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黄庭坚最经典的一首咏梅词,通篇看似信手拈来,读来却是催人泪下

黄庭坚也是北宋时期一代文宗,并且他在诗、词、书、画方面,也都是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特别是他在书法方面,更是与苏轼等人齐名,尽管他的诗词无法与苏轼相媲美,但是其中也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名篇佳作,特别是他的一首《寄黄几复》,更是成为了宋诗里的经典之作,整首诗意境高远,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把世间的友情描写得令人感动,尤其是那两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连当时的苏轼读了都为之倾倒。

黄庭坚最经典的一首咏梅词,通篇看似信手拈来,读来却是催人泪下

那么除了诗之外,词也是不错,同样有很多优美的佳作流传下来,其中也是有很多经典的名篇,尤其是他的这首《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通篇描写得极为凄美,也很是伤感,而黄庭坚写这首词时,正是被贬到了广西的宜州,也就是现在广西宜山县一带,那正是这样的一种人生经历,使得词人内心极为悲痛,而他正是看到了早春时节的梅花,为此信手拈来写下这么一首词,以及来表达内心的忧愁之感,从而也是成就了梅花的美名,成为了宋词里的咏梅名篇。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最经典的一首咏梅词,通篇看似信手拈来,读来却是催人泪下

梅花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更是受到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它不同于其它的植物,只是在冬季和初春时节才会开花,而我们都知道这两个季节,那都是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季节,但是梅花却是偏爱这两个季节,正是在这样的严寒的天气里开花,开出来的花无比的艳丽,充满了一种浓浓的清香;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也就使得人们都喜爱梅花,希望自己可以拥有梅花一样的品德。

黄庭坚最经典的一首咏梅词,通篇看似信手拈来,读来却是催人泪下

黄庭坚被贬到了广西,对于他来说,那自然是一种打击,毕竟对于他来说,来到了这种偏远的苦寒之地,远离了中原,自然是不可能会有任何的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所有的人生也就完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词人会悲痛,会伤感的原因。那在这首《虞美人·宜州见梅作》,也正是以一种极为凄美的口吻来表达内心的那种忧愁之感,写得也就极为悲情。

黄庭坚最经典的一首咏梅词,通篇看似信手拈来,读来却是催人泪下

词的上片则是以梅花表达内心的悲痛,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令这整个上片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感,我原本以为在这么一个地方,那是不可能看到梅花,没有想到在这宜州,还是见到了这梅花。这也使得我知道春天马上就要来临了。每当夜晚来临了之后,我都细看那梅花,可是迟迟没有梅花的香味。清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一树的梅花它突然之间绽放了,一枝向南的梅花更是开出无数艳丽的花朵,这真是令人没有想到。

黄庭坚最经典的一首咏梅词,通篇看似信手拈来,读来却是催人泪下

词的下片写得量多为伤感,也更加的凄美,女子在房间的梳妆台上化妆,从而引起了梅花的嫉妒。然而梅花又是飘落到了女子眉毛上。要是在平时见到这种情形,那自然是要开怀畅饮一番,可是现在没有了这种兴趣。自从离开了京城,被贬到了这苦寒之地,这十年来那种情趣,以及青年时代的激情,再也不复存在,内心里只有无限的悲痛之情。

黄庭坚最经典的一首咏梅词,通篇看似信手拈来,读来却是催人泪下

黄庭坚的这首《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通篇情感细腻,描写得也是极为抒情,同时那一份忧愁之感,却又是令人感慨万千。词人也正是以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来描写,为此也令这首词显得别具一格,处处充满了一种悲痛的之感,读来当真是令人肝肠寸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