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当你躺在手术台上时,你将面临哪些风险及并发症?

很多患者一进手术室就会特别紧张、焦虑,导致血压飙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血压甚至可以达到220/130mmHg以上,导致脑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只能暂停手术。说到做手术,有多少人能处之泰然、面无惧色呢?当你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世界一下变得安静了,几乎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面对着一个个身穿绿色手术衣,头戴帽子,面戴口罩,看不到表情的医生、护士,说着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操作着各种不知名的医疗器械,你除了紧张、焦虑和恐慌,是否想过,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哪些风险及并发症呢?

当你躺在手术台上时,你将面临哪些风险及并发症?

手术室

一、麻醉风险

1.麻药过敏:虽然麻药的作用是让人失去感觉,不像抗生素一样需要做皮试,但也有患者会对麻药产生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瘙痒、皮疹,重者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误吸:全麻和椎管内麻醉位置较高的患者,容易因为胃内容物反流,导致误吸,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所以术前,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麻醉师,强调最多的是要禁饮食,包括任何食物及液体。

3.恶心、呕吐:麻醉的一个常见副作用就是胃肠道反应,由于呼吸抑制引起呕吐中枢兴奋、迷走神经亢进引起胃肠道蠕动增加、腹部手术牵拉肠管以及患者对辅助用药敏感等原因,都会引起术后恶心、呕吐。

4.头晕、头痛:由于全麻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所以麻醉苏醒后,会产生一些头晕、头痛以及遗忘等症状。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因为脑脊液漏出,易致颅内压下降,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所以术后6小时内应严格去枕平卧。

5.尿潴留:不论是全麻还是椎管内麻醉,都容易引起膀胱排尿反射抑制,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尿潴留,尤其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需要留置导尿。

6.其他:全麻插管时可导致牙齿脱落、口腔、气管黏膜损伤,引起咽喉部不适;椎管内麻醉可能出现穿刺针断裂、背痛、损伤脊髓等风险。

当你躺在手术台上时,你将面临哪些风险及并发症?

气管插管

二、手术风险:

1.伤口感染、延迟愈合:术后导致伤口感染的原因很多,详见: 。

2.术中、术后出血:手术时难免会伤及血管,导致出血。比如,伸开你的一只手,仔细观察手背,有的人血管清晰可见,有的人却什么也看不见。能辨别的血管手术时会尽量避开,但不能辨别的血管很容易被切断导致出血。血管误伤后,对不重要的血管会直接电凝封闭或者在损伤两端进行结扎止血;而对重要的血管会进行吻合,恢复运血功能。血管具有弹性,一旦切断就会回缩,增加止血难度。此外,有些出血点被结扎后,由于受麻醉的影响,血压较低,表面看上去血已止住,但是当麻醉效果逐渐消退或者患者逐渐恢复活动能力时,会因为血压增加,导致再次出血,细小的血管可通过自身的凝血功能逐渐止血,而较粗的血管则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止血。

很多常规手术一般出血较少,所以不会输血。而对于一些重大的手术或者术中出血较多的手术,则需要输血,当然有关输血的风险,也比较多,在此不详细叙述。

3.重要组织器官损伤:虽然正常人体的五脏六腑清晰可辨,但其供血血管及神经支配却隐藏在周围组织中,再加上疾病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粘连,这时就容易造成误伤,如胆囊切除术易伤及胆总管引起胆漏,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易伤及膀胱及输尿管引起排尿困难,乳腺癌手术易伤及腋动脉及腋神经引起同侧上肢功能障碍。所有这些误伤都可能会为患者造成额外的损害,有时甚至超过原有疾病本身。

4.心脑血管意外:我们常常听说,XX邻居很长时间没见,被发现时已在家去世多时,或者是XX在打麻将时,因为胡牌情绪激动突然猝死,还有就是长期加班、过度劳累导致猝死,上述情况的发生多半与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有关,如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所以说,对正常的人来说,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出现心脑血管意外也是比较常见的事。而对于即将手术的患者,由于紧张、焦虑,再加上本身的疾病,以及术中的刺激,虽然由于麻醉的影响,感觉不到疼痛,但手术刺激依然在影响着人体,这就导致在住院手术期间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大大增加。你可能会说,我就在医院,出现这种情况,难道还会怕吗?事实上,症状轻的可能不怕,但症状重的,如脑干出血、大面积心梗,可即使在医院,医务人员也无能为力。

