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歸來三峽”實景演藝 引領奉節旅遊熱潮

奉節朋友說,到了奉節,不品嚐金黃香甜的臍橙和麻辣開味的紫陽雞,就等於沒有到奉節。到了奉節,不觀賞張藝謀導演的大型詩詞文化實景演藝“歸來三峽”,就等於沒有到白帝城,不能真正感受唐詩宋詞古韻旋律優美。聲名鵲起的網紅旅遊景點:“歸來三峽”大型詩詞文化實景演藝,令人神往!

奉節初步印象:有詩有橙有遠方還有夢

山水環繞,新樓林立,詩韻流淌,滿山花果,這是奉節留給記者的深刻印象。幽幽古城,綠樹成蔭,車流有序。讀不完的詩詞,唱不盡的歌謠,講不完的傳說故事,遠去的李白杜甫早已將奉節的優美刻在山水草木中。從朱衣鎮到五馬鎮,從瞿塘峽到三峽之巔,沿途是滿目皆綠的自然風光。靈動的山水,美如詩畫。瞿塘峽夔門漫山的紅葉染紅了一江碧水藍天。從詩城廣場到職教中心,滾滾車流與高高塔吊擋不住老城的浪漫氣息和新城的開闊清爽。天天向上的文旅產業和快速啟動的鄭萬高鐵工程讓千年詩城迎來發展新機。繁忙有序的新城建設和遊客爆滿的白帝城、天坑地縫等景區,加快了詩城奉節的發展速度發展魅力。產銷兩旺的臍橙、油橄欖和人氣興旺的農家山莊,點燃了奉節人民的發展願望和致富夢想。大美奉節、生態奉節、詩韻奉節、明淨奉節,宜居宜業宜遊奉節,在百萬奉節兒女的奮鬥中徐徐展開。

“归来三峡”实景演艺 引领奉节旅游热潮

紅葉似彩霞 王傳貴 攝影

“归来三峡”实景演艺 引领奉节旅游热潮

歸來三峽首演 王傳貴 攝

“歸來三峽”:傳承天地詩心,演繹三峽壯美 ,展示文化自信

“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夔門一推開,詩從天上來……”期盼已久的《歸來三峽》大型詩詞文化實景演出,每晚8點準時在主持人聲情並茂的解說中拉開序幕。演出時長約60分鐘,選取了《春夜喜雨》《登高》《早發白帝城》等十首經典詩詞,每首詩詞為一個篇章,以詩賦景、以天地為舞臺,以江水為載體,讓觀眾在夢幼唯美詩意中,領略長江三峽壯美的自然景觀與中華詩詞的意蘊之美。舞美設計迴歸中國傳統山水的意境美,與唐詩宋詞遙相呼應,呈現出中國水墨山水立體美感。

天氣總是與心情有關。也許是詩人心情不好,要麼春雨紛紛,要麼秋雨綿綿。細雨朦朧中,緩緩走出一溜穿紅著綠的古裝美女,手撐桐油紅紙傘或手持綢扇,秀髮高綰,亭亭玉立。小小綢扇和燦燦桐油傘成了熱戀中少男少女掩飾羞澀的信物麼,男扇女傘,一出場,就憑添幾分書卷氣幾分秀雅。雖看不清她們的臉蛋,但曼妙的身姿和抖甩水袖,輕移蓮步,長袖善舞的模樣,猶如仙女下凡。一個個風姿綽約的唐宋美女衣著光鮮,飄逸柔美,在迷濛的燈光和舞臺水波粼粼的輝映下,紅袖添香,光彩照人。一路行吟的流浪詩人,似乎心情沉重,愁眉苦展得不食人間煙火,年紀輕輕,執意辭別父母放棄愛情去遠遊。《登高》和《早發白帝城》中的青壯漢子們,在激烈高亢的戰鼓聲中,不怕月黑風高,用原始農具在河邊勞作及奮力舀水救災,揮棒開船,面對艱難險境,齊心協力,戰天鬥地無所畏懼的氣概,震撼人心,莫不是寓意歷經五千年風雨磨礪的夔州文化夔州精神麼?

