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周至,武功,興平人,你知道渭河南岸有多少個號子村?

渭河一水東流,造就了八百里大秦川。以寬廣胸懷,滋養著兩岸千萬人口。

周至,武功,興平人,你知道渭河南岸有多少個號子村?

渭河發源於渭源(今甘肅渭源縣烏鼠山),流域甚長。河床走向不定,忽北忽南。洪水氾濫,水頭向南,北留沙灘,吹毀田園;水頭向北,大浪切岸,毀了田地,在南岸留下荒灘。河北村莊只好渡水在南岸扎號務田。久而久之,號舍增多,形成村落。由北岸過來的種田人,以原在村各為號子村起名,以便確認這就是北岸那個村的人和地。一為好認,二為記事,後來,這裡就形成了帶號子的村社。

周至,武功,興平人,你知道渭河南岸有多少個號子村?

周至武功兩縣,素以周至城北清水河為界。元,明,清以來,武功沿渭河一帶村莊,因洪水失地太多,渭河中心線北移,給南岸留出成片土地,北岸各村過河種地。如,武功高王號村遷居南岸種地的人,把自巳種地暫居之地叫--高王號,實際意為我是高王號村的人。

由清代至民國末期,由今天的富仁鎮屈桑村以西,至今啞柏鎮北的裕盛村西頭,約有五十多個帶號子的村莊。由於地處河灘,多有水田,生活習慣,風俗,語言和清水河以南人有很大區別。仍保留著老家武功的生活習慣,興平,武功的地域烙印,隨處可見。形成了周至北鄉,水茂糧豐,魚米之鄉的,江南風格的獨特風景線。

據《武功縣誌》和史料記載。武功原行政區劃有三廠鄉,三廠聯保,三廠鎮,三廠區,行政上歸大莊區管轄。民國至解放前,將武功縣渭河南三廠區五個鄉,劃歸縣上直接管理。一九四九年九月,劃歸周至縣管理,從此周武兩縣以渭河為界,直至現在。

後又將興平縣渭河南十六個小鄉,劃入周至,從此,興平與周至才以渭河為界,加上山區的板房子地區,才形成了今天大周至紅旗飄飄的版圖。

昔日沿渭河南岸的號子村,由東向西分佈於我縣的富仁鎮(含原辛家寨鎮),二曲鎮,四屯鎮(含原侯家村鎮〉,啞柏鎮等四個鎮的十四個村社區。他們是永安號,三屯號,湖北號,方寨號,尖柏樹號,立節號,新梁號,許家號,新立節號,義樂寺號,橋寨號,六傾地號,袁家號,八號,九號,張李號,牛角號,鄭村號,高寨號,邊牆號,譚寨號,朱家號,普集號,渭源號,孫家號,南寨號,梅家號,朱田號,康家號,黃家號,高王號,崆峒號,瓦子崗號,柳林號,高牆號,韓家號,馬坊號,薛固號,趙家號,馬圈號,陳家號,李家坎號。

這些帶號子的村莊和不帶號子的村莊(如屈桑村、亂石窟、和尚棚等),在渭河南岸形成了長達四十華里的魚米之鄉,是一條融合了周至,武功,興平三縣風土人情,傳統民俗文化的最美風景線,是多姓,多省,多民族安居樂業的民居大觀園。

最為有趣的是這些號子村的村名都與渭河北岸武功,興平故鄉村名相連。如永安號——永安村,義樂寺號——義樂寺村,黃家號——黃家村,梅家號——梅花寺村,陳家號——陳家坎村,高王號——高王村等。

七十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壯麗七十年,周至已舊貌換新顏,我懷念號子村的過去,更想一睹她飛速發展的今天。一九七〇年八月至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的九年間,我利用在城關,啞柏兩地工作的機會,從東到西,多次走訪號子村所在的生產大隊,從東邊的亂石窰,到西邊的裕盛二十隊,基本上都有我留下的腳印,或泥濘小道,溝邊水渠,從整隊整村,到田間零散農家,都給我留下了深的記憶。號子村已融入了周至的山和水,但與北岸原住村社還是有割不斷的親情和千絲萬縷的根脈。他們依然隔河相望,心兒依戀著昔日的故里。

周至,武功,興平人,你知道渭河南岸有多少個號子村?

淺淺渭河水,

深深兩岸情,

一橋連南北,

周武一家親。

作者簡介:屈毓曉,西安周至終南人,陝西曆史文化使者,原新華社陝西分社《聚焦陝西》專題部主任。現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39所退休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