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迷霧折多山

迷霧折多山

跑馬溜溜的城

車過康定,一路上行,在蜿蜒曲折的318國道上行駛,已經無暇顧及窗外的風景,各類車交織在一起,進藏的貨車絕對是這條路上的霸主,要想超越一輛貨車,需要的是速度與膽量,不過我沒有這個膽量,高海拔加上1.6L自吸,動力肉得恨不得要把腳伸進油箱,但依然無濟於事,跟在離貨車50米開外的地方,不慌不忙,大家興致勃勃的聊天,壓根就沒有注意到道路上的驚險。

伴隨著海拔的不斷攀升,康定城慢慢被我們甩在了身後,第二次翻越折多山,幾年前的記憶早已不在。漸漸地我們進入了薄霧層、濃霧層、在雲層裡穿梭,在數不清的急彎中運動最多的就是手了,不停的轉動方向盤,除了精力集中,就是不停的換擋。


迷霧折多山

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標誌性石碑


折多山為大雪山一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西面為高原隆起地帶,有雅礱江,右為高山峽谷地帶,有大渡河。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埡口海拔4298米,與康定市的海拔落差達1800米,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因此有"康巴第一關"之稱,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礱江流域的分水嶺,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翻過了折多山,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寫成漢語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來回盤繞就象"多"字一樣,拐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難怪當地人有句話叫:"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迷霧折多山

折多山

不知道繞了多少彎,也不知道換了多少次擋,經過一個多小時在雲霧中穿越,終於到達折多山觀景平臺,停車場為自動識別車牌號,剛打開車門,大家就開始慘叫,哈哈,因為冷。今天人品不好,折多山羞嗒嗒的不願意以面示人。大家全副武裝氣喘吁吁地的通過便道到達山頂,可惜除了凜冽的寒風在耳邊狂吹,雲霧夾雜著雪花迎面撲來,一行人的帽子上幾分鐘時間就結上了薄薄的一層霜,眼睫毛全部附著上了晶瑩剔透的小水珠。


迷霧折多山

若隱若現的康定情歌

微微顫顫的站立在山頂,偶爾一陣風吹過,對面的山體若隱若現藏漢文字康定情歌,飄忽不定,凍僵的手要按個快門需要做出快速反應,其他人將羽絨服的帽子直立,搓著手,跺著腳,儘量讓自己暖和一些,期待雲開霧散,一覽美景。


迷霧折多山

折多山上的冰塊

看不到其他的東西,就看看這些冰塊吧。閒著無事,圍著新建的木塔轉上幾圈。


迷霧折多山

新建的簡易塔


最終,還是因為人品太差,什麼都沒有看到,大家快速下山至觀景平臺,站在石碑前合影,拍拍五彩斑斕的寫有藏文的石頭,充分體驗到處一遊的簡單樂趣。


迷霧折多山

就是這麼神奇


停車不到1個小時,停車費10元,下山的路很快,剛過300米到達第一個觀景平臺,大家又齊聲歡呼,扭頭斜視了一下窗外,才發現除了迷霧籠罩的折多山,下面一點卻是豔陽高照,充分體驗了一山有四季,百米不同天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