在舞蹈編排上,融合長江號子、縴夫、古裝漢服、夔梳、手工摺扇、陰沉木雕、夔州戰鼓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結合智能燈光投影、朗誦、現場演奏等多種藝術方式,詩景交融,歌舞傳情達意渾然一體。“以詩為媒,演繹心酸家國情懷,素手彈出唐宋韻,妙筆寫出詩城風,典雅深沉的美呀!”從九龍坡區趕來奉節觀看《歸來三峽》節目的周臣明老師表示,通過《歸來三峽》更進一步瞭解詩城奉節的文化魅力,從歷史文化沉澱中找到城市文化的符號和靈魂,是一部時代佳作。

“萬水千山總是情”。陪同觀看的奉節縣政府辦公室小青年王培權介紹,這是一場文化盛宴享受,清麗脫俗的舞女,行吟江湖的詩人,靈動的舞臺、空靈的舞蹈、豔麗的漢服、迷濛的燈火、催人奮進的戰鼓,給人一種穿越古今的感覺,層巒起伏的白帝城與悠悠長江和諧共生,構成一幅幅人與自然相互依賴的和美畫卷。

重慶市赤甲旅遊文化創意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董事長鄒遠江認為,《歸來三峽》實現了詩詞的可感受、可觸摸、可體驗。通過唯美的場景、夢幻的舞蹈、生動的講解將含蓄深奧的詩詞轉化為男女老少皆能理解的大眾文化,這是對中國傳統詩詞文化復興的重大貢獻,更是詩詞文化傳承的重大創新,展示了千年詩城奉節的文化自信。

《歸來三峽》通過詩詞意境用歌舞、朗誦的形式巧妙地將夔門、瞿塘峽、白帝城等著名景點串聯在一起,讓觀眾在美侖美奐的詩意中,領略詩城奉節濃厚的文化底蘊。讓人們記住奉節古稱夔州。人日踏磧、川江號子、鎖江鐵柱、八陣圖,數不盡詩情與戰火,“忠、義、情、節”,道不完峽江精神。奉節是詩的故園,千名詩人齊俯首,萬首詩篇鑄不朽,天下第一快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天下第一律詩《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天下第一情詩《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天下第一景詩《康熙·六言詩》,鑄就“中華詩城”美譽。

《歸來三峽》從2018年12月首演至2019年12月18日共演出214場,平均每場1651人次,平均上座率70%。

文旅融合發展,今年前三季度旅遊綜合收入77.4億元

全力打造詩意天地、詩歌高地、詩人聖地“三地詩城”,提升美譽度,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是奉節縣的發展特色。

近年來,奉節縣立足生態優勢和人文優勢“兩個寶貝”,唱響“三峽之巔 詩·橙奉節”核心品牌,打造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打造處處是風景、時時能體驗、事事可融入、人人都參與的全域旅遊發展升級版,建設自然秀美、人文優美、發展壯美、社會和美的美麗奉節

奉節人在傳播詩詞文化細節上下足了功夫。從天怡國賓飯店到歐庭國際酒店,奉節大小賓館酒店上千家,都準備有“中國城市文化故事系列連環畫之奉節傳奇”:夔的傳說、劉備託孤、李白吟白帝、杜甫在夔州、奇人鮑超、夔門烽煙六本連環畫冊和《三峽之巔,詩橙奉節》、《天地詩心、歸來三峽》等畫冊,便於遊客更全面瞭解千年詩城的厚重文化歷史、著名風景區和特色農產品。

擦亮品牌、強勢歸來,引領全域旅遊。奉節連年舉辦國際詩歌節,連續與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合作,全面開展“詩詞六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裡正創造性向創新性發展。

在奉節,農民、保安、出租車駕駛員、餐廳服務員,都能吟詩誦詞。從農家飯館到校園社區,處處洋溢詩歌文化氣息,研學基地、影視基地將會進一步提升奉節知名度和美譽度,讓人念念不忘、再回詩歌故園。

奉節作為三峽腹心綜合交通樞紐,借力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境內即將形成的公路、水運、高鐵、航空立體化交通格局加快發展。正在高速建設的鄭萬高鐵奉節段,設計速度為350公里/時,隨著建成後將2小時到重慶、3小時到成都、4小時到鄭州、6小時到北京以及旅遊機場航線的開通,2020年將增加遊客上百萬人次,渴望發展的奉節人將在家門口笑迎八方賓客,老百姓的錢包腰包將鼓起來滿起來!(黃仕明 彭文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