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未來中國移動會被中國電信超越嗎?

林文泉


就我看法來說,中移動很難被其他運營商超過,為啥?直接看數據吧!

1、運營數據:中移動目前是三大運營商中收入和用戶數最多的,2018年中移動營收是7000多億,用戶已經達到了9.2億,其中4g用戶7億多,全年營收7368億,淨利潤1178億。我們再來看看電信的數據,總體用戶數為3億,4g用戶2.4億,而營收為3771.24億,淨利潤212.1億元。從兩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移動超過電信不是一點點,營收是2倍,用戶是3倍,利潤差距更是達到了5倍左右。

這種體量上的差距,絕對不是短期能追上的,尤其是利潤上的差距!任何企業想要發展就必然要大規模燒錢,而這兩者之間已經有了5倍的差距,電信在拿不出更多的錢進行投入時,必然發展受限。

2、電信優勢項目丟失:電信此前的優勢是寬帶業務,國內在很多地方是電信的基本盤,擁有穩定的用戶群體。而移動在寬帶業務上是後來者,但是仗著錢多,移動寬帶業務得以高速發展,從零到有,從有到強,一直到現在的人數超過電信。截至2018年移動是1.57億戶,而電信是1.46億戶,短短5年時間,移動超過了電信。

當然,不少用戶可能認為移動寬帶雖然費用便宜,但穩定性相比電信要差不少,這麼說的確沒錯(個人就是因為穩定性依舊選擇了電信),但是移動已經靠低資費超過了電信,未來其只要持續建設寬帶線路,屆時就能徹底全面的超越電信。屆時的電信怕是徹底翻不了身了。

3、攜號轉網能撼動移動嗎?

目前移動在用戶中的口碑的確不咋的,各種坑人手段都出現過,導致很多用戶等待攜號轉網的來臨逃離移動。如果攜號轉網真的實施,我想轉移出去的絕對人數(相比其他運營商)可能移動會多一點,畢竟其整體用戶基數大,但這並不代表移動會雪崩。況且,其他兩家運營商的用戶也有不滿地方,也會有轉移進移動的用戶。因此,此消彼長,攜號轉網不會撼動移動整體的規模。

5、5G下一個增長點:5G作為改變信息產業格局的技術,未來一定會有大的爆發。國內三家運營商現在也在逐步投入資金進行建設,但三家之中移動投入的資金規模是最大的,移動預計今年投入170億,建3萬-5萬個5G基站,而電信預計投入的資金規模盡在90億左右。從在我們就能看出這兩家對5G的建設也是有差距的。雖然當前運營商對5G並未完全吃透怎麼玩,但就當前燒錢建設的規模而言,移動依舊是列第一。

綜合來看,不管是當前的運營情況,以及未來5G新技術上的建設佈局,中移動都遠強於電信,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電信是不可能超越移動的。除非移動在未來出現重要的戰略性錯誤,甚至是直接被拆分,否則基本就不可能被其他幾家運營商超過。



Lscssh科技官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就現在來看,如果中國移動沒有被強行拆分的,中國電信很難超越中國移動了。

現在中國移動已經成為了中國運營商裡的絕對的巨無霸,已經佔據了通信業各個分類裡的第一名。

中國移動從電信局分離出來的時候,可以說是輕裝上陣,沒有任何的歷史包袱,並且還帶走了最寶貴的中國第一批大哥大用戶以及GSM用戶,打下了中國移動發展的基礎。

中國移動一直是移動通信領域的霸主,即使是3G時代,TD-SCDMA如此的不成熟,也沒有動搖它的地位。而4G時代中國移動搶跑,又有大量用戶迴流到中國移動。就現在而言,中國的手機用戶數量、4G手機用戶數量,中國移動都是遙遙領先於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

中國移動還發起了”免費送寬帶"的活動,通過各種送,現在已經超越了中國電信成為了寬帶的一哥,現在雖然和整個中國電信集團相比,中國移動的寬帶數量還略有不如,但是發展勢頭來看,也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而在代表了未來的物聯網業務上,中國移動也是遙遙領先,早就是物聯網運營商發展的最好的,這裡也不得不說中國移動的市場敏感度更高一些。

現在整體看來,固定電話、固定寬帶、手機業務、物聯網業務這四個基礎的電信業務,除了已經開始慢慢消亡的固定電話,中國移動都保持著強勁發展的勢頭,也因此中國移動一直保持著中國最大的運營商的名頭。

中國電信無法超越中國移動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電信的利潤一直遠不如中國移動。

現在的三大運營商之中,中國移動的利潤和營收都遠遠的超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更有錢的運營商,就可以投入更多的資金在網絡建設上,不管是固定網絡還是移動通信網絡,中國移動都可以投入巨大的資金,這也是它的優勢所在。

未來的5G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去建設,而在這塊,中國移動的優勢也將更大。更多的資金就意味著更快速的組網,信號更好也就更容易吸引用戶。

而且,移動的主要利潤是來自它的高端用戶和集團用戶,高端用戶是最可能首先嚐試5G的用戶,而集團用戶同時也是行業用戶,就這方面來看,5G時代中國移動的優勢也是比較大的。

