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最近,電視劇《娘道》在一片爭議聲中迎來了大結局。

相比去年群雄逐鹿,《人民的名義》收視破8%的盛況,今年收視破1%的劇都寥寥無幾。但一片“慘淡”中,《娘道》仍然刷新了某衛視的收視記錄:

收視率一度破2%,排名衛視第一,遠遠超過同時段播出的其他電視劇。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然而一邊是津津有味的看劇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另一邊,該劇卻面臨著斷崖式的口碑,豆瓣評分只有2.7,超過八成的人為這部電視劇打了一顆星。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熱評裡幾乎全是一星。

極富爭議的劇情,還引發了主創團隊和網友的口水戰。甚至,“陪爸媽看娘道”、“娘道 尬”等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

不少網友吐槽,國慶七天假期陪著父母、婆婆、爺爺奶奶看了七天的《娘道》:

“我覺得三觀不正,我媽追得津津有味。”

其實,《娘道》看起來並不像一部會“爆紅”的劇,沒有流量明星加持,苦情戲往往也並不討年輕人喜歡。它的受眾群體,是廣大中老年人們。

有人說,豆瓣評分並不能客觀展現這部劇的真實水平,因為爺爺奶奶們不上豆瓣。

那麼,劇情又是怎樣的呢?先放幾張劇照鎮樓,大家感受下: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的女主瑛娘因為家裡太窮,被賣到隆家做祭奠河神的“河姑”。後來,投河不成,瑛娘被一家農戶救了起來。

她一心只想為夫家“生兒子傳宗接代”,給兩個女兒取名招娣、盼娣,期待著第三個孩子是個兒子。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也是這時,瑛娘發現自己的丈夫是隆家二少爺,因為這一胎可能是個兒子,她成功被婆家接納。

孩子出生難產,產婆問瑛娘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瑛娘斬釘截鐵要保孩子,拼命也要給丈夫生出兒子:“我這條賤命算什麼!”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你讓他們拿刀把我肚子豁開,把孩子拿出來,別管我!”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劇中,包括瑛娘在內的所有人都在默認“兒子才能延續香火,兒子比女兒金貴”。

得知這一胎又是個女兒,原本趕來噓寒問暖的婆婆瞬間翻臉,還因為聽信謠言,認定孩子是“妖女”,要將她扔進黃河。

就連瑛娘得知後,也失落地對丈夫道歉:“對不起,又給你生了個女兒。”

她自認生女兒是對不起夫家,主動要求休妻:“二少爺,我配不上您,您就休了我吧。休書就寫瑛娘不事公婆,生不出兒子。”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除了無處不在的傳宗接代思想,還有各種毫無下限的尊卑禮教。

大兒媳被婆婆訓斥,要強顏歡笑:“您是婆婆,我是兒媳婦,您還不是想罵就罵。”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瑛娘更是每天跪丈夫、跪婆婆、跪祖宗宗廟......

婆婆說欠盼娣和招娣,瑛娘卻只覺得自己對不起婆家。

她似乎忘了,女兒差點被婆家扔進黃河。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為人母親,她執著地只想要兒子,卻忽略了女兒;為人兒媳,她卑微至極,毫無自我;為人妻子,她同樣沒有任何尊嚴。

瑛娘被人設計陷害,丈夫誤以為她在外偷情,衝進來不問青紅皂白就是一巴掌,滿口“賤女人”,甚至要當著孩子的面開槍殺了她(槍裡剛好沒子彈,女主逃過一劫)。

面對這種侮辱,她沒有憤怒,而是選擇了原諒,還讓女兒不要怪他,“畢竟他是你們的親爹”。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導演郭靖宇稱,“娘道”的含義是“生而無求、哺而無求、養育而無求、捨命而無求”,簡而言之就是母親對孩子無悔無私的付出。

“三觀有毒”還是“受眾需求”?


