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臺公佈候選人財產:蔡英文存款近4900萬元申報土地6筆

據臺灣“中央社”11月28日報道,臺“中選會”網站公佈了候選人的財產申報資料。

台公布候选人财产:蔡英文存款近4900万元申报土地6笔

數據顯示,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夫婦共申報存款3189萬元(新臺幣,下同)、有價證券1425萬元,但土地與建築物申報都為0筆,另有近1235萬元債務。與6月相比,韓國瑜夫婦的存款減少1300多萬元。蔡英文申報土地6筆、2筆建築物,存款近4900萬元。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申報土地、建築物各1筆,存款800萬元。

延伸閱讀:

蔡英文到處吹“臺商迴流7000億”,實際卻是零! 國民黨痛批

臺灣《工商時報》11月18日報道稱,蔡英文幾乎每日一提的“臺商迴流總額7000億元(新臺幣,下同)”,18日被“藍委”痛批“膨風(閩南語,指吹牛、說大話)”。原因是,臺經濟部門“次長”林全能18日承認,臺經濟部門號稱“申請回臺”的6971億元資金中,70%以上是島內資金。而將在今年落實的資金中,到目前為止都屬於島內,而真正從境外“迴流”的“還沒看到”。

據《工商時報》報道,臺“立法院財委會”8日針對“‘海外’資金回臺現況及後續管理,投資標的與因應策略”,請臺“金管會”、“財政部”、“經濟部”和“國發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在會上問臺“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自“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年初推動到11月15日為止,臺“經濟部”號稱有6971億元申請“回臺”,但哪些是真正從境外回來的投資?

曾銘宗還說,很多老闆透露,“經濟部”邀請他們把投資項目也列入“回臺投資”,蔡當局一直營銷“臺商回來投資”,但實際上是把很多臺灣自然擴廠部分加進來,他質問,這是不是“灌水再灌水”?

對此,林全能承認,這6971億元有70%以上是島內資金,包括自有和貸款,只有30%預計從境外匯回。所有資金預估用3年運行時間,其中2250億元將在今年落實。在曾銘宗追問之下,林全能又稱,據“投資臺灣事務所”統計,目前落實的資金,是以島內資金先運用,到年底僅剩下1個多月,但境外回臺的(資金)“還沒看到”。曾銘宗對此怒批,“這樣會不會太誇張”,“經濟部”每天在發佈消息說迴流資金已經有幾千億元,搞了半天是0元。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則補充說,蔡當局補貼臺廠“手續費”,貸款利率僅0.1%,“臺灣錢更便宜”,臺商何必把錢匯回來,在臺灣貸款就好。他還稱,更讓人生氣的是“給學生的貸款免息,你們(指蔡當局)就斤斤計較,只因為(這)是韓國瑜提出來”。

此前蔡英文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或臉書向島內民眾“秀”所謂“臺商迴流投資”的“政績”,還宣稱“拼經濟從來不是喊口號”。據臺灣“上報”19日報道,有“藍委”對此痛批,這根本是“假迴流、真騙票”,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也直批蔡英文“膨風”。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19日對環球網記者表示,蔡英文此舉是在給自己“貼金”,她一直想要為自己塑造一種執政有為的形象。但實際上在過去近四年的執政期間,蔡英文對臺灣的治理一塌糊塗,把臺灣搞亂了。經濟民生沒有起色,特別是在兩岸關係方面,基本上是失敗的。而蔡英文的這種失敗嚴重影響了島內老百姓的生活和發展。島內很多行業呈現出蕭條景象,不少和大陸深度連接的產業,如觀光、旅遊、零售等,有的甚至出現了倒閉情況。李曉兵說,蔡英文的這種宣傳是在自欺欺人,她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給自己的選舉加分,而一旦真相大白,只會自己“打臉”。

對於蔡當局推動“臺商迴流投資”,李曉兵認為,這是蔡英文當局一直試圖達到的一個“小目標”,但這顯然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它不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臺灣島內市場有限,在加工製造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多侷限性,跟大陸廣大的市場、整個的產業鏈條、完整的產業體系等等相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所以蔡英文當局希望臺商在大陸的投資回到臺灣,這種想法本身就是異想天開的。

李曉兵說,蔡英文當局想通過政治這隻手對經濟活動干預和控制是根本無法實現的。這也顯示出蔡當局對於兩岸深度融合的一種恐懼和擔憂。不過,顯然蔡當局改變不了這樣一種大勢,這也正是我們對國家發展、對兩岸未來走向統一的信心之所在。

國臺辦證實這個消息後,島內網友被民進黨激怒:不把臺商當人看

“臺商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11月13日,臺灣《旺報》網站發出了這樣一聲嘆息。

此前據媒體報道,明年春節前夕,恰逢臺灣地區進行兩項選舉(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和民代選舉),廣大臺胞臺商希望能夠延長春節加班機的執行時間,但該願望卻受到臺當局的阻攔。

“民進黨是想攔著臺商回去投票嗎?”面對島內輿論質疑,臺當局各部門卻百般狡辯,並試圖倒打一耙,將責任推給大陸。

然而,就在11月13日舉行的國臺辦記者會上,發言人馬曉光澄清了事實:臺灣民航主管方面已經明確拒絕了延長春節加班機執行時間。

消息傳到島內,一眾臺灣網友也徹底怒了……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環球時報 參考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