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不管距離多遠,我們都是一家人

點右上角“關注”,知道更多

在很多人心中,西藏是個純潔美麗的地方,那裡有藍天白雲,風吹草低見牛羊。但是,這美麗風景的背後卻是對部分朋友身體並不友好的高原環境。對於長期生活在南方的醫生來說,在提升提升藏區醫療水平同時,克服高原反應也是一項挑戰。現在讓我們來聽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梁嘉韻講述發生在西藏的“一家人”的故事。

純淨藍天下險象環生的盤山公路,打印不了膠片的X光機,身無分文、揹著一袋青稞面住院的淳樸牧民,心率每分鐘160次、口唇青紫的主刀醫生,還有血氧低至75%時的徹夜難眠……只有親身在平均海拔高度為3500米,最高海拔達5500米以上的西藏邊壩縣工作生活過的人,才能夠真正理解這些詞彙的真正含義。

2019年8月13日至9月30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十九支國家醫療隊肩負光榮使命,從豔陽如火的南國廣州,來到雪域高原中的西藏邊壩。在邊壩工作,除了要面對高原反應,還常常會和各種危險不期而遇。多年來,包括援藏醫護人員在內的援藏幹部前赴後繼深入藏區,為改善藏族同胞的生活而貢獻著青春和健康,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邊壩縣醫院的老院長回憶起當年下鄉巡迴醫療時遇到的那場車禍,依然唏噓不已:“十幾名醫護人員啊,都是從內地援藏多年的經驗豐富的醫生,死的死、殘疾的殘疾,縣醫院從此斷層!”老院長口中的故事深深打動著醫療隊員們的心,他們默默地決心做一個純粹的醫者,將援藏前輩的奉獻精神傳承下去,做藏族同胞生命健康的守護人。

剛到縣醫院第二天,從當地草卡鎮送來了一名腹部被熱油燙傷的11歲小女孩,病情危重,尚在高原反應中的醫療隊隊員們齊齊出現在病房:骨科、心內科、風溼科、神經科、婦產科、麻醉科、護理……,醫療隊各個學科的專家都來了!一場現場MDT(多學科協作診療)在病房開展起來。小女孩深2度至3度燙傷,燙傷面積5%,由於就醫不及時,病情有惡化趨勢,可能引起多器官損害!當地醫院沒有隔離病房、不能做生化檢查、沒有高級抗生素!送上級醫院?患者家庭經濟困難,條件不允許!

“一定要挽救孩子的生命!”一個聲音在醫療隊員的心中迴響,經過討論,治療方案出來了:密切觀察生命體徵、精心換藥、加強護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醫療隊帶來的藥物派上了用場!)、預防併發症……終於,醫療隊全體專家和縣醫院醫護人員眾志成城,默契配合,克服了當地藥物、醫療設備不足的缺陷,經過2周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患者逐漸康復,治癒出院。

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每一次成功搶救的背後都離不開醫務人員的全力以赴。在一次成功搶救難產孕婦後,婦產科黃軒醫生問:“搶救中你們體驗到心流狀態了嗎?心流是指全身心投入一項特定的任務時,會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和外界環境的影響,當順利完成後,會有一股強烈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相信各位讀者也被這群守護藏區健康的“天使”所深深折服了,讓我們為他們送上崇高的敬意,謝謝他們所做的貢獻!中國那麼大,都是一個家!


歡迎合作與投稿,我們的工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不管距離多遠,我們都是一家人 | 藏族同胞生命健康的守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