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揭秘“战旗”飘扬背后的旅游基因—成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探访(五)

揭秘“战旗”飘扬背后的旅游基因—成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探访(五)

编者按: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郫都区战旗村聚焦“领、创、改、治、富、美、育、文”八个字:坚持党建引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以创新发展经济带动村民富裕为目标,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坚持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生态圈,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典范。

如果要推选成都最网红的乡村,相信郫都区的战旗村一定会高票当选。

从春节期间的十万人打堆踩点打卡,到春节后几个月来每个周末的高潮不断,战旗村凭什么能一直高高飘扬起人气与口碑的大旗?

揭秘“战旗”飘扬背后的旅游基因—成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探访(五)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一次走进了这个网红天下的战旗村。

解密一:提品质增内涵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郫都区,是成都“西控”战略的核心区;柏条河,又是成都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这两者注定战旗村无法容纳更多的第二产业,加之生态农业增长空间有限,因此,加快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来提升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显得极为迫切。

春节期间游客量的激增,除了带来红火的人气,也暴露了战旗村旅游产业存在消费场景单一、接待能力不足、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参与性互动性不强、假日依赖严重等问题。如何做到“假日游客爆棚,平时人气不减”?如何让旅游业成为战旗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一个带“涡轮增压器”的强劲引擎?

成都市表示,要深度挖掘天府农耕文明、天府水文化遗产,借力川西林盘修复保护和天府绿道建设,调整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完善产品体系,提升旅游品质。

以问题为导向,找准问题精准发力,战旗村人开始了以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化、文创化和国际化发展为着力点的新一轮攻坚。

解密二:丰富消费场景

今年4月,总面积近1万平米的第5季.香境项目正式开街,这个民宿酒店、餐饮美食街、特色手工体验坊聚集的商业街区,正成为战旗村又一个游客“打卡”地。

8月8日,战旗村自主打造的文化旅游新地标——乡村18坊开街仪式。

战旗村负责人介绍,乡村18坊的开街,不仅是村里能工巧匠展示才技的舞台,而且是一个融入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的场景式互动旅游景点。

揭秘“战旗”飘扬背后的旅游基因—成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探访(五)

转型升级,“妈妈农庄”谋划蝶变。2012年,“妈妈农庄”建成开放。每年薰衣草绽放之际,来这里“打卡”成了成都人周末出行的“标配”。采摘新鲜果蔬、骑车漫步、耍水、住帐篷、户外烧烤,多样的耍法,总能令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观光休闲游的基础上,“妈妈农庄”又在两年前发展为高档会议、主题婚礼和拓展培训基地。现在,“妈妈农庄”又在进行提档升级,谋求再次蝶变。

揭秘“战旗”飘扬背后的旅游基因—成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探访(五)

解密三:起好示范 乡村振兴学院挂牌成立

“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日前,战旗村乡村振兴学院已挂牌成立并运营。以目标导向,以问题导向和以需求为导向,战旗村乡村振兴学院将协同专家学者为考察研学者提供个性化课程,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干部人才队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智库机构,对全国的乡村振兴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战旗村已具备极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目前,郫都区正以战旗村为重点棋子,布下一盘更大更漂亮的棋局:以川西林盘修复保护和锦江绿道建设为纽带,联合横山村、火花村、西北村、金星村等周边2.6平方公里区域,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幸福社区”的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川西林盘聚落群,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解密四:依托林盘绿道 重点打造一批高品质民宿

“推窗见日出、夜半枕水眠”,预计今年年底,游客就可以在新战旗体验这样的诗意生活场景。以柏条河为代表的丰富水系,不断延伸的天府绿道,正将吕家院子等无数个自然环境优越的川西林盘串在一起。根据规划,一批“国际范儿”、“时尚范儿”、“文艺范儿”、“休闲范儿”和“生活范儿”的高品质民宿有望在这些林盘中完美呈现。

揭秘“战旗”飘扬背后的旅游基因—成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探访(五)

游客来了,耍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战旗村从完善乡村旅游全消费链条角度构建起来的多业态融合体系,让游客从“去之前”对战旗村的期待与想象,实现了“来之后”的满足与踏实。不能不说,这是战旗村整体规划上的高明之处。

揭秘“战旗”飘扬背后的旅游基因—成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探访(五)

