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最爱大红色、欣赏迈克尔·杰克逊,最“潮”评书大师单田芳病逝

单田芳大师,20岁拿起惊堂木,三尺台前说三国话隋唐,600多家电台听他讲英雄好汉、才子佳人,一讲就是64年。老先生爱好广泛,虽然从事的是传统曲艺,但在生活中却是紧跟时代潮流,喜欢喝花茶看韩剧,尤为欣赏迈克尔·杰克逊。他曾说过:“人生在世难难难,苦辣酸甜麻涩咸,起早贪黑为张嘴,争名夺利不停闲。”话音落处,我们仿佛又听到那一句熟悉的“要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最爱大红色、欣赏迈克尔·杰克逊,最“潮”评书大师单田芳病逝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昨日下午3时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4岁。单老女儿单慧丽通过朋友圈告知亲友,追悼会将于9月15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

记者从单老生前友人处获知,单老之前因为心脏病已经住院多时,大约半个月前病情加重,转入ICU病房,不想未能战胜病魔。最后一刻,单老走得很安详。

中国曲协主席姜昆闻听单先生去世消息后,悲痛地表示:“单先生堪称评书大家,他的艺术造诣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愉悦、快乐、知识与智慧。他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将永远成为曲艺艺术的瑰宝。单先生千古。”青年京剧演员王珮瑜在微博悼念:“曾有幸在十年前与单田芳先生同台合作‘墨壳原态’《乌盆记》,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单田芳先生千古。”

单田芳1934年12月17日出生于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他的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

媒体报道,单田芳先生一生钟情评书事业,2000年罹患胃癌接受手术后,仍毅然继续创作并录制了后续的20余部电视和广播评书作品。许多网友自发悼念单田芳,将其评书中的经典台词进行梳理总结:“咱上回书说道”“且听下回分解”“将军额前跑开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位网友说道:“从小就跟着姥爷听收音机里单田芳的评书,如今姥爷走了,单田芳爷爷也走了……感觉又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希望您一路走好,也希望中国的评书后继有人,发扬下去。”也有不少网友联想最近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逝世,感叹老艺术家接连离我们而去:“老天爷想听相声和评书了,带走了两位语言大师。”

●用曲艺圈的行话来说,单田芳是“门里出身”,或者说是曲艺世家,他的祖父、父亲、母亲、伯父、叔叔、三个舅舅也都是搞曲艺的。而他的母亲王香桂是东三省有名的西河大鼓艺人,临产的那天还在台上说着《杨家将》,单田芳差点就降生在书台上。

●独特的嘶哑嗓音成了单田芳说书标志性的特点,业内称这嗓音为“云遮月”,唱戏的周信芳也是云遮月的嗓子。什么叫云遮月?云遮月就好像挺明亮的月亮叫云彩给遮上了,就是形容声音嘶哑,不透亮,还有点声,但不亮了。

●据说曾经有一位听众给单田芳写过一封信:“您的‘单’字,按繁体字(單)其中有7个‘口’字。‘田’字又是5个‘口’字组成,再加上您本人一张口,一个人就占了13张‘口’,难怪别人说不过您。”

●单田芳回忆起当年演出说书胜景,“因为那时候十年禁锢,一旦开放,评书那太受欢迎了。我也带着一支人马转战南北,出去演出。后来一看我们这种演出比那茶社的效益高得不成比例,茶社100多人,卖票还特别便宜,就那么一点收入。我们这个出去一趟收入多少钱哪,净走大剧场了,甚至有时候剧场装不下了在体育场,这一下就装上万人。现在是不好使了,那时候太缺娱乐了,老百姓特需要,我现在都纳闷,我说那阵儿就一个评书,一个人在那儿白话,怎么能上万人都去听?怎么可能的事呢?而且那些人都雷打不动,特别热烈。现在只能作历史和回忆了,再不可能出现那种现象了。”


●单田芳非常喜欢唱臧天朔的《朋友》,“这首歌很真诚、很有感染力”。

●他很喜欢写博客,“在博客中与网友交流感受,分享快乐”。

●他很喜欢红色,觉得红色很时尚,而且也有很多红色的衣服,“摄影师说我穿红衣服最上相,我自己也特别喜欢。”

●他经常关注韩剧和港台剧,这让他感觉耳目一新,还特别喜欢韩国演员张东健,“他的文雅举止和能说话的眼神都是演员功力深厚的体现”。

●他极为欣赏迈克尔·杰克逊,“迈克尔·杰克逊那一扭,扭得你神魂颠倒。他在欧洲(演唱会)现场一出现,嗷,昏过去一百多个,大部分是妇女,纷纷抬出会场。”谈到有关迈克尔·杰克逊的谣言真相大白,他非常高兴,“希望那些闲言碎语不是真事,因为对于那么一个大人物,这太埋汰了太有损形象了,终于水落石出,都是陷害。”

●单田芳还有一个被“逼”出来的爱好——写字,他风趣地说:“是因为总是有人想让我留下笔迹作为纪念,为了不至于太丢人,才被迫养成了练字的习惯。”但他笑谈自己的字体是“随性体”。“一把年纪了再拜师学字也没必要了,还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单田芳作息很有规律,他早晨5点就起床,他说这时他的精神最好。先沏杯花茶,开始静思一天要做的事,然后读书、吃早点,接着就是准备些评书段子,下午则几乎安排的都是外面活动。紧张忙碌的生活,让他无暇思考该怎样养生、保健,“顺其自然不强求”也就成了他的习惯用语。

●单田芳非常喜欢喝花茶,其他茶则一概不沾,甚至某次有“拼命三郎”之称的导演张纪中买好机票邀请他一同到武夷山品大红袍,他都婉言谢绝。而多年前一次到南昌录评书,他还特意带了一斤好花茶以备不时之需,可主办方又约他补录了《三侠五义》、《薛家将》等节目,花茶喝完了,他到处去买也不见踪迹,只得临时以南方的大叶茶对付,“弄得很长时间嘴里都不是味,回北京后赶紧再换回花茶,感觉还是花茶香呀!”

●单田芳爱旅游,喜欢吃各地小吃,像天津狗不理、大麻花,南京夫子庙的香干、香豆等,“见了就流口水”。而最令他魂牵梦萦的则是东北的切糕、酸菜汤、大煎饼,“这些东西既实惠好吃,又有营养”。但他最发憷饭局,面对人情往复的推杯换盏,常感觉索然无味,每次硬着头皮挨到曲终人散,他便赶紧一溜烟儿往家跑,“回来找补点儿粥,就点儿炸馒头片,吃点儿老咸菜才算吃饱。”单田芳发憷饭局,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怕喝酒,“一喝酒浑身就烧得慌,”据说他年轻时的一次出差,在火车上吃烧鸡喝啤酒后,“连汤带水”都吐了出来,从此他基本不再沾酒水。

●2012年冬天,单田芳带病在家中为某一档特别节目录制主持词,录制过程中,单老用慢悠悠的“评书体”评点当年的娱乐圈大事儿,言语轻松俏皮。但当说到“江南Style”时,单老却NG了好几遍。在终于通过后,单老自嘲说:“话说这英语发音拐弯太多,单某实在绕不过来。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单田芳曾说过:“说书有那么一句话,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大丈夫不能犹豫不决,一旦看准这个事,就得下家伙。有四步我挺骄傲,都是果断地决定,而且毫不动摇。”


分享到:


相關文章: