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三大证券报精华摘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血”

中国证券报

易会满:努力实现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旗帜》杂志发表署名文章表示,要敢担当善作为,站稳人民立场,努力实现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易会满强调,强化监管人民性,必须在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上下功夫。当前,证监会紧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对一些市场反映比较集中的关键性方向性问题深入研究论证,加强资本市场改革顶层设计,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双管齐下”提升基建项目融资能力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适当调整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财政部同日发布消息称,已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占2019年当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2.15万亿元的47%。专家认为,专项债和资本金相关政策“双管齐下”,有助于提升基建项目融资能力,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

试点政策出台,P2P转型小贷公司门槛明确

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互金整治办和网贷整治办于近日印发《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表示,积极稳妥地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引导部分符合条件的网贷机构转型为小贷公司,主动处置和化解网贷机构存量业务风险,最大限度减少出借人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普惠金融规范有序发展。

北向资金继续扫货行业龙头

连日净流入的北向资金在27日出现放缓迹象。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市场磨底过程还在持续,市场即将临近方向选择。从中长期角度看,外资持续流入的大趋势具有高确定性,将为A股行情进一步走强提供量能支持。

上海证券报

科创板经验带动制度创新 近期重点推进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宣布启动至今已有一年多。权威专家评价,近一年多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坚持了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充分借鉴国际最佳实践,总体运行平稳,取得了初步成效。科创板改革肩负着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使命,发挥着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决策部门将把科创板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逐步推广到其他市场板块。

证券时报

中小银行多渠道“补血” 适配性监管紧锣密鼓

在9月以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会议上,均提及银行资本补充,其中最近两次会议重点提及了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政策脉络串联在一起可发现,中小银行改革的大幕正缓缓拉开。

核心资产股价波动 基金经理遭遇选择性难题

近期,A股市场“核心资产”出现不同寻常的价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基金经理的估值争议,让他们遭遇选择性难题。而在年底机构频频调仓换股的背后,无疑是一场关于“核心资产”的性价比之争。一位价值投资风格基金经理直言:“现在买白马股还是价值投资吗?布局估值那么贵的白马股,就类似2015年买成长股或题材股。”

(储继军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