中國電信很難超過中國移動的另外的原因,其實是通信業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了。

中國的通信業現在雖然用戶還在增加,但是單用戶收入下降的厲害。中國電信增加的用戶,基本都是中低端用戶,就高端用戶和集團用戶而言,同時也是流動性最差的用戶,非常難爭取,這點在3/4G時代,已經非常明顯的可以看到。

通信業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了,中國電信也很難從用戶的增長中得到很大的好處,也就很難積攢實力超越中國移動了。

就現在的中國的通信業來看,除了將中國移動分拆之外,基本上也就是這個格局了,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了。

總而言之,現在通信業的格局已定,中國移動的先發優勢過於顯著,中國電信已經基本沒有可能在5G時代超越中國移動了。唯一的可能就是中國移動被強行拆分,不過現在看來,5G實在是太重要了,為了中國5G建設,也很難再對運營商有什麼大的動作了,基本不存在這種可能性。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我用移動二十年了,現在用電信,不用不知到,電信網速快,以前用移動從沒這麼快過。


浪子善人


中國電信是國內基礎通信運營商,基楚設備,技術條件,資金投入,不會亞於中移動的能力。從4G網絡速度看來,並不是以為中移動基站多於中國電信佔了優勢。本人認為中移動用戶數太集中有關,從市場應用角度應該適當分流或中移動應提高基站的交換機交換能力,更須要對光纖電路投資和建設,光纖電路是建設基站基楚設施。而中國電信光纖電路對建設數字移動網點多面廣,有利於發展基站建設。根據發展趨勢和各方面有利條件,中國電信會逐步超越中移動的可能。供參考。



胡德雲1


不可能。

先回答“不可能”吧,同時也聲明一下,回答“不可能”本身是不科學的,因為一切皆有可能,說不可能只是說可能性很小,小到不太可能。

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考慮:

首先解題,問題中所指的超越應該是規模和利潤,或者二者有其一。

規模方面:移動用戶數據,移動是電信的2倍,截止1月,中國移動4G有7.5億,電信只有2.8億,寬帶用戶數,中國移動已經達到1.8億,電信也只有1.5億。

收入方面:全球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Verizon(威瑞森無線公司)、中國移動,品牌價值分別為 870.05億美元、711.54億美元、 556.70億美元、比往年同比增長5.6%、13.3%、4.6%。另外中國電信的品牌價值則降低了13.9%,為206億美元,去年排名從第七下滑至第九位。 中移動不僅是電信的2倍多,而呈增長趨勢,電信則下降了。

從政策面上講,開展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是進一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抓手。基於此,國務院國資委選擇航天科技、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移動、中航集團、中國建築、中國中車集團、中廣核等10家央企作為首批示範企業10家央企入選首批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通信行業只有中國移動入選!

所以,無論從行業內部、政策層面、企業成長來看,中國電信要超越中國移動都不太可能。


5G智慧家庭


將來移動必然要被電信超越!因為移動收費太高!太黑!交的費莫名其妙的就沒有了!流量自己就打開被扣費了!


自信人生1446


【未來】容我掐指蒜它一算!

就目前移動通訊形式來看“攜號轉網”丟失用戶最多的是“移動”,好傢伙都跑哪去了?基本都串“電信”家門,想來正常!畢竟被坑多年傷痕累累、誰甘願在一棵樹上吊死!估摸著鬍鬚斷言、往後移動用戶還得丟失部分、那便是被合約捆綁銷售的用戶、期滿同移動說;拜拜……!可能性應不在少數!

轉網;為啥不到 聯通 非得轉 電信?偶覺得吧!應該是不良的網絡環境造成的!民眾多年來被坑的都成精了!國內通訊網絡炸鍋四通八達,從網絡上學習、獲取信息知識不難!大部分用戶對通訊技術基礎常識還是有滴!加上網絡遊戲的興起,對網絡的 速度 延遲 要求較高,電信 毋庸置疑也是公認最好!所以近期用戶倒向實屬正常嘛、見慣不怪。

帶寬;雖說移動先前在村村通網絡上投入不少,贏了不少新用戶,但質量差便是硬傷、當電信開始加大農村互聯網的投入建設佈局、資費相差無幾、網速 延遲 差距明顯的情況下、還能否穩得住用戶 ?嗯……懸~

未來移動是否可能被電信趕超?目前還真不好說;下定結論還為時尚早……畢竟移動這麼一大塊頭, 還得看兩家在新一代5G通訊方面的投入,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質量 環境 覆蓋

信譽 誰會更勝一籌?期待著看吧!最好是掐的死去活來,持三足鼎立用戶來去自由。



01001010001101


未來中國移動是否會被中國電信超越?

