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流浪地球》能不能卖到40亿?

《流浪地球》能不能卖到40亿?

来源|犀牛娱乐 文|南如珉 编辑|朴芳

春节档已经进入一周倒计时阶段,每部影片都已经倾尽所有,几乎将宣发做到了极致。

对于第一梯队的三部喜剧来说,体量够足、卡司够大,躺着也能赚钱,而紧随其后的《流浪地球》在类型上较三大种子存在劣势,先天的娱乐性不足,导致排片和预售存在差距。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流浪地球》却极具变数,在类型上没有对手,如果品质足够,天空才是它的极限。

《流浪地球》能不能卖到40亿?

看似凶险,却暗藏生机

《流浪地球》能不能卖到40亿?

至少截止到目前,今年的春节档是最为激烈的,几乎把内地市场所有的王牌都拿出来了。春节档历来都是观影的狂欢,除了观众没有输家,而今年几乎会将市场发挥到极致。

从排片的竞争来看,春节档8部影片,部部来势汹汹,几乎都有独占为王的实力,8部大片几乎能把影院逼疯,如何排片成了一个大问题。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尽可能的平均主义,目前三部喜剧占据了60%以上的排片,但再也没有前两年《西游伏妖篇》、《捉妖记2》独占30%+的排片。

而《流浪地球》处于一个危险的临界点,在排片和预售方面均不能跟三强抗衡,同时也领先于后面的几部影片,处于独一档的水平。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在排片上突破了10%,接下来会逐步的递增,最终有望拿到接近12%的排片空间。对于春节档来说,这就是5万多场排片,具备了发酵乃至逆袭的可能。

《流浪地球》能不能卖到40亿?

对于很多人来说,《流浪地球》目前的位置,以及缺乏娱乐性的类型,不看好或者说不及三强,是非常主流的看法,显然影院也是基于这个判断做出了排片的选择。但如此凶险的境遇,却暗藏着生机。从一个角度来看,相对其他来说,它是小众类型片,换一个角度,那就是类型制霸、一家独大。

鉴于三个头部大片都属于喜剧的范畴,非常适合春节解压、贺岁的情绪,会成为绝大多数观众的首选。但三部功能相近,互为对手,每部影片都是有两部对手,对于低频次观众或者非观众来说,很难同时观看三部。但《流浪地球》却并不存在类型上的对手,或者说它的对手只是客观的危机环境。

宏观角度来看,三个头部大片处于一个体系,而《流浪地球》虽然占比小,却独占一个体系。观众如果只选两部影片,会在第一个体系里三选一,第二个体系却没得选。而一旦《流浪地球》如同预期一般拿到了令人惊愕的高口碑,观众会更加倾向于这种选择。

综合下来,春节档会有几十种可能性出现,但不论春节档出现任何一种情况,在任何的假设之下,即便三个头部喜剧都有不错的品质,那也只能减缓《流浪地球》的逆袭速度,却不能阻止这种逆袭的发生。话题、突破性、情绪的释放是无法阻挡的。

能否填补内地40亿档的空缺?

“降维打击”,这个词出自刘慈欣的小说,却又非常适合如今刘慈欣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可谓神之因果。电影市场领域的降维打击,基本能够分为三个领域。首先是社会现象维度对电影维度的打击,即电影已经从一个艺术表现形式升级到全民讨论的社会现象,它的范畴已经超出了电影。

其次是受众层面来讲,就是理论上所有人对电影观众的打击。即原本的电影受众已经扩大为整个人类,理论上所有的人都成为了电影的潜在受众。如果一部电影让那些低频观影群体,甚至不看电影的群体走进影院,其受众的暴增无疑是极其恐怖的。

最后便是影片话题发酵对口碑发酵的打击。不论是电影中表达的主题,还是情节带给观众的情绪,都会轻易让观众讨论到电影之外的话题,一旦这个话题是具有共鸣的、有煽动性的、具有普世价值的,那么就极容易产生话题的发酵。显然,话题发酵速度是要远远快于口碑发酵速度的。

正因这种降维打击,才有了《战狼2》、《我不是药神》如此惊人的、远超自身体量的票房成绩,也是看好《流浪地球》斩获春节档冠军的最大原因。

《流浪地球》能不能卖到40亿?

当然,任何的降维打击,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即影片必须拥有非常过硬的品质。影片的原本维度,即电影维度、电影观众维度、影片口碑维度,都得是一个很高的标准。而《地球最后的夜晚》便是它的原有维度不够,导致无法形成打击。这个角度来讲,《流浪地球》是足够的,一轮轮的点映已经在不断印证这一点。

降维打击,即高维度对低维度的打击,但在春节档的市场当中发生的概率并不大,《疯狂的外星人》对《新喜剧之王》不存在降维打击、《新喜剧之王》对《飞驰人生》同样也不存在,因为它们三者处于同一维度,它们之间的竞争,属于品质上的竞争。

《流浪地球》能不能卖到40亿?

哪些影片能够具备这种高维度?比如将一种类型做到了极致、比如将情绪精准的释放、比如将从未有过的东西加以高水准呈现,等等。它们的出现,无一例外都是将之前的维度刷新、提升,将观众的情绪舒展的释放,最终呈现在观感上,都是让观众收获了巨大的观影满足感。

而《流浪地球》,在配备了超高的口碑之后,让一切都拥有了可能。作为国内首部科幻大片,它所呈现的品质是远超预期的、它所带来的视听语言、情感宣泄,都能够无比精准的击中国内观众,这也就进一步促进了降维打击发生的可能性。

从纯粹的市场角度来看,《流浪地球》跟去年的《红海行动》都颇为相似。开局阶段,小类型无法占据开画的主动权、卡司阵容相对较弱、品质都非常过硬。去年《红海行动》开画仅有11.4%的空间,票房斩获1.29亿,均处于第四的位置。而《流浪地球》的位置和空间与其接近,类型局限下无法形成高举高打。

《流浪地球》能不能卖到40亿?

截取到映前第八天的数据,《流浪地球》多项数据超过去年同一时段的《红海行动》,当然这也跟两部影片的宣发策略和节奏有关。至少从开局方面来看,《流浪地球》的优势更加明显,能否在总票房上形成超越,乃至突破40亿大关,需要看“降维打击”能否再次出现。

今年春节档,一切皆有可能,其复杂局面很难在先期精准评估,多部影片出现爆表现象已经不可避免。但相对来说,《流浪地球》更具突破性,它当然很难达到徐峥喊出的超越《战狼2》的成绩,但却有机会冲破40亿大关,填补这项空白,也非常期待接下来春节档的到来。

《流浪地球》能不能卖到40亿?

播报当日票房、排片数据、档期资讯、深度票房数据挖掘、电影产业观点速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