很多網友認為該劇“三觀不正”,尤其是過度渲染母親的犧牲精神,讓大部分網友難以認同。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劇中透露出濃濃的“重男輕女”思想,也備受網友詬病。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在線上被“罵”,在線下卻收視火爆,也有不少網友認為,畢竟電視劇的背景決定了受眾群體,年輕人因為三觀不同很少會產生興趣。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劇情被群嘲後,演創團隊親自下場回。應導演郭靖宇喊冤,聲明自己是在批判封建思想。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面對來自觀眾的熱烈討論,郭靖宇也表示很榮幸,“我是個年輕的老導演,從事藝術工作28年了,從第一天起講的就是為人民服務,

人民包括很多坐在電視機前的中老年觀眾,他們不會上網、不會付費買視頻網站會員,如果都去為年輕觀眾拍戲,他們在電視上看什麼呢?我不反對為收視率服務,但我覺得為人民服務更高級。”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中國婦女報評論:

反感你,是因為你把毒瘤扮成了鮮花


昨天,一則中國婦女報對該劇的評論引發網友關注,評論認為:

事實上,人們批評《娘道》,不是因為它表現了封建糟粕,而是它把封建糟粕的毒瘤描繪成了鮮花;用所謂的娘道,覆蓋了女性的所有價值;把對女性的壓榨和女性的愚昧包裝成了偉大的付出。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以下為評論節選:

生兒子才是王道,女人地位卑賤,的確是那個時代實際存在的弊病,可是,《娘道》裡沒有批判,卻是歌頌。

看觀眾評價,此劇情節狗血,上演一幕接一幕宇宙間上萬億分之一的偶然。但表現女主各種被虐,各種自輕自賤,卻一點都不跑偏。

《娘道》收視率第一,評分卻只有2.7?


就是這麼一個恪守“娘道”的人,編劇導演把她的愚昧落後陳腐,打扮成了美德,包裝成了偉大,所以,她贏得了劇中人的喜愛,男人三個四個地愛慕她,甚至有人為愛她不惜害死她丈夫。

哪有什麼批判呢?分明是把腐爛的東西描繪成了鮮花瓣。

要問怎麼算批判,參考魯迅先生的《祝福》。《祝福》寫於1924年,描寫的年代跟《娘道》相近,女主祥林嫂,也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勤勞善良,命運多舛。丈夫死了,被婆婆賣了,再嫁的賀老六又死了,唯一的兒子被狼叼走了。再回到先前幫工的魯四爺家,曾喜歡她的魯四嬸嫌棄她了。聽從柳媽的指點,花錢去捐了門檻,門檻代表自己讓千人踏萬人跨,以贖自己嫁了兩個男人的罪過。又一個新年來臨,以為洗清了罪過的祥林嫂,歡喜地準備捧起大碗去祭祀,四嬸冷冷的一句“祥林嫂,你放下”,讓祥林嫂如五雷轟頂,她明白自己還是沒有洗清罪過。祥林嫂悲憤地拿著砍刀劈砍她捐的門檻。最後,一生順從了封建禮教的她在新年的祝福聲中倒在了雪花飄零之中。不用有多高的學問,讀者都能體會到作者對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的控訴。

可以參考的作品多了,所有成為名著的文學作品,其中的女主形象,別管什麼年代的,都不會是一味地愚昧,都有作者寄予的對不公平制度的反抗,作家更不可能拿著毒草當鮮花。

說到《娘道》的收視率,有說是中老年婦女撐起來的。對此,我這麼認為:看了,不一定就認為它好。中老年婦女恰是“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那個年代接受的教育,她們自己也是在“男同志能辦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辦得到”的崗位上辛勤拼打過來的,能看得上處處卑躬屈膝的瑛娘?真不見得。一位網友說,她老媽86歲了,“看著這樣粗製爛造的破劇直呼浪費時間,讓我給電視臺寫信,要求編劇和導演給觀眾道歉。”有的電視劇把中老年婦女妖魔化得夠可以的,以至於讓人們不信任她們的智識。

《娘道》這個片名不知道是不是從婦道而來。說到道,就有規範和約束了,劇中說的娘之道是“哺而無求,養而無求,捨命而無求”,就是奉獻所有,一點不求。舊時代說為女是弱,為母則剛,男權社會都給你設計好了,為女自然得弱,馴順,聽話,還要無才便是德。為母允許你剛,舊訓中,寡母如果是為了養孩子,可以再嫁,不為恥。因為,往小了說,你是為丈夫家養育後代,往大了說,是為國家培養人才,這裡為女人留下了可以剛強的出口,但是為了讓女人奉獻 ,而不是給你權利。

網友們批評《娘道》過度宣揚母愛,是道德綁架,認為這樣的宣揚是對女性的不尊重,這可能也是評分很低的一個原因。

本文素材來源:新京報評論“沸騰”、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槽值、新浪微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