些令我们激动兴奋的剪辑技法与叙事手法,在这部电影里全都欠却。这当然是一部虚构电影,但它却充满了纪录片的实感。《1917》没有画外音、没有旁白、没有心理小剧场,你看到的,就是全部。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所以我说你可以脑袋空空进戏院,不需要任何心理准备与历史预习复习也可以,因为只要你在戏院里坐下,从第一个画面开始,你就被迫参加了一场漫长的战场巡礼,主角与你的立场几乎一样,只是他们比你多了一把枪。

他们也不知道这一路会遇上什么,他们也没有惊天战技能够一枪击杀眼前的敌人,他们最后甚至连武器都没有了,他们跟你一样,赤裸裸地前进、用眼睛见证战争最前线的残酷,更残酷的是,你还得跟他们一起穿越这片残酷。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的超现实魔法身历其境的一镜到底

也许有些观众不喜欢这种朴实无华的设计,但《1917》一点都不朴实,事实上它比《变形金刚》还要花俏数倍,而且安静多了:这部电影的最大功臣无疑是指掌摄影机的那个人,摄影指导罗杰狄金斯。开场8分钟里,摄影机一直背对观众直视主角们,而当主角们站起朝向观众方向走来,随着摄影机的后退,你能看到周遭的景物随着主角一步步走来而逐渐入镜: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一开始只是休息的军人、后来看到他们搭灶做饭、洗衣晒衣;看到有人搬运军锱上车、有人整排列队;他们渐渐进入了壕沟,从战场上退下的士兵们疲惫地入镜擦过他们身边……一整支军队就这样在镜头的周遭呈现,没有高大上的旁白告诉你这是哪里,他们是谁。《1917》是用画面说故事的电影,它的台词稀少、剧情简单,但它展现更多不言而喻的风景,嘿,它都带你走进现场了,你还需要别人多嘴补充吗?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但是狄金斯的魔法不只如此,一镜跟拍到底的魔法很难用文字言喻,摄影机就像月球一般围绕着主角们,但行进轨道却是自由无碍的。许多桥段令人匪夷所思到底是怎么拍成的,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当角色跳入深渊时,摄影机竟然也跟着跳了下去,同步呈现他落水的完整过程。「一镜跟拍到底」成为《1917》的铁则,主角去哪,摄影机就去哪,而观众也被迫跟着去哪。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简单说,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先前靠《银翼杀手2049》第一次夺得奥斯卡,好像是奥斯卡补偿他12次入围均铩羽而归的遗憾,但是《1917》不一样,《1917》里的狄金斯手法,让《银翼杀手2049》相形见拙:令人意料不到的是,《1917》里一段照明弹曳过夜幕戏,竟然比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还更有超现实的梦幻感。狄金斯这次如果没有拿下奥斯卡最佳摄影,这耻辱是归于奥斯卡的。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完美得令人嫉妒光影美学交织成的娱乐之作

《1917》是纯粹的娱乐,是声光相辅相成的完美例子──汤玛斯纽曼这次的配乐亦制造出强大的戏剧效果。它是你见过最简单的战争电影、也绝对是你见过最棒的以战场为背景的惊悚电影与冒险电影。

《敦克尔克大行动》很棒,但它需要三条时间速度不同的支线互相穿插,才能织出压迫感;《抢救雷恩大兵》很棒,但它看起来更像二战版《里见八犬传》,需要堆栈一个个渐渐死去的队友来堆栈战争无常;《现代启示录》很棒,但通往内心黑暗的旅程让它难免偏离真实;《1917》像是一把粗糙无锋的大剑,强迫你交出眼珠黏在它的尖端,然后灵活地舞出残酷的剑风,使你的视网膜沾上浓浓的烟尘。


《1917》:清空你的脑子,把你的眼珠黏在一把无锋的凄厉大剑上

《1917》证明了电影伟大的本质,它不是小说,本来就不需要台词交代内容。它不是时装秀,不是来展示模特儿有多美的。它不是历史课试验,不需要你学富五车才能理解。电影就是光影与声响的奏鸣,它们才是主角,它们是用来满足你的眼睛与耳朵的,这是专属于电影的娱乐体验,当然,这种体验在计算机与手机上大打折扣——你得进戏院才能感受《1917》的魅力。

所有导演与摄影师都会讨厌《1917》,它完美地令他们忌妒,纯粹地令他们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1917》当然是部不掺任何杂质的无脑娱乐电影,让人感叹,这样的纯粹之美何时才会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