5.肺部感染:手术后,某些患者可能因为长期卧床或者体质虚弱,导致排痰无力,痰液不能排出,淤积在肺内,增加细菌入侵和肺炎的易感性。严重的肺部感染也是引起术后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术前让患者多练习吹气球,术后协助患者吐痰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

6.肠梗阻:对于全麻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尤其是腹部手术患者,医生都会嘱咐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有时家属不理解,就会问患者做完手术很虚弱、一动伤口就痛,为什么还要让多活动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促进胃肠蠕动,防止形成粘连性肠梗阻。因为长期卧床、禁饮食,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再加上腹部手术时牵拉肠管以及术区渗血、渗液,会导致局部炎症,易形成粘连,继而发展成肠梗阻,出现腹胀、腹痛症状,影响患者正常康复。

当你躺在手术台上时,你将面临哪些风险及并发症?

肠梗阻X线片表现

7.泌尿系感染:有些患者因为麻醉致排尿反射抑制、伤口疼痛引起膀胱及尿道括约肌痉挛以及不习惯于床上排尿等,容易引起尿潴留,需留置导尿。部分中老年男性,由于伴有前列腺增生,可能需要长时间通过导尿管协助排尿,而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尿道粘膜防御功能下降,尿液冲刷作用消失,容易导致细菌生长繁殖进而引发感 染。

8.应激性溃疡:很多人不理解,我明明做的是脑部或结直肠手术,为什么会出现胃出血?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重大手术创伤及低血流灌注的情况下,会重新分派血液,优先保护重要器官如脑、心脏,增加其血液供应,而胃肠道及皮肤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胃粘膜供血减少,会导致胃粘膜防御功能降低,而胃酸分泌的增加,会持续刺激胃肠粘膜,最终引起胃粘膜损伤、糜烂,等胃血流恢复时,就会引起胃出血。

9.静脉血栓形成:经常会从网上或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可,手术很顺利,术后恢复良好,为什么上厕所或准备出院时人就突然出事了呢?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数是由血栓引起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小心被锐器划伤出血了,只要伤口不深,很快局部会形成血凝块,出血停止。这是因为伤口出血时,损伤的血管收缩、人体血液中凝血因子增加,增强凝血功能,局部形成血栓,防止出血。同理,在手术过程中,会有很多出血点,势必会增强机体凝血功能,导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当你躺在手术台上时,你将面临哪些风险及并发症?

血栓堵塞血管示意图

此外,部分手术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早期下床活动,长时间卧床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大家都知道,水流慢的河段容易积沙子,而水流快的河段不容易积沙子。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人体血管,下肢因为不能活动导致血流减慢,再加上手术时造成的高凝状态或者某些疾病引起的血液粘稠度增加,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如果下肢局部形成血栓,在活动时可能会掉落,跟随静脉会流入心脏,在通过心脏泵出后,沿着动脉血管进入肺、心、脑等器官,堵塞相应的血管,引起肺栓塞、心梗、脑梗等,严重时危及生命。

10.发热: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数患者体温不超过38℃,可不予处理;体温在38.5℃以上,出现不适症状时可予以物理降温、退烧药等对症处理。原则上体温低于38.5℃,不建议使用药物退烧。若短期内出现高热(>39℃)或长时间高热不退,要考虑细菌感染可能,须予以抗生素治疗。

以上是与手术有关的比较常见的一些风险及并发症,在手术前,主管医生都会向患者及家属告知。一方面履行患者的知情权利,另一方面手术风险不可避免,万一出现风险希望能取得患者的谅解。虽然我们不能做到彻底避免手术风险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尽量降低手术风险的发生。毕竟,而对于有些疾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