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随着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

剧中人物苏大强的表情包也走红网络

近期剧情中苏大强栽在了虚假投资理财上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剧中,苏大强在“高回报”的利诱下,把自己四万元积蓄拿去投资理财了,谁知道才有几次“收益”后,这家理财公司就已经人去楼空,苏大强所有积蓄都被骗光了。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苏大强想通过“理财”发笔财

结果却落入了非法集资诈骗的陷阱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苏大强老人被骗经历,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现实中,在查处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特别是非法集资类、非法理财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类案件中,受害群众80%系中老年群众。这些受害群众工作了一辈子,手中多少有一些积蓄,想使手中的闲钱多产生一些收益,但又缺乏投资的渠道和经验,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中老年群众的弱点,把犯罪对象锁定为这一群体。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下面,我们就以“普法剧”的方式

打开《都挺好》

一起围观剧情新发展吧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苏大叔,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理财需谨慎哦!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就是一些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这些“骗局”一般有障眼法,详细的我发您手机了,您一定要仔细看看,避免上当啊!

1、编造虚假项目

据公安机关统计,非法集资者大多通过注册合法公司或企业,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将人骗入泥潭。

2、谎称创业创新

在近年破获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中,很多都是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扶贫互助等旗号,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的幌子,吸引投资人的骗术,让人防不胜防。

3、承诺高额回报

暴利诱惑,是所有非法集资者欺骗公众的不二法门。为了吸引公众,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会“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有些回报率甚至高达数十、上百倍。

4、虚假宣传造势

利用网站、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聘请明星代言或制造伪名人效应传播虚假信息,也是迷惑公众视线的一种常用手段。

5、藏身虚拟空间

借助虚拟网络,将“去中心化”“开放源代码”等时髦概念作为投资的“噱头”,通过编造故事、设计模式等手段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6、利用亲情诱惑

实际案例中,大部分非法集资的投资人都是在亲友的劝说下参与的,尤其是中老年投资人。非法集资者一般通过收取保证金、约定到期返还保证金,并提供免费入住养老基地服务或给予养老补贴的方式,非法集资。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苏大叔,我们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现在的涉案公司普遍没有门槛,或门槛很低,吸揽存款者均以高息或高回报率为诱饵,吸存利息从年息12%、13%、15%、18%到月息1%、1.3%、1.4%、1.55%不等,均大大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且基本是按月付息,并承诺可以随时提取本金。涉案公司多采用前期高额返利的方式“兑现”承诺,获取存款投资信任,以此吸引更大投资。所以,对于您所说的理财项目,还请了解清楚再做打算哦!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对于投资理财类活动,老人们要擦亮眼睛,多咨询子女,对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更要谨慎,不要盲目相信各种理财项目的宣传以及所谓的“公司实力”,以防上当受骗。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声明:本微信转载此文章,仅为用于公益性普法宣传,以提高全民法律素养,无任何商业目的。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编辑(QQ:404975047),以便我们及时妥善处理,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苏大强“理财”前给检察官打来了电话…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新津检察讯息及便民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