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终于知道怀疑岳飞有《满江红·怒发冲冠》是虚惊一场

岳飞写了《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的证据,近来由于精细化的史料研究逐渐明朗。怀疑岳飞写词的论调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了,因为,所有的怀疑论,都是经不起检验的,甚至也没有一个铁的事实可以证明怀疑。

过去不断有人提出质疑岳飞《满江红》的各种说法。例如,说《满江红-怒发冲冠》最早是明代天顺二年(1458)在岳飞的故乡汤阴县岳王庙的一个诗碑上出现的。

终于知道怀疑岳飞有《满江红·怒发冲冠》是虚惊一场
  • 传说岳飞的书法《出师表》

弘治十一年(1498)杭州岳庙刻诗碑《满江红》是比较早的,嘉靖十五年(1536年)《满江红》一词被内阁大学士徐阶编入《岳武穆遗文》一书,这是《满江红》正式出炉的时间。甚至,现代有的学者,一点严格的历史考证都没有,就瞎猜可能是明代军事家王越创作的。

不明白历史的人都会被这些不实之词所迷惑。一首著名的《满江红》作者,就这样被乱点鸳鸯谱起来,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尘埃落定。

但是,历史的点滴信息还是透露出一些事实真相。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在明代以前南宋人的著作中就出现了记载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的信息。

例如,南宋陈郁的《藏一话腴》中,明确提到岳飞的一句诗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基本可以肯定,这是最早对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记录。但是,《满江红》的全文如何陈郁在《藏一话腴》中没有详细著录,这就有些遗憾了。

那么,岳飞到底会不会写《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呢?

明代的一个家谱,这就是《祝氏族谱》更确切地说明,岳飞确实是写了《满江红-怒发冲冠》的。

终于知道怀疑岳飞有《满江红·怒发冲冠》是虚惊一场

这个族谱里的老祖宗祝允哲,是岳飞的部下,岳飞被害以后,他忧愤而死,是与岳飞同年而死的抗金英雄。

我们就看看这个族谱具体的情况:

根据1986年在江西江山县发现的《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记载,绍兴三年(公元1133)岳飞有《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一首,同时也有祝允哲的《满江红-祝允哲公和岳元帅述怀》一首。

岳飞《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

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这个词有十四个句子,与现在的《满江红》不一样。但是,大体就是和句式是基本一样的。因此,千里马认为,这应该就是岳飞《满江红》的原稿,也是手稿的抄录本。

终于知道怀疑岳飞有《满江红·怒发冲冠》是虚惊一场

古代抄录会出现误抄,但是,误抄一般只是个别字,这首《满江红》十四个句子与今本不同,肯定不是误抄问题,而是手稿本来就是这样的。

祝允哲《和岳元帅述怀》

仗尔雄威,鼓劲气、震惊胡羯。披金甲、鹰扬虎奋,耿忠炳节。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

伤往事,心难歇;念异日,情应竭。握神矛,闯入贺兰山窟。万世功名归河汉,半生心志付云月。望将军、扫荡登金銮,朝天阙。

而祝允哲的和词,只有一句与现在的《满江红》一样,这说明,如果岳飞的《满江红》如果是后人修改成现在这个样子,那么,主要是依据岳飞的手高修改的,基本精神也是岳飞的,也多多少少吸收了祝允哲的词意。

《祝氏族谱》对岳飞和祝允哲两首《满江红》记载的内容,我认为都比较可信,尤其是岳飞的《满江红》词中的大部分句子与今本《满江红》一致,这说明岳飞确实写过《满江红》。

至于《祝氏族谱》中岳飞的《满江红》为什么与今本有一些不同,这就是次要问题了,因为从《祝氏族谱》的记载来看,祝氏录下的赠词肯定是岳飞的手稿,这是没有商量的。

我个人认为,如果《满江红》今本还是岳飞的作品,那么后人修改的成分就很大了。

终于知道怀疑岳飞有《满江红·怒发冲冠》是虚惊一场

因为《祝氏族谱》中岳飞的原词最后一句不是“朝天阙”,而祝允哲和词的最后一句是“朝天阙”,这显然是后人读到这个资料以后,把两首诗的优势综合了一下并加以修改的。

如果是岳飞自己修改,他怎么会用别人的句子呢?这不合乎一般的常理。因此,现在的岳飞《满江红》是后人根据岳飞原诗和祝允哲和诗而整理修改的一个版本。

根据这些可信的信息来说,岳飞确实写过《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而且,岳飞的手稿是保存在祝允哲家族后代手中的。只是原文与今天的版本有十几处不太一样,为什么不一样,这个问题就是一个谜,但是,根据岳飞和祝允哲两个人的诗词,足以说明已经具备了岳飞创作这首词的基础。

至于在欣赏现在版本《满江红·能否成功》这首词中,出现的什么“贺兰山阙”、“三十功名尘宇土”等等问题,都是非常次要的问题,也是超越文学欣赏过度解释的问题。所以,怀疑岳飞写《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的戏,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