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水浒中,宋江和鲁智深的暗战逐渐升级,最后有人竟提出散伙!

麻子说水浒,越说越有谱。用心做原创,期待您关注。

水浒中,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很多读者都一厢情愿地把他们当成正义的化身。在梁山上,宋江是一把手,鲁智深是步军一哥;宋江称鲁智深为“吾师”,鲁智深称宋江为“公明哥哥”。表面上看,两人客客气气,名为上下级,貌似亲兄弟,然而纵观全书不难发现,宋江和鲁智深并非想象中那样相处融洽,其实早就貌合神离,面合心不合了。

水浒中,宋江和鲁智深的暗战逐渐升级,最后有人竟提出散伙!

早在三山聚义打青州时,杨志提出请宋江出兵,鲁智深的回答就颇具讽刺意味。水浒原著(120回本,下同)第58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中,鲁智深曾说:“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的名字,聒的洒家耳朵也聋了。”我们细细品读,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话里有话,甚至话中带刺。谁也不会傻到用这种言语来夸奖别人。这段话表面上是对宋江的一种褒奖和恭维,背后透露的深层含义却是一种不服和贬低。

水浒中,宋江和鲁智深的暗战逐渐升级,最后有人竟提出散伙!

如果鲁智深表现出来的不服只是一种前奏,那么接下来两人的暗战很快就擦出了火花。还是在第58回中,鲁智深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宋江。宋江也用同样的言语回敬了鲁智深。当时宋江道:“江湖上义士甚称吾师清德,今日得识慈颜,平生甚幸!”表面上看这是一句正常的客套话,但话中的讽刺意味更浓厚、更明显。鲁智深是个杀人如麻的强盗和尚,跟“清德”、“慈颜”扯不上半毛钱关系。这种虚假过度、甚至过份的恭维,摆明了是对鲁智深的一种挑衅、一个下马威,也可以理解为梁山对收服三山势力的志在必得。

水浒中,宋江和鲁智深的暗战逐渐升级,最后有人竟提出散伙!

此后,宋江和鲁智深的暗战不断升级,甚至到了公开的程度。水浒原著第71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宋江于重阳节召开菊花大会,武松、李逵先后表明了反对招安的立场,随后鲁智深也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地说道:“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这段话不仅公开了宋、鲁之间的矛盾,更把原本剑拔弩张的大会气氛推向了千钧一发的顶峰。菊花大会相距石竭排位仅一两个月,鲁智深于此时公开散布散伙言论,本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但从侧面也反映了鲁对领导的失望、对前途的无望、对梁山的绝望。

水浒中,宋江和鲁智深的暗战逐渐升级,最后有人竟提出散伙!

宋江和鲁智深本来并无个人恩怨,虽然有过互不服气,但无关大局。随着梁山事业发展壮大、人员构成鱼龙混杂,宋江和鲁智深逐渐成为梁山上招安派和拒绝招安派两股政治势力的代言人。宋、鲁智的矛盾也成为两股政治势力相互斗争的缩影。招安事关梁山前途命运,也事关宋江的个人利益。在这一点上,鲁智深虽然粗鲁却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他才会用势同水火的言语,表明自己反对招安的坚强决心。

作者爆文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