揭秘“战旗”飘扬背后的旅游基因—成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探访(五)

(下一个新“网红”——建设的金星村吕家大院,将引入豆瓣宴、猪圈咖啡、菌汤火锅和手工烟制作等特色消费场景。)

解密五:五村连片规划拓展发展空间

在“五村连片”计划顺利推进之时,“战旗效应”正在进一步放大,郫都区目前正编制《泛战旗片区“三卷四片”建设方案》:依托柏条河、锦江绿道唐昌段,构建巴蜀农耕文化长卷;依托沙西线两侧、都江堰精华灌区,构建首灌区田园长卷;依托柏木河湿地水生态,构建天府慢生活休闲长卷。以更宽广的视角,突出“水旱轮作与川西林盘保护”主题,积极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打造稻鱼共生、稻油轮作特色农业主题公园,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农业遗产旅游目的地。届时,一个以战旗村为核心,集考察研学、参观游览、商务会议、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依托柏条河、天府绿道唐昌段,打造巴蜀农耕文化长卷。

依托沙西线两侧、都江堰精华灌区,构建首灌区田园长卷。

依托柏条河湿地生态,打造天府慢生活休闲长卷。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为突破”,“以创新发展经济带动村民富裕为目标”,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坚持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战旗村成为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典范。 “战旗飘飘,名副其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评价,是对战旗村的极大肯定。现在,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全国全面开展之际,处于乡村振兴前沿的战旗村,始终坚持“八字诀”,又开始了深度探索,“趟深水”、“抓改革”,积极探索,在全国起到模范引领的作用。

结论:战旗高高飘扬的八字秘诀:

再次走访,再次深入,我们终于得出结论:

战旗村能有今天的成就,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领、创、改、治、富、美、育、文”。

聚焦“领”字,抓好党员培养和党支部建设。

聚焦“创”字,抓好产业兴旺。创新“孵化链”、“加工链”和“营销链”,构建现代产业生态圈,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聚焦“改”字,抓好农业农村改革。念好土地经,以盘活闲置土地为突破口,推动农村资源入市、城市资本下乡,激发了转型发展的动力。截至目前,全村共清理出集体建设用地近200亩,集体资产估值超过2亿元。而同期进行的资源、资产和资金清理工作,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权制度,保障了村民财产权利:村民变股东,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享受股东分红权利。

聚焦“治”字,抓好治理有效。战旗村始终坚持依法治理、以德治理,构建了成熟的产村相融基层治理体系。

聚焦“富”字,抓好生活富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是历届村两委的作为第一目标。2017年,战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053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993元,预计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增长10%。

聚焦“美”字,抓好生态宜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砍一棵树、不采一粒沙、不填一座塘、不断一条渠、不损一栋古建,守住生态底线,发展“美丽经济”,营造优美宜居环境,鉴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战旗村人的共识。

聚焦“育”字,抓好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战旗村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在大力引进新村民新乡贤的同时,通过与属地高校合作、开办农民夜校等形式,目前已培养出职业经理人5名,“土专家”8人。

聚焦“文”字,抓好乡风文明。通过举办名家讲座、村民讲堂、评选“新乡贤”等活动,大力涵养乡风文明,乡村软实力不断增强。

而战旗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的第一步,就是念好“土地经”。在2007年,战旗村抓住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示范点和“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机遇,整理置换出土地440余亩,其中208亩用于建设村民新居,其余土地则引进榕珍菌业、妈妈农庄等大项目落户。这一波操作,不仅根本上改善了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还促进了村民就业和增收,更使得战旗村集体经济风生水起。截至2017年底,村级资产从无到超过460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也达到460万元。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053元,这极大提升了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战旗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富裕新农村。

随着村容村貌的改善,尤其是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战旗村一直是成都近郊游的重要目的地,旅游收入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每到节假日,楠木林大瀑布、蓝彩虹共享果园,都会人头攒动。而在薰衣草绽放的季节,号称成都版“普罗旺斯”的妈妈庄园更是游人如织,“没在紫色花海里拍照发过朋友圈,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成都旅游达人。”

揭秘“战旗”飘扬背后的旅游基因—成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探访(五)

首席撰稿 谢无量

美图设计 张 杰

编 辑 陈赵蕊

统 筹 陈潇晓

指 导 庞饶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