客觀的來講,就簡單用數據來對比中國移動移動用戶超越了中國電信和聯通的總用戶之和,雖然中國移動的口碑相對中國電信以及聯通要差一些,但不得不承認,中國移動的網絡覆蓋以及用戶的基數,再加上中國移動的營銷對比中國電信以及聯通個人認為中國移動的營銷更厲害,經常會在大街小巷,包括郊區社區免費推廣卡片使用基本卡片只要實名認證就會免費贈送100塊到200塊錢的話費免費試用時間3到4個月,而對比中國電信也做過同樣的推廣活動,但大多數贈送的話費50塊,聯通就更少見過在線下做推廣活動,並且對比中國電信以及聯通,中國移動對新用戶的優惠套餐套餐的優惠力度更大,綜合資費更低,當然了,客觀的問題存在就是老用戶不能享受新用戶的套餐,或者在使用的過程中,資費被變更,被強制開通增值業務等等,一系列被廣大用戶吐槽的問題存在

之前網友提過,在一些偏遠地區旅遊,中國移動顯示兩g信號就可以正常的語音通話,而中國電信聯通就更不用講,直接沒有信號,雖然中國電信以及中國聯通一正在努力提升網絡覆蓋問題,但一些客觀的問題還是存在的,就比如我在西安郊區使用聯通手機號碼,號碼一回到郊區直接變為3G網絡撥打電話語音信號不穩定,斷斷續續對於4G上網,那就更不可能了,打開網頁都費勁之前辦理的聯通大王卡就直接註銷了,雖然流量很便宜,但不能正常使用

單純的去講網絡,移動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網絡,問題是出在運營者身上,但是中國電信想要短時間超越中國移動用戶數量,除非中國電信會推出更優惠的套餐來吸引更多的用戶,不過有一個問題存在是因為國內目前只有三家運營商有一定的影響力,無論哪一家變得更強大,甩開其他兩家運營商,估計後者還是會變成類似於像中國移動的營銷方式,所以最好是能夠相互競爭,而不是某一家獨大


俠客挨踢數碼


沒有大的波動或者授意,電信超越移動這個可能基本就是不存在,甚至可以說幾無可能,不過我們倒是希望三大運營商都能均衡發展,而不是現在這樣移動有點一家獨大。


基於天然的優勢,和2G時代移動的霸主地位,移動一家獨大就已經確立,那時它的信號強大,比這裡聯通不得不在價格上有所讓步,所以你移動短信0.15元,我聯通就0.10元,基於這樣的競爭,聯通才有了一定數量的客戶,直到3G時代由於iPhone的加持,聯通有了長足的進步,可是這種情況沒能維持太久,聯通失去了一個打翻身仗的機會,雖然移動這時信號不太好,但是它的用戶基數確實可怕。電信呢當時由於網絡特殊還得單獨用一種制式的手機所以處境很尷尬,畢竟我買一臺手機只在電信網絡了玩吧,我曾經就吃了這樣的虧,現在的電信5S版本還靜靜的躺著,如果是移動聯通版的就好了。


來到了4G時代,移動還是憑藉著數量的優勢牢牢佔據著運營商的大頭利潤,聯通和電信加在一起和它也差的很遠,它們三者目前看來移動第一電信次之聯通最末,不過其中任何一個想要超過移動看來真的很艱難,它倆綁在一起都不是對手,可能人們寄希望於攜號轉網,但我想看似很美好,但是移動那是沒發力,如果發力憑藉移動的能量,估計它倆招架之功都不會有。

三大運營商的故事還會繼續,除非是外力終結,否則電信超越移動的機會基本就是夢,即使電信使出渾身解數。


科技NFC


我覺目前看中國電信超越中國移動很難,不過兩者的體量對比有可能維持一個穩定的平衡


中國移動的移動通信用戶目前看全國第一,遙遙領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4G總用戶數加起來都不如中國移動的4G用戶數多,所以中國電信想在4G上超越超越中國移動非常難,如此大的差距不是短期能趕上的

現在很多朋友對中國移動4G的上網速率非常不滿,其實這也很正常。一方面用戶數量多了,雜音自然就多了,另一方面如果中國電信的4G用戶數到了中國移動那個級別,中國電信的4G網絡質量會更不好,投訴會更多


要知道中國移動的4G基站數量基本上快是中國電信的兩倍,而基站的數量就是4G上網的基本資源,所以一旦中國電信的4G用戶數上升,中國電信的4G上網會更慘

那麼我們看看4G運營商新增的用戶數,目前看中國聯通新增的4G用戶速率最快,中國移動新增的最慢。這個規律也很正常,移動的在中國的4G份額已經快到了天花板,在電信和聯通的低價策略下新增放緩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攜號轉網正式啟動的話,移動的4G用戶數新增會更慢,但是一般運營商互相流動到了一個數量就會平衡。畢竟電信聯通的基站規模承載不了那麼多4G用戶數,當前的投資重點已經轉移到了5G,不再是4G,因此用戶數一旦上升,電信聯通的4G網絡會撐不住

但是我們也看到,中國移動的新增寬帶用戶非常迅猛,而且中國移動的寬帶用戶已經超越了中國電信,位居第一。這得益於中國移動拿4G補寬帶的低價策略,這和電信聯通通過寬帶補4G的策略是一樣的,這個趨勢會繼續維持


所以我們看,中國電信的寬帶用戶數量上已經被移動拉開,4G用戶數離移動又有很大的差距,中國電信很難超越中國移動。不知道如果5G開始部署以後,中國電信有沒有這個機會,目前來看